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关注自己的状态属于什么心理问题?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关注的需求。这一需求会随着个体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逐渐消退。尚未成熟的个体,为了取得重要人物的关注,会产生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与被关注的程度有关。如果个体采取常规的行为,遵守各种规范行事能够得到重要人物的关注,那么个体就会注重秩序,循规蹈矩;如果在遵从各种要求或者命令的基础上,仍然没有得到积极关注,就会产生反常行为。这些反常行为通常都是破坏性的,打破规则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来重要人物的关注。

希望被关注的心理逻辑
基于生存本能的
婴儿刚出生时无法独自生存下去,必须取得父母的积极关注。但是由于他们年幼,所能采取的唯一措施就是哭泣。由此可知,个体希望被他人关注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在成长过程中,生存已经不是个体的最高追求,但是当个体的生存面临威胁的时候,仍然会表现出基于生存本能的希望被关注的心理。有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新闻,年迈的老大爷因为生活窘迫,会出现故意违法的行为,目的是进去之后有人能够照顾自己。归根结底,人们有着基于生存本能的被关注心理。

以满足需求为目的的
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其本质是满足自我需求。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社交的本质是满足需求。几乎所有真实的需求,都要通过社交来取得。因此,越是受到关注的个体,其需求也就越容易得到满足。这一点也很好理解,生活中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一旦上了热搜得到他人关注,那么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有些基本需求,在取得他人关注的那一刻也就满足了。比如: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等等。归根结底,无论是基于生存为目的地,还是基于满足需求为目的的,人们总是希望得到他人关注。
破坏行为,本质上仍然是取得关注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与奖惩有关,关注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奖惩措施。积极的关注能够给人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消极的关注给人压力、紧张、不安、忧虑。当个体的日常行为得不到积极关注时,就会采取反常的行为。比如一个本来很听话、学习成绩也很好的孩子,突然变得不爱学习、总是跟同学打架,这意味着他的生活里,失去了重要人物的积极关注。对于学校而言,资源、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只有惩戒。对于家长而言,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其实暴露出其想要取得重要人物的关注。
重要人物,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家里的其他成员,学校里的老师,喜欢的朋友等等。在一个集体之中,由于人数众多,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集体中的焦点。有些不太安分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会刻意做一些与大家都相反的行为。尽管他们得到的可能并不是积极关注,但是他们的目的就是取得关注。在内心缺爱的人中间,有一部分人会表现出病态般地取得关注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不是友善的,而是破坏的,他们得到的也不是积极关注而是消极关注。
以破坏的手段得到关注并非一开始就有的,有的个体本来很听话、很注重秩序,但是他们发现这样做并没有存在感,没有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就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些父母让孩子听话的目的,其实是减少自己的管理成本。当父母认为孩子的存在,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节奏时,就会试图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自己话。可是孩子变得顺从之后并没有得到积极关注,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逆反心理造成了破坏行为的产生,其目的是得到重要人物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