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巡城的历史?
张飞的队伍好威风哟。”11月25日,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先生看到阆中古城街道正在上演“张飞巡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远远就能听到巡城队伍的敲锣声,这些身着古代武士服装的“将士”,手执兵器,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在街道上行进,而黑脸“张飞”端坐在马车上。
“历史上,张飞曾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 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李长炎说,“张飞巡城”最早于2005年与游客见面,7年时间过去了,“张飞巡城”已经成为阆中古城旅游的文化符号。
从1984年起,李长炎就一直在阆中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他对阆中的民间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2005年,李长炎在《中国文化报》上看到一则民间小故事,讲的是关公巡城的事。
李长炎受到启发,开始谋划“张飞巡城”。他查阅张飞镇守阆中的有关史料,起草了一份方案,交给了文化局,他的想法得到当地高层的支持。于是,李长炎从下岗工人、农民中挑选出10余名群众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2005年7月,“张飞巡城”亮相阆中古城。
“当时,张飞巡城的队伍只有六七人,表演也只限于晚上。”李长炎回忆说,演员的服装还是从某婚庆公司租赁的。
那时,没有敲锣打鼓,表演队伍身着古装,提着灯笼行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尽管表演形式显得有些粗陋,却引起了游客的好奇,时常引来围观。后来,有人建议,应该让“张飞”骑马“巡城”。
阆中文化馆干部开始在阆中境内寻马,终于在锦屏山风景区的一家照相馆租到一匹白马。
于是,骑着马巡城的“张飞”及其队伍,更加有气势。
表演一段时间,新问题又产生了。“马儿太小,而张飞的扮演者身材又很魁梧。”李长炎坦言,两者在一起不协调。有人戏称,“张飞是在骑兔子。”然而,在阆中境内又找不到合适的马匹。
再后来,工作人员定做了马车,让“张飞”坐着马车“巡城”。
与此同时,该市文艺工作者广泛查阅资料,群策群力,丰富表演内容,使“张飞巡城”这一民俗表演趋于成熟。
“张飞”出府时,对身边的将士道:“保境安民,礼服巴人。”众将士齐声回道:“威震一方驻阆中,勤政爱民如父兄。”
于是,巡城开始。
目前,张飞巡城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出府表演、行进表演和广场表演。整个巡城队伍有40余人,年龄最大的58岁,年轻的有40多岁。
每次巡城人数固定为21个人,扮演“张飞”1人,开道锣2人,武士4人,掌旗1人,鼓手10人,马夫、指挥及化妆师各1人。
陈美先、马俊民等人已经从事巡城表演5年多时间了。陈美先说,“张飞”每天巡城4次,上午和下午各2次。他早上8时就要赶到张飞庙,在工作间着古装、化妆、拿上道具,然后开始巡城。
现年47岁的赵勇是“张飞”的扮演者,他当过工人,从事张飞巡城表演已有两年时间了。表演张飞是件苦差事,特别是在夏天,身穿厚重服装的他经常浑身湿透,但他却从不叫一声苦,“能够扮演张飞,是件很巴适的事情。”
一次,巡城队伍在古城行进时,来自上海的一位老年游客对着“张飞”的背影伸出了大拇指,“真有大将风范。”
尽管参加“张飞巡城”的演员待遇不高,但是,这些演员却乐此不疲,游客的称赞让他们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