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历史上有几位进士?
长乐从最初偏安于闽越一隅的蛮荒之地,演化为后世称颂的“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承载着“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历史文化的迁移,长乐的先人在“农耕”时代牢牢把握住了“耕读”机遇,使得千年吴航始终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当时,耕读传家的氛围十分浓烈,“学而优则士”的观念深入人心。自唐开元二年(714年)长乐开科登第林姓(石壁村人林 )开始到清代,先后有959名长乐学子考取进士,在号称历代全国10万名进士中,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名长乐籍进士。这些佼佼士子都是当时朝代政坛上或社会上的风云人物。宋明清三朝,科举题名者、功业立世者的长乐人不绝于史册,“进士之乡”实至名归。
长乐在科举时代,鼎甲之盛,声震八闽,其文苑佳话,俯拾皆是——
一村两朝百举人。洋屿村(含琴江),从明洪武五年(1372)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百二十五年间,全村中举100人,其中文举64人、武举36人。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据说,昔郑板桥镌一印章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并常吟之书画中,时人十分艳羡。翻开长乐县志,长乐亦有3人:郑鼎,古槐人,康熙秀才、雍正元年举人、乾隆元年三甲进士;吴浣安,感恩人,康熙秀才、雍正四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林有道,蓝田人,康熙武科秀才、雍正十三年武举人、乾隆元年连捷武进士。
同科一元十三士。宋淳熙五年(1178),长乐13人掇巍科,姚颖正奏第一名,卓杰、卓云、陆王介等12人登姚榜进士,长乐一时名声大噪。
七世二元十二士。宋大观三年(1109),姚坑人姚能举登进士,此后从1175年—1253年,姚家一脉子孙七代相继十一人登进士,其中姚能举孙姚颖、七世孙姚勉状元及第。
四世九进士。林邦俊,古槐人,宋元礻右六年(1091)进士,长子次融、次子次龄、三子次崇,分别于绍兴十八年(1148)、二十一年(1151)、二十四年(1154)次第连捷中进士;次融长子惟宁、次子尧辅分别于淳熙二年(1175)和八年(1181)登进士;次龄子林镒亦于嘉泰二年登进士;而林镒长子林浩、次子林沆,又分别于嘉定元年(1208)及四年(1211)再连捷登进士。
三代十三钗皆娴吟咏。明工部主事晋良女昙生,婚配固安县令郑善述(玉田人),生子郑方城、郑方坤,雍正年间皆中进士;孙郑天锦乾隆年间亦中进士。郑善述母、长女、次女,方城女,方坤九女——三代十三钗皆有诗文集问世,《全闽诗话》辟专节介绍。
三世三翰林。明永乐年间,江田人陈仲完,以儒士中式,召试擢第一名,官左春坊赞善兼翰林编修;从子陈登,以篆书独步,召为翰林;侄孙陈全,以廷试第二(榜眼)擢侍讲,权翰林院事。
父子两解元。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邑人林赐膺乡试榜首(解元),正统三年(1438)其子林侨亦登乡试榜首。
父子同探花。南宋十一都邑人张羽中,嘉定四年(1211)中探花,其子张镇亦于绍定五年(1232)中探花。
父子两尚书。南宋东隅人赵彦,乾道五年(1169)进士,官尚书郎少保,其子赵以夫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明朝古槐人陈瑞,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兵部尚书,其子长祚,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工部尚书。
“五桂联芳”。 唐咸通六年至乾符二年间(865—875)前后十年,长乐大宏村林升生五子进思、景思、普思、勤思、慎思,兄弟五人先后俱登巍科进士榜,世誉“五桂联芳”。唐懿宗赐匾书“兰桂同芳”。
兄弟同榜进士。宋乾道八年(1173),邑人陈百揆与弟百昌同榜进士;宋宝礻右四年(1256),东渡人杨琦与弟梦斗、胞弟叔济、胞侄次郑四人同榜进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邑人刘建韶与弟建庚同榜进士。
八子五登科。明中叶,鹤上人陈德隆生八子,有五子登科,其中陈谈、陈言赞为进士,陈让为举人,陈銮出任霍邱知县,陈瑾出任东昌同知。
历代尚书、宰相(宰辅)“三鼎甲”中的长乐人。宋、明两朝共有陈诚之、韩敬等状元11人;唐、明、清三朝有卓云、陈全、吴文焕榜眼3人;宋、明两朝有黄桂、陈景著等探花5人;宋、明、清三朝有郑丙、郑怀德等8人尚书;宋朝有陈诚之、林摅等9人宰相。
参修《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的长乐学者。《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巨著是我国传世之作。《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字数共三亿七千多万字,这部巨著长乐学者参加修撰的有姚广孝、陈仲完、陈全、陈登、王恭、高秉等;清乾隆开馆编篡《四库全书》,长乐人林慎思、郑丙等共达37人分别参与了子部、史部、集部、经部和儒家类、正史类等58部(类)著作的修撰。从唐朝到清朝历代长乐人著书立说的更是不计其数。
此外,还有“一门三学士”、“叔侄七进士”、“一街两状元”等教育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