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几内亚政治历史?
赤道几内亚历史
[拼音]:Chidao Jineiya lishi
[外文]:history of Equatorial Guinea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由大陆部分的木尼河地区和比夫拉湾的比奥科、帕加卢等岛屿组成。比奥科岛靠近尼日利亚和喀麦隆,木尼河地区北邻喀麦隆,东面和南面接加蓬。面积28051平方公里。人口40万(1985)。主要居民为芳人和布比人,多信基督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马拉博。
1471年,葡萄牙人费尔南多波航海抵达比奥科岛,宣布对它实行占领,但未设立殖民机构。1778年,根据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的帕尔多条约,西班牙用巴西南面的两个西属殖民地,向葡萄牙换取了比奥科岛和帕加卢岛,并取得从奥果韦河到尼日尔河之间沿海地区的控制权。比奥科岛遂成为西班牙向南美殖民地输送黑奴的转运站。1858年,西班牙向比奥科岛派驻总督,并把它变成流放政治犯和安置古巴获释黑奴的地方。1900年西班牙和法国签订巴黎条约,西班牙在几内亚湾陆地的属地限定在今赤道几内亚的木尼河地区。
西班牙政府于1904年7月11日颁布法令,将木尼河区、比奥科和其他岛屿组成几内亚湾西班牙属地。西班牙殖民者在比奥科岛发展咖啡和可可种植园,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尼日利亚的契约劳工。1959年7月,西班牙将赤道几内亚与本土合并,并把它分为两个海外省。
赤道几内亚人民为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曾多次举行了武装暴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了一批民族主义组织,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恩东戈领导的赤道几内亚民族解放运动和马西埃领导的赤道几内亚人民思想运动。1963年12月,西班牙在赤道几内亚举行公民投票,通过了内部自治法案。次年1月,赤道几内亚成立自治政府,由新组建的民族解放联盟运动领导人翁多·埃杜任政府委员会主席,马西埃任副主席。1968年10月12日,赤道几内亚宣布独立,马西埃当选为总统。
马西埃执政期间,过快地推行国有化政策,驱赶了全部西班牙庄园主和尼日利亚农业工人,不少咖啡和可可种植园荒芜,外汇收入下降,经济严重恶化,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大量外逃。1979年8月,以国家革命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奥比昂中校为首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发动政变,推翻了马西埃政权,公审并处决了马西埃。军政府纠正了前政府不适当的政策,宣布恢复民主,保障自由,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争取外援,以恢复和发展经济,在领导层中照顾各个部族的利益。在对外关系上,继续奉行不结盟政策,强调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并恢复了与西班牙的外交关系。1982年8月,举行公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奥比昂任总统。1970年10月15日赤道几内亚与中国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