1942灾荒真实历史?
1942年,距离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11年,距离七七事变爆发的第5年。国际局势无比的紧张,苏德战场进入冬季攻势,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情况很不妙。华夏大地上依然遍布战火,日军为了牵制第九战区南下援助香港,纠结七万人进犯湘北。第三次长沙会战激烈的爆发,同时西南方向,鬼子正在入侵缅甸。
守不住西南,便直接威胁到重庆,远征军出战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但河南人民身上的担子更不轻,早在抗战爆发之初,中原便是中日对决的战场之一。兰封会战后河南战区进入相持阶段,各地战争难民开始涌入河南,加重了河南的粮食负担。同时参战双方也消耗了大批粮食,国军、八路军、日军有数十万军队在河南驻防,均采用就地取材节约运输损耗的方式
不幸的是1942年,河南又遇上了大旱,种种积压便导致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这场饥荒受灾人数多达一千两百万人,数百万人逃离河南,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饥荒和饥荒引发的疾病。草根几乎被挖完,树根几乎被剥光,人民还是不能止饿。家家添新坟,村村有哭声,人吃人的现象屡有发生。
加上逃荒者,河南很多村子都成了无人村,灾情相当惨烈。1942河南大饥荒爆发的原因很多样,粮食减产、通货膨胀、征集军粮,但最严重的还是因着救灾不力。事实上这场饥荒早在1941年年底便已出现,军方的蒋鼎文、汤恩伯等人倒是上报过,无奈地方担任河南省主席的李培基并未如实上报
李培基的失误汇报,令南京造成了错误的判断,因此不但没赈灾还继续要求征集军粮。于是一直到1942年的6月1日,老蒋主持全国粮政会议,他都还不知道河南的灾情有多严重。南京最后发现情况之严重,一个是因着灾情实在太过严重,另一个便是因着一位美国记者与老蒋面谈的二十多分钟。
这位美国记者名叫白修德,他是《时代》周刊的特派记者,也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目击者、记录者。他知道情况后,便跟时任《泰晤士报》摄影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决定,深入河南灾区探虚实。白修德一行是从西安到洛阳的,在洛阳与天主教会的托马斯·梅根主教碰了头,梅根很客气的招待了他们。
但看过灾民的真实情况,他们望着那些味道香浓的食物,已经毫无食欲了。可这还只是个开始,深入郑州后,情况更从惨不忍睹。据统计,战前郑州有十二万居民,他们去的时候已经不到四万。一路哀鸿遍野,遍地都是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的衰弱躯体,人吃人已经不鲜见。然而离开郑州的前一夜,郑州的长官们宴请他们,菜单竟然丰富得有辣子鸡、栗子炖牛肉等。
这是白修德生平吃到的最漂亮和最不忍吃的一席菜,回到重庆后,他与福尔曼花了五天时间。通过宋庆龄,终于得以见老蒋一面,照片摆到老蒋面前他才明白事情有多严重。随后以蒋鼎文为首的军方重新报告灾情,河南才转入救灾模式,军粮配额也得以减少。遗憾的是救灾时间太晚,还是有约一百五十万人死于这次饥荒,而这个数字还只是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