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吕运河历史?
通吕运河是通海地区(指南通、海门、启东)一条人工开凿的重要运输河道,被称为南通“第一运河”。可是要问起这条运河的变迁史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翻开通海地区的历史,对于修筑堤岸的记载很多,但对于运河的记载很少,这对通海地区来说,缺少了运河的历史是不完美的历史。目前通吕运河自南通港至启东大漾港,全长79公里。它贯穿了南通市区(含海门)和启东全境,兼航、灌、排于一身,成为通海人民的母亲河。通吕运河是经过一代代的改造才发展成今天的“第一运河”的。
通海地区第一条运河开凿于后周年间(951-959)。对于该河的开凿先要从通扬运河说起,通扬运河原是汉文帝元年(前179)吴王刘濞开凿的朱萸沟,从扬州至泰州。唐代初年(625年左右)朱萸沟又延伸至如皋白蒲,“后周年间(951-959)通州筑城挖河,向西北凿河40里,打通了通州至白蒲的水道”(《南通市志·航道》),从而接通了朱萸沟,由于该河主要是为运盐而凿,故当时被称为通扬运盐河(简称运盐河)。自此南通继泰州之后,成为又一个盐运中转地。中转的食盐主要是运往全国的食盐中转中心——扬州。直至宋代通扬运盐河一直是一条重要的运盐通道,南通由此而更加繁荣兴旺。
第二条运河开凿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南宋时期元军入侵,宋朝的天下大乱,扬州商户关门,百姓纷纷逃走他乡,经济一片萧条。当时南宋的一名著名将领李庭芝临危受命,曾二度担任两淮制置使(治所在扬州)。淳祐四年(1244)李庭芝被荐为两淮制置使参议(不久任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到扬州后决定重振扬州经济。当时的食盐主要产在两淮沿海地区。扬州盐业萧条的最大瓶颈是运输问题,李庭芝一方面疏通通扬运盐河等原有的河道,同时他看到当时通州地区有两个大盐场,一个是通州境内的金沙盐场,另一个是海门境内的余庆盐场,特别是余庆盐场盛产的都是上等盐,利润特别丰厚。由于当时没有河道运输,所产之盐都是由车马运输,运量十分有限,所以也限制了二个盐场的盐产量。为提高二场的盐产,李庭芝决定“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李庭芝的决定不仅得到了路、州、县的支持,盐商也纷纷捐资相助。南宋咸淳五年,运河正式开工,当年就完工了,全长40里的河道沟通了通州至金沙、余庆二个盐场。从此开启了二场由车运跨入船运的时代。这条运盐河后来随着吕四盐场的不断扩大,于明初又延伸至吕四。但在明嘉靖年间由于江坍,运盐河的余中至余东段坍入江中,为了保证运河的继续畅通,“嘉靖辛卯(1531)县东河没于江,知县赵九思浚自儒学东,北入十里,东入余东便仓四十里”。赵九思当时是海门知县,他所浚的这段新河是一段接通旧运河的弯道。
第三条运河开凿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第一条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沿海的各个盐场,但当时通州东南的利和镇还不通船只,仍靠车运。利和镇是一座大镇,出现于唐代,明代时已十分繁荣,是通州的三大集市(端平桥、平正桥、利和镇)之一,“为米盐鱼稻商贩辏集之区,居民环镇而食者数百余家”(明嘉靖《通州志·怀范楼记》)。为此明嘉靖十六年通州知州范玹决定“凿河30里,从利和镇经余西场、余中场达吕四场”(《南通市志·航道》)实际上这条运河开凿的是利和镇至余西场段,船到余西后利用第一条运河上可达通州下可通吕四。
第四条运河开凿于明隆庆二年(1568)。由于赵九思于嘉靖辛卯年所凿的那段弯河从余东向北十里,航行40里到达余中后再转向南十里后才能驶往通州,这样等于多航行了二十里弯路,给盐商们造成了运输成本和时间的增加。明隆庆二年(1568)盐商们集资在老运河北新开凿了一条运河,运河从余中盐场的弯口向西经金沙、石港等盐场后止于通扬运河的闸口——丁堰。运河的开通也节省了通州至丁堰近百里的航程。为运商们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自此丁堰就替代通州成了盐运的中转地。
第五条运河开凿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明代以后海门不断坍塌,从利和镇经余西、余中达吕四场的航道许多河段坍入江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裁县为乡并入通州。清康熙三十五年(1686)利和镇也坍入江中。自此古海门南部的航道基本瘫痪,康熙四十三年通州决定开凿从余东至包场、六甲、吕四的新运河,当年开凿成功。此后经多次改造和开凿又沟通了余中至余西的通道,这样西可达通州。该河虽然狭窄,但解决了古海门南部的盐运和农商运输问题。
第六条运河开凿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此河称为通海界河(简称海界河)。海门复涨后,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成立海门厅,设厅时为40个相对独立的沙洲,但十多年以后,沙洲间涨积形成相连的陆地,这样与通州的界线很难辨清,因而洲与厅、民人与民人间争沙不断。乾隆四十九年和乾隆五十年,州、厅两次商定界线,商定后开凿了界河。界河从吕四入海口的“民灶界河起,自十甲墩以西入永兴沙,转南趋西川港入江”(清光绪《海门厅图志·地志》),这样海门与通州之间就有了一条东西划界的河道。这条河虽是一条界河,并且弯弯曲曲,但它长100多公里,东通黄海西达长江,贯通了当时通州、海门两地的全境,串连的支河达百条之多。通州、海门、启东(时称崇明北沙)三地都受益。因此它不仅是一条运输大通道,更是一条水利命脉。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海界河仍是通、海、启地区一条水利和运输的重要河道。
第七条运河开凿于1958年。上述老运河和海界河由于历史的原因都是弯弯曲曲、河身狭浅,不能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拓浚老运河虽然成本省一些,但通过筛选,专家们发现原先的老运河不管是哪一条拓浚实用价值都不大。故于1958年南通市政府下定决心,决定重新规划和设计一条全新的通吕大运河,并提出能利用旧河的尽可能利用,不能利用旧河的,坚决平地插锹开凿新通道。通吕运河由于工程浩大,故分三期从东西两头分别施工,第一期工程于1958年动工;第二期工程于1959年动工,第三期于1964年动工。动员了启东、海门、南通、如东、如皋五地民工共计58万人次,完成土方4691万立方米,投工2839万个。成功挖出了一条底宽30—90米,底高2.7—3.1米,面宽90—240米的通吕大运河,常年可通航300吨级船舶,成为通海地区主要的运输大动脉。通吕运河除通航外还负担着南通、海门、启东三地的230多万亩农田的引江灌溉和700多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其流域面积达到2294平方公里,为通海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水利环境,确保了通吕河两岸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发生过重大水旱灾害。通吕运河与南部的通启运河构成了通海地区东西向的重要水利和运输通道。现在的通吕运河每天都呈现着繁忙和迷人的景象。
通吕运河开凿后由于其航程短、河面宽,其他残存的老运河及海界河除少数河段仍航行一些短距离的船只外,大多已废弃、填塞或仅作灌、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