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和尉迟恭谁比较厉害?
提起秦琼和尉迟恭来,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吧?
一个黄脸,一个黑脸,一个手持双锏,一个手握单鞭,一个骑着黄骠马,一个骑着乌云驹。多少年来,他俩一直以门神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秦琼,字叔宝,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爵位是二十四家国公爷之一的胡国公。
他是名门之后,将门虎子。父亲爹是南陈马鸣关的大帅秦懿懿子厚,祖父是南陈的太宰秦旭秦东鼎。
南陈被隋文帝杨坚平灭之后,父亲、祖父双双殉国,幼小的他跟着母亲逃到了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在太平街专诸巷定居了下了。
秦琼这个人为人正直,义薄云天,在山东定居了二十多年,闯出了好大的名头儿。
他胯下一匹黄骠透骨龙,掌中一对瓦面熟铜锏,号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
他侍母至孝,交友至诚,故此又有“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的美誉。
他原本是历城县的一个捕快,由于见惯了官场的黑暗,对当今朝廷十分不满。因此,他暗中结交了很多肝胆相照、意气相投的朋友。
贾柳楼大结拜之后,他率领众人反出山东,和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占据河南瓦岗山,成立大魔国。
程咬金任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魏征任丞相,徐茂公任军师,而秦琼则担任兵马大元帅之职。余下众弟兄皆有官位。
在众弟兄齐心协力之下,数年之间,瓦岗山便变得兵强马壮,成了反隋联盟最大的势力。
后来,由于李密“金镶玉玺换萧妃”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了岗山散将。
再后来,五骑投唐,秦琼、徐茂公等人加入了李唐阵营,保了李渊、李世民父子。
由于秦琼能征惯战,投唐以后,深受李世民的信赖,照样担任大元帅之职,照样执掌兵权。
他征战多年,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故此有“双锏撑起大唐天下”之说。
尉迟恭,字敬德,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爵位是二十四家国公爷之一的鄂国公。
他是山西朔州麻衣县人氏,本是铁匠出身,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后来参军入伍,加入了定阳王刘武周的队伍。
刘武周反唐之时,拜宋金刚为元帅,刘文静为军师,而尉迟恭则是前部正印先锋官。
这尉迟恭作战勇猛,势不可挡。他凭着胯下一匹乌云抱月驹,掌中一条十三节水磨钢鞭,曾创下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辉煌战绩。几乎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甚至有些大唐官兵一听到他的名号,就吓得望风而逃。
李世民爱其勇猛,想收其为己用。然而尉迟恭对刘武周还挺忠心,放出话去:只要刘武周活在世上一天,我尉迟恭绝不降唐。
哪知他这句看似忠心耿耿的话,却害了刘武周的性命。
李世民心说,既然刘武周活着你不肯投降,那我就想办法让刘武周死了呗。于是乎,他派出小白猿侯君集去行刺,终于在一天夜晚割下了刘武周的脑袋。
刘武周死后,尉迟恭又提出来一个条件:想让我投降,除非你们唐营之中有能胜我之将。
此时唐营之中的武将虽多,但能胜过尉迟恭的几乎没有。满营众将之中,也只有秦琼能和尉迟恭一战。
于是,李世民派大帅秦琼出马,对战尉迟恭。
美良川一场大战,三鞭换两锏,尉迟恭输给了秦琼。他无话可说,归顺了大唐。
降唐以后,尉迟恭更加卖力,打起仗来勇猛直前,悍不畏死。
由于他功勋卓著,故有“单鞭打出李氏江山”之说。
要问秦琼、尉迟恭谁更厉害,其实他俩的武力差不多,基本上也就在伯仲之间。
但是,要非较真儿的话,我认为秦琼更胜一筹。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我们知道,在《说唐演义全传》里面,有个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分别是:
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天保将军宇文成都;
第三条: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条:双镗无敌伍天锡;
第七条: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条:靠山王杨林;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条: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十一条: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十二条:双枪大将定彦平;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铁锤大将梁师泰;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
大家看到了没有,在这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秦琼名列第十六,而尉迟恭则名列第十七。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秦琼的武力在尉迟恭之上啊。
除了《说唐演义全传》,在评书《隋唐演义》之中,也有个武力排名,就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四猛是: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第二猛: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三猛: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四猛:四宝大将尚师徒。
四绝是:
第一绝:罗松的枪法;
第二绝:程咬金的斧子;
第三绝:尚师徒的呼雷豹;
第四绝:侯君集的轻功。
十三杰是: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杰:南阳候伍云召;
第六杰:双镗大将伍天锡;
第七杰: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
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杰:金面韦陀秦用;
第十一杰:铁锤大将梁士泰;
第十二杰:武王杨芳杨义臣;
第十三杰并列两位: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
大家看到了没有,在这隋唐十三杰之中,虽然秦琼和尉迟恭并列第十三,但秦琼为上,尉迟恭为下。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秦琼略微压着尉迟恭一头啊。
想当初恩收尉迟恭的时候,秦琼和尉迟恭在美良川进行了一场大战。
那一战,两人打了一百多个回合,始终是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后来两人一商议,既然这么打分不出胜负,那就来一场君子战。
什么叫君子战?就是他用兵器打你,而你不能还手,只能用兵器硬接。反过来你打他也是如此,谁接不住谁就算输。
两人商量好了以后,尉迟恭先来。就见他举起掌中那条十三节水磨钢鞭,一连打了秦琼三鞭。秦琼横锏举过头顶,硬接了他三鞭。
尉迟恭打完之后,该秦琼了。就见秦叔宝抡动掌中一对瓦面金装熟铜锏,刚打了尉迟恭两锏,尉迟恭就有点儿架不住了。第三锏他不敢接了,于是拨马而走。
这就是著名的“三鞭换两锏”的故事!
关于“三鞭换两锏”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两人没有对打,而是比赛打石头。
两人找了两块大小差不多的岩石,看谁能用兵器将岩石击裂。
尉迟恭先来,他抡起自己的那条十三节水磨钢鞭,一连打了三鞭,岩石裂开。
尉迟恭打完,该秦琼了。
再看秦叔宝,高高举起自己的一对瓦面金装熟铜锏,双锏齐下,一下子就将岩石击裂。
打裂岩石,尉迟恭用了三鞭,而秦琼只用了两锏。
其实不管那种说法吧,都是秦琼略胜尉迟恭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