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历史故事? 曹操的历史评价?

bdqnwqk2024-01-03百科1

一、曹操的历史故事?

曹操是中国三国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被誉为“魏武挚友”、“险上加险之人”、“一统北方的奠基人”。在历史故事方面,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首先,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曹操的生平故事被广泛流传与传颂。其在平定黄巾起义、击败董卓、战胜袁绍、收编荆州、建立魏国等方面的足迹被广泛记录并且被后世人所沿用。因此,也随之而来。其实,不光是曹操的故事被广泛传扬,其他三国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如刘备、孙权等,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传说也非常丰富。这些故事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记录,更可以互相启发和借鉴。在现代,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方式去了解和传承这些历史故事。

二、曹操的历史评价?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史书评论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古今评说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三、曹操的历史大事年表?

184年2月黄巾起义。

10月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195年10月 曹操领兖州牧。

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曹操南征刘表。

8月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刘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孙权攻破宛城。

7月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张鲁。

11月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20年1月曹操病亡。

10月曹丕称帝,建魏国。

四、曹操历史人物讲解?

魏王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曹操的历史贡献一点也不亚于任何一个开国皇帝。曹操是一个具有非凡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才能。曹操既有善良可爱的一面,也有凶残血腥、残暴不仁的时候。却说曹操在山东,闻知车驾已还洛阳,聚谋士商议。曹操大喜。正要收拾起兵,忽报有天使赍诏宣召。操接诏,克日兴师。

五、许昌曹操墓真实历史?

曹操墓,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我是地道的许昌人。十几年前说安阳有个墓像曹操墓,还让曹性年轻男子去采集血样,进行对比,最后也不了了之。

小时候听老人讲,曹操死的时候,是四关出殡,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假?还不一定埋到许昌那,曹操性格善变多疑,他肯定不会让人们找到他的

六、关于曹操的历史故事?

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七、观沧海曹操秒懂百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拥抱中。银河的灿烂,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内。

  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抒发心中的志向。

  这首诗是诗人《不出厦门行》组诗中的一章,做于曹操北征乌桓凯旋之时。

  曹操其风格慷慨悲凉,气魄宏大。尤以四言乐府立意刚劲,语言质朴。

  《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以浪漫的笔调,写出了大海的宏伟与博大,表现他在政治上的胸襟与抱负,抒发意气昂扬的豪迈情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意思是有幸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浩瀚的。

  诗人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平稳而自然的引出下文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是诗的开端,是全篇的总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意思是海水波涛激荡,群山、岛屿巍峨、高一耸、挺拔峭立。这两句是在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观,是全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是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芳草萋萋,葳蕤茂盛。秋风吹来,树木飒飒作响,掀起海上万里汹涌波涛。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和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动一态。是近景,是局部,是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实写眼前景物,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主有次,最终都是为了写观海。

八、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九、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关于曹操,在《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中都有他的传记。他是个聪明机智,很有才干,一生做了许多大事的人。

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理解、关心(起码是想到了)人民的疾苦。连年的战乱,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自然灾害“百姓大俄,布粮食亦尽”,甚至供战争之需的军粮都无处筹集。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贷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

曹操非凡的军事才能是有史可查的。他征徐州、征乌桓都取得了胜利。就是赤壁之战曹操虽以失败告终,但在战争的前一阶段,曹操的努力不仅是仍占上风,而且是锐不可当的。曹操的最后失败,完全是应了“骄兵必败”之说、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刘表。

曹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主要作品《短歌行》、《苦寒行》、《篙里行》、《观沦海》、《龟虽寿》。

今天人们写小说,评价曹操已并不新奇。关于曹操的是是非非,恐怕是再过上几十年,几百年意见也是不会统一的。

十、历史人物曹操的故事?

1、陈留起兵: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东)。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2、逐鹿中原:

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的父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陶谦派兵杀害,曹操遂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

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东郡守备陈宫对曹操不满,于是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后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3、远征乌桓: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拼。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西一带)。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

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

4、平定凉州:

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