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下邳在何处?

bdqnwqk2024-02-09百科1

下邳,汉代、三国时期地名。

  起源于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当下邳的成侯,开始称该地为“下邳”。后来,汉朝平定天下,将郯郡改名为东海郡,辖下有38县,东海郡的首府是下邳。西元前202年,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定都在下邳。汉武帝时置为临淮郡,永平十五年即西元72年,汉明帝成立下邳国,封他的儿子刘衍为下邳王。到三国时期,下邳为东部兵家必争的城池。是陶谦发迹的属地之一。

  释义:

  1、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2、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邳的名称还得从我国古代夏商时的下邳国去溯证。相传夏代薛人的祖光奚仲,曾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他被封在邳。奚仲居住在薛地(今山东薛城),他的后人从薛迁到了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古代以北为上,南为下。薛城在北,称上邳,邳在南,称下邳。

  下邳为商周时的都邑,春秋时宋襄公修造了城邑,秦时称下邳县,到了汉代,下邳曾为楚都,韩信为楚王时,就驻这里。东汉时置下邳国,管辖十七城,区域范围相当大,北到山东南部,南至安徽嘉山,西到江苏铜山,东到涟水。从今天出土的汉代文物来看,下邳作为汉朝东部重镇,其经济和文化是相当发达的。这跟下邳城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这南濒泗水,沂水和武水北来绕城和泗水相汇,它既占水运之利,又有灌溉渔猎之便,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笮融为下邳相,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融于下邳)大起浮屠祠,课人诵读佛经, 招致旁郡好佛者至五千余户。每浴佛(释氏谓佛以四月八日生,事佛者以是日为浴佛会)多设饮食,布席于路,经数十里,费以钜亿计。”五千多户佛门弟子聚居于此,四月初八这一天,四方信徒齐到下邳烧香,沿途数十里设下饭食,可以想见当年的盛况。难怪汉末吕布、刘备、曹操等都要力争下邳,著名的曹操灌城、吕布被缢、关羽降汉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唐以后,下邳曾作为郡、州的治所,宋时为淮阳军的治所,明时为邳州城,这里已经有相当规模了。城周长12.5华里,城内有衙署、演武厅、药局、僧道司等,还有6街10巷13市,城内外有大小庙宇72座,在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盛极一时。到了清康熙七年,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古城,先是大地震,后是黄河决堤,千年古城竟成了一片湖荡。

  在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阳武县境内的黄河决口,黄水流经封丘,注入泗水,南流入淮河。下邳境内的泗水成了黄河下游的重要水道。因黄水带来大量泥沙,河身日益抬高,汛期常泛滥成灾。为了御灾,人们把河堤不断增高,到清朝初时,下邳城南的大堤已高过城墙,有人用“仰面观黄河,锅底有城廓”的诗句来描述这种现状。

  到了七月十二日(公历8月19日,距地震仅26天)黄河从邳州花山坝(下邳城西十余里)决口,无情的黄水吞没了残破的州城,河水长年不涸,城址成为湖荡。二十一年后,离旧址北九十里的艾山南建了邳州新城(今邳县邳城乡),原来的邳州城便称为旧城湖。

  1972年冬天,古邳镇开挖引河,河道便通过旧城遗址。民工们在4米深的地下挖到了大批房屋废墟,有一处挖到4具遗骸,4颗人头骨紧挨在一起。人们把头颅扒开,底下是一个黑碗,碗里还盛着两粒骰子!这些人是死于地震,还是亡于洪水,不得而知,但肯定他们正在嬉戏时而突遭灾难,才葬身地下!

  现在的古邳镇,就坐落在旧城湖畔,当年是下邳城南关外一个叫木社店的小村,几百年后这里已是一座相当繁华的新兴集镇了。

  下邳之战

  公元197年,袁术因与吕布发生矛盾冲突,派大将军 张勋、桥蕤联合韩暹、杨奉等,以步骑兵数万人,分兵七路,进攻吕布所在的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吕布只有步骑兵3000余人,处于绝对劣势,在大军压境之下,抓住联军内部矛盾,说服韩暹、杨奉反戈讨袁。联军由此产生重大裂痕。吕布乘机进攻张勋军营,韩、杨两军起而策应,袁军大败。

  另一说法:

  水淹下邳:曹操攻打吕布的下邳久围不克,时北有袁绍之忧,东有表、绣之患。曹操迫不得已决裂沂、泗之水急攻下邳,殃及百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乱年代人祸的典型事例啊!

  下邳,汉代、三国时期地名。起源是在战国的时期,齐威王封邹忌当下邳的成侯,开始称该地为“下邳”。后来,汉朝平定天下,将郯郡改名为东海郡,辖下有38县,东海郡的首府是下邳。西元前202年,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定都在下邳。西元72年,汉明帝成立下邳国,封他的儿子刘衍为下邳王。到三国时期,下邳为东部兵家必争的城池。是陶谦发迹的属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