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bdqnwqk2024-01-21问题1

一、高校转专业政策

1、从转专业的对象上看,除了因健康原因或学习能力取向不适应原专业学习的学生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调换专业外,基本上都是针对新生。大多数学校都规定定向培养、委托培养、保送生、特长生、特殊类招生的不允许转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从 2002 年开始实行专业二次选择,最初仅限一年级新生,从 2005 年起扩大为一二年级学生。中国人民大学规定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北京交通大学要求学生在完成第一学期课程后,都有一次机会提出转专业申请。

2、关于转专业的成绩限制,各个高校相似但略有不同。相似之处,基本上要求优秀生才能转专业,也就是综合成绩排名前 10%-20%。另外很多高校都要组织转专业考试,接收学院组织相关学科教授专家组,对建议人选进行面试。

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起要求专业课平均成绩在 75 分以上;2005起,对学生的成绩放宽到及格就行;到 2007 年则没有成绩限制,只要通过专家组的面试即可。中国人民大学,要求已修公共课的成绩一般应在“良”以上,专业课成绩“中”以上,高考入学分数一般不低于转入专业当年的可比最低分;在2005 年修订的《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中取消了高考成绩限制这一条款。

中国农业大学2011 年教改提出“无门槛”转专业,没有成绩限制。

复旦大学 2004 年取消了转专业的成绩“门槛”,不再将成绩绩点低于 2.5 的学生拒之门外。山东大学只要在所学专业排名前 10%就可以免试转专业,其余的要通过考试转。

3、从转专业的名额限制看,一般限制在专业人数的 10%左右。低的到 5%,高的达到 20%或 30%。

大连理工大学要求接收转入的学生人数不超过同年级本大类(专业)学生数的 20%,转出大类(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超过同年级本大类(专业)学生数的 25%。东北师范大学各专业转入转出学生的比例原则上为该专业年级学生总数的 10%-15%(小于 60 人的专业,转出学生控制在 10%以内,转入学生控制在 15%以内;大于 60 人的专业,转出的学生控制在 15%以内,转入的学生控制在 10%以内)。

4、其他方面:一般情况下各大学都是文理科不能互转。

比如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文科类不得转入理工科类,艺术类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中南大学一般不允许转专业,如果转,则不能跨专业类别,高考录取同类型专业内选择专业,文科类不得转入理工、医学类专业,艺术类不得转入其它类专业。

二、必须要正对的问题

1、转专业政策限制过多,受众少

西北工业大学一位老教授说:“好不容易搞了一个转专业,竟然本末倒置,允许成绩好的同学转专业,不允许成绩差的同学转专业,到底是成绩好的同学需要转专业的多,还是成绩差的同学需要转专业的多。”

大学期间表现越好,越削弱转专业的可能性!

一是专业属于“热门”的学院,担心的是申请人太多,接纳不了;二是专业属于“冷门”的学院,担心的是大量学生流失。校方这样规定的原因,是怕政策放开之后,申请的人太多,局面控制不住,给学校管理带来麻烦。

2、转专业政策相对门槛较高。

转专业政策有诸多限制,比如时间限制、名额限制、身份限制、学习成绩高考成绩要求等。

3、学生转专业的盲目性

很多学生转专业是带有盲目性的。从众心理,“大家转,我也跟着转”;追求就业率、知名专业;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崇拜某个老师而要转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状况。

今天的学生做出转专业的决定往往出于一时的冲动,三分钟热度。追问其理由也不外乎两点:服从兴趣或者利益驱动。更多的学生是让家长或者别人拿主意,自己根本没有准主意,填写“转专业申请表”也是让人代填,甚至在“转专业的理由”一栏不知道写什么,还要参考别人填写的内容。

三、笔者建议

1、必须要深入的思考,才能去转专业。

要在了解专业的基础上,了解转专业政策的基础上考虑转专业。

2、多与学长、学姐、老师沟通,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尽可能培养兴趣

选专业的成本比较大,不仅在时间、精力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人脉上其实也会有更多的付出,从大一下学期转入新专业就读,同学本身又要重新结识,潜在的人脉付出成本会更高。

3、转专业不是“万能药”

教育应该具有多样性,应该尊重同学们的学习意愿。目前,很多学校都制定了允许学生转专业的政策。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歪曲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由性多样性的理解,容易引起同学们竞相转专业的浪潮。这会对学校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也无法实现转专业政策的真正用意。

4、转专业政策各学校都不尽相同,每年也会有所不同。必须从大一开始准备,争取大一便能完成转专业的动作,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