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笛子练习循环换气?
提起笛子大家都一定非常熟悉。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及世界许多国家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乐器之它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历代演奏家、大师不断研究、完善、发展至今,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竹笛演奏者,有了较好的乐器,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呼吸方法可分为三种:一.胸式呼吸;二.腹式呼吸;三.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1 胸式呼吸
完全用胸部控制气息,气吸到肺里后,由胸部向外挤压。这种呼吸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气流不稳定,气息不能持久,身体易感疲劳,除了身体特别好的人外,不提倡采用胸式呼吸方法,因为既不好控制气息,又于身体健康不利。
2、腹部呼吸吸气时将横隔肌下沉,尽量扩大腹部与腰部,民间说法叫做“气沉丹田”。呼气时,丹田要绷住劲,一点一点均匀地将气吹出,经过反复练习,这种呼吸方法是能够掌握的。腹式呼吸是正确的呼吸方法,它能有效地控制气流,均匀地将气吹出,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增强或减弱气流强度,做出强弱变化和腹颤音效果。
3、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时胸部、肋部、腹部、腰部同时向外扩张,最大限度地将气吸入,此种吸法可获得比前两种吸法更多的气,也就是说,采用胸腹式呼吸时肺吸入的空气量最大。当整个呼吸肌肉组织联合工作时,呼吸肌肉所承担的负荷分布得非常均匀,由于这一点,呼吸肌肉疲乏得就较轻.毫无疑问,这也就是这种呼吸型式比其他呼吸型更为优越的地方。
当我们明白了上述三种呼吸类型时,就不难判断胸式呼吸是不可取,即使你身体非常好,如果经常采用胸式呼吸:一、对你的音乐发展不利,不能吹奏出优美的音色,不能控制较长的长音。二、对演奏者身体会有某种程度的损害,也不能持久的练习和演奏。
呼吸反过来读就是吸呼,所以必须首先学会正确的吸气,才能进行正确的呼气(吹奏)。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般每分钟呼吸十二至十六次,你根本不用去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呼吸,而且基本上呼与吸时间相等。而吹奏笛子就截然不同了,我们是根据音乐的需要(在正常生理需要前提下)有意识地强行快速吸入大量空气,而慢慢地将气呼出生(吹出),这样的呼吸就有技巧了。
正常情况下的吸气状态与吹奏笛子的吸气状态相比,除气量和深度不同外(后者的气量和深度均大于前者)并无其它差别,然而正常情况下的呼气状态和吹奏笛子时的呼气状态恰恰相反,吹奏中(呼气时),要始终保持胸肋扩张的吸气状态,其气流的排出,是依靠下腹部的“内收上托力”,并利用横隔膜和腹肌的张力控制呼气,使气息得以徐缓而均匀、平稳而舒畅的排出。
影响音色的另一个因素是声门。声门的长短和宽窄,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和强弱。声门长,气则缓,笛音低;声门短,气则急,笛音高;声门宽,笛音弱。所以在演奏中,一定要根据旋律音的高低、强弱,使气息得到控制。
对于循环换气这一技巧,无论是在长笛上还是在竹笛上,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
最关键之处,竹笛中的乐曲循环换气用的比较多,不练不行,不练就意味着有些乐曲不能吹奏,所以吹奏竹笛的人相对吹奏长笛的人而言,会循环换气技巧的比较多一些。长笛乐曲好像大多都不需要用循环换气(少数乐曲除外)。
对于循环换气,我觉得首先第一步要“会”,然后再谈如何用“好”它。
我们练习循环换气时不能总老想着一步到位的去练,这样是比较困难的。合理设计好练习的步骤非常重要。
第一步是要练习推压口腔中的气流吹中音G(或者笛头)。所谓的推压就是把口腔里储存的气流靠闭笼口腔的压力+整个舌头往外推动的助力,把气流挤压出去冲撞进吹孔里。如果能够单靠口腔推压出去的气流吹响一秒钟左右,那么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第二步,把口腔推压气流的动作跟鼻子吸气同时进行,注意:这两个“吹”与“吸”动作一定要同时进行。
第三步就是气流(口腔)与气流(肺部)的对接。所谓的循环换气,并不是气流不会断开,而是在气流与气流衔接之处把断层的缝隙控制在最小,有条件的可以用肺活量测试器来测试循环换气,结果只要出现换气的地方,仪器的数据会自然断开停表。所以在气流与气流衔接的地方如何把动作协调过来是最关键的,决定这对接缝隙的大小。
那么如何在第二个步骤后,把肺部的气流与口腔里剩余的气流“衔接”起来?对于“衔接”起来有困难的人,或者口腔动作不协调的人,在完成第二个步骤后,用“吐”音来作为“衔接”的动作,“吐”完之后气流仍然持续吹奏。比如在做第二个步骤时心里念“呜”/“hong”红也可以,接第三个步骤时念“吐”。第二个步骤与第三个步骤连起来就是“呜吐...呜吐……”/“红吐...hong吐……”。也就是推压吹的时候念“呜/红hong”。“衔接”时心里念“吐”。如果把动作衔接熟练后,在把“吐”去掉,进去乐曲上的循环换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