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历史特点?

bdqnwqk2024-01-08百科1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

朝阳牛河梁 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55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 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地区逐步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

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2州之城。而满族的人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最多,生活在这里。“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钻进饭锅里。”

这三大奇讲的是关东丰富的物产。人参、貂皮、鹿茸角是著名的“关东三宝”。“窗户纸糊在外,养好孩子孩吊起来,大姑娘吊个大烟袋。”

这三大怪是过去关东独特的民俗,“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吊个大烟袋”反映了山民贫穷、单调的生活,现在已不多见了。

而“养好孩子孩吊起来”,说的是将生下来的小孩放在“悠子车”里,悠子车用四跟麻绳栓好吊在天棚木杆上,推一把悠车,小孩在里边悠哉游哉。

满族人对狗情有独钟,不准打狗,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这与他们重视狩猎活动有关。

满族以“西”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年轻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

满族人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忌在索罗杆上栓牲口。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笊篱姑姑舞”是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这种舞的唱词突出反映了满族的服饰、饮食等传统风俗。

满人的服饰颇具北方游猎骑射民族的特点。

男女老少日常穿的主要服装是旗袍。

在清朝,“旗袍”曾作为国服在全国推广。

它的样式特点是:圆领,大襟,四面开禊,配以扣挂。

女人穿的是直筒宽袖长袍,显得修长秀丽,婀娜端庄。

男人穿的是马蹄袖袍挂,便于激烈动作和马上运动。

满族妇女的旗袍很讲究装饰,在衣襟、袖边、领口处都镶嵌几道花条或彩芽儿,有的要镶上18道花边,再配上五彩缤纷的“大绾袖”,艳丽而典雅。

满族妇女一般不裹足,俗称“大脚”,她们穿的是一种高跟木底的“旗鞋”,而满族男人则以穿靴为主。

长期以来,满族人从事农业,蒹有狩猎、采集等多种经营。

主食是小米,喜粘食。善于养猪,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

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食。满族人嗜好烟酒。满族人的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外形酷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蔓子坑”。满族满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风,每逢娶妻生子,造房迁居,就职荣升等重大喜庆事都要祭祖祈福,举行隆重的“跳家神”祭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