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羽本纪》评价项羽?

bdqnwqk2024-04-21百科1

小传:亡秦鹿走,伪楚狐鸣。云郁沛谷,剑挺吴城。勋开鲁甸,势合砀兵。卿子无罪,亚父推诚。始救赵歇,终诛子婴。违约王汉,背关怀楚。常迁上游,臣迫故主。灵壁大振,成皋久拒。战非无功,天实不与。嗟彼盖代,卒为凶竖。 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说愿学万人敌,然而略知其意后又不肯学,从中可见其自制力不强,无恒心。观始皇游于会稽喊“彼可取而代之”,可见项梁平时的教育有所缺失。起兵吴中,在太守殷通也要起兵响应陈胜的情况下击杀了太守,得兵八千。渡淮,并陈婴兵马,得东阳,逐景嘉。项羽第一次屠襄城,项梁并无任何劝阻责备。用范增之计,立楚怀王,聚民心。齐国不响应楚国号召共同伐秦,而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这点在陈涉世家也可以看出,陈胜起义之后,复立了各国后代为王,然而各国的王都只顾扩大自己的利益,并不是共谋伐秦,真是应了杜牧《阿房宫赋》的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审时度势很重要,这时一心伐秦的只有刘邦项羽,可能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怀着多么高尚的目的,但是行为如此,所以最后才有楚汉之争。破李由之后,项梁有骄色,不听宋义的劝阻,败于定陶,死于章邯手中。刘、项伐秦陷入僵局。章邯当时看不起楚国,认为其不足虑,将兵围赵国于巨鹿,围而不破,其意应该是引诸军来,各个击破。楚国怀王则令宋义带项羽救赵,令沛公刘邦带一路兵伐秦。宋义到了安阳止兵不前四十六日,宋义认为秦破赵之后实力大损,殊不知自己军中士卒的情况也是在逐渐变坏,而项羽认为秦破赵之后只会变强,因此假借怀王之令,杀宋义,带兵击章邯。破釜沉舟,鼓舞士兵死战,打下了威震古今的巨鹿之战,深符兵家“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旨。项羽由此为诸侯上将军,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章邯在赵高和陈馀两方面的作用下,投降项羽。之后,秦国降兵与诸侯军队有摩擦,项羽又采取了最简单省事但是后患无穷的办法——坑杀,杀了二十万秦兵。然后发现刘邦已平定关中,大怒,扬言要击破刘邦。项伯的干预使得一场战争变成了一场宴会也即名传古今的鸿门宴。项羽一见面就告诉刘邦曹无伤之事,可见其政治方面十分幼稚。亚父范增一心要杀刘邦,不论是看到刘邦的天子之气也好,看到刘邦足以匹敌项羽的才能也罢,但是项羽犹豫不决,听了樊哙一席话更加下不了手,因为樊哙把项羽的行为等同于他所痛恨的暴秦。刘邦趁如厕的功夫跑了,樊哙的劝说起了很大作用,因为刘邦还觉得自己没告辞不礼貌。樊哙“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语出惊人,此人粗中有细,不是简单的武将。沛公让张良等他到军中再去禀报,可以看出他脑子也是转得很快的。鸿门宴是刘邦大业最危险的时候,靠着大家齐心协力度过了。项羽又屠了咸阳,烧了秦国宫殿,整整烧了三个月。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些藏书的,始皇不让民间私学书本知识,但是自己收藏民间藏书,因此很多秦以前的文献古籍都毁于这场大火。并且项羽此举使得他暴虐的形象深入天下人心,相比而言刘邦入关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显得仁慈宽厚多了。刘邦后来可以得到三秦关中父老的民心支持,都得益于这场大火。沐猴而冠的典故,更加看出项羽政治见识极度匮乏,仅仅有富贵还乡这种小民心理,其不得天下也是一定的,倘若侥幸得到,对于天下也是极其可怕的。此后,背着怀王分封天下诸侯,刘邦在巴蜀,三秦章邯董翳司马欣看着他,其他分封齐赵也有隐患。齐国最大势力不伐秦,封了另一个齐王,所以齐国反了。项羽去打齐国的时候,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聚各路诸侯,杀到项羽老家彭城,饮酒作乐,结果第二天项羽杀了回来,三万破五十六万,刘邦大败。刘邦逃亡途中好几次把自己儿子女儿推下车,可见逃亡的紧迫和刘邦的自私无情。刘邦被围于荥阳,陈平出奇计离间项羽与范增,并且使了金蝉脱壳之计,纪信替刘邦而死。项羽后方有齐国与彭越捣乱,一直不得安宁,在广武射了刘邦一箭,被刘邦瞒天过海骗过了士卒与项羽。后刘邦趁着项羽击彭越的时候,击破了成皋。其实这个时候,刘邦还有一路大军由韩信率领在北方赵地平定赵国齐国,韩信逼迫刘邦立自己齐王,刘邦本要破口大骂不许,张良一提醒就回过神来立了韩信齐王。与项羽约定中分天下后,项羽归还了刘邦的父母妻子。此后刘邦用张良陈平计策,趁着项羽现在的困难一举灭掉楚国。各路诸侯开始不履行约定,得张良提醒,刘邦给了诸侯甜头,与韩信、彭越等各路之后围项羽与垓下,四面楚歌瓦解楚军斗志,最后楚军仅剩八百多人。想想当年鸿门宴之时的形势是项羽四十万,刘邦十万,如今形势大转。最后项羽也不自悟自己之失,尚且说“天亡我”。 乌江亭长准备了船只,让项羽渡江,项羽拒绝了。一是认为天意如此,二是觉得江东子弟八千至今无一人生还,愧对江东父老。第二点这一段很让人心疼项羽:“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项羽是真正的爱惜士卒,难怪刘邦本纪有一段评价项羽“仁而爱人”,刘邦彭城之败害死的人比项羽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但刘邦忍过来了。 项羽与大舜一样都是重瞳,但是差别很大,窃以为是项梁的培养有问题。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刘邦手下,六出奇计的陈平、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都曾在项羽手下过,项羽不能很好的发现任用他们,最后甚至怀疑曾一心要致刘邦于死地的亚父,所以说项羽真的是“奋其私智”,不听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