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士是什么官职?

bdqnwqk2024-01-03百科1

一、历史,进士是什么官职?

文官绝大多数由科举出身。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生员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举人得授九品官职;进士得授七品官职。此处尚有鉴生、贡生等名称,也都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得到官职。

二、历史上进士数量?

明、清时,贡土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土及第,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901年清政府废武举制,1905年停止科举。到此,近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自隋唐至清末,大约考取进士162450人,武进士2万余人,状元近千人。其中,明清两代先后举行进士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

三、历史上进士的待遇?

自宋代开始,进士及第后即可马上授官,明代大抵也是如此。但清代的情况略有不同,清制,状元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二、三甲进士被分派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观政,还有一种叫法称“学习行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习。

这些新科进士只有通过了实习期(一般为期二年),然后由各部堂官考核通过后,吏部才能授予官职。顺治三年(1646年)规定,二甲前50名授主事;51名至三甲前10名授中行评博,11至20名授知州,21名至70名授予推官,其他进士以知县选授。

康熙时期又规定:二甲进士授推官,三甲进士授知县。其后雍正、乾隆朝对进士授官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整体趋势来看,进士们的待遇也是一朝不如一朝,倒不是皇帝们不看中进士,而是确有苦衷,国家的文官编制总数才三万人左右,进士三年一科,短时间内朝廷也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缺,所以只能论资排辈,挨个排队等缺。

如果有上进心,又有一颗能守得住贫穷的心,那么新科进士们还可以通过朝考进入翰林院庶吉士的队伍。只不过通过考试后,要在翰林院过上三年清汤寡水的日子。不过,回报同样也是丰厚的,庶吉士是国家稀缺的精英分子,有了这个金字招牌,不管在京城还是外省任职,其提拔速度都要远远高于一般进士,而且还有入阁拜相的机会。

四、历史上有女进士吗?

在我国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女性一直没有获得过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所以也并没有产生过女状元。

直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了提高女性地位,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解放妇女的政策,比如规定男女平等、废除裹脚的习俗、禁止买卖婚姻以及开创了女子科举。而女子科举的开创也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她的名字叫傅善祥。

傅善祥原本是清末金陵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在年幼之时父母相继去世,无奈年仅十三岁的傅善祥便嫁给了李家,但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的丈夫得了麻疹去世了。好在这时正赶上太平天国起义,并开创了女子科举,自幼饱读诗书的傅善祥决定去投靠太平军。

当时太平天国女科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傅善祥凭借她出色的才华,顺利的通过了初考,并得到考官的好评,将她的文章送给了东王杨秀清,杨秀清看过之后,钦点傅善祥为太平天国第一位女状元,并将傅善祥招入了他的东王府。

进入东王府的傅善祥被任命为“女侍史”。类似于东王杨秀清的秘书,主要负责杨秀清诏命的起草以及文献的整理,不久之后,又被提升为“簿书”,负责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傅善祥的出色才华也引起了天王洪秀全的注意,多次让傅善祥来天王府帮助处理政务,并破格任命傅善祥为“恩赏丞相”, 隶属天王府六部。

在这期间,傅善祥帮助杨秀清制定了很多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政策,并劝说杨秀清禁止部署破坏文物。但是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断壮大,东王杨秀清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在对待傅善祥的时候,杨秀清也不再满足傅善祥的秘书身份,而是将傅善祥变成了他的猎物。

最后在天京事变的时候,韦昌辉血洗了东王府,傅善祥也下落不明,关于她的去向有很多说法,但不管怎么说,这位唯一的女状元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在历史上只有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才出现了一位女状元,但是女状元这个词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在五代十国时期,蜀国邛州有一司户参军,名字叫做黄崇嘏,当时的邛州刺史周庠发现这位黄崇嘏不止长得英俊潇洒,而且办起事来精明干练,没几年便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于是便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子。

黄崇嘏知道了这件事后,做了一首诗献给周庠,全诗是这样的: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蛾眉。

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周庠读过诗后大为惊讶,便让手下人把黄崇嘏叫来询问,才知道原来黄崇嘏本是黄使君的女儿,她是女扮男装前来投军,由于他献诗的时候自称为“乡贡进士”,后来民间便讹传她为“女状元”。著名的黄梅戏《女驸马》就是以她为原型创作的。

所以说在我国的古代,只有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过一位女状元,但是女状元的传说在民间早有流传。

五、酒泉历史上出过几个进士?

酒泉历史上的名人有很多,其中郭维城,肃州东乡(今肃州区三墩乡)人。道光元年举人,曾任陕西泾阳县儒学教谕、甘肃皋兰县教谕、兰州府教授,后晋封奉政大夫、通议大夫,官至三品。郭维城一生正直清廉,热心教育,治学严谨。他为人平和,常为邻友乡亲题写楹联匾额。晚年生活极为简朴,虽居官多年,始终不忘农本。

六、安阳历史上几个进士?

安阳地灵人杰,文风鼎盛,俊彦辈出。从隋朝到清末,在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中,从安阳走出的科举人才灿若星河。現有据可查的仅明清两朝。

据明朝嘉靖元年版《彰德府志》和清朝嘉庆二十四年版《安阳县志》统计,在明朝276年间,河南彰德府安阳县共涌现出进士46人。其中文进士44人,武进士2人。

据清朝嘉庆二十四年版《安阳县志》和民国二十二年版《续安阳县志》统计,仅在清朝268年间,河南彰德府安阳县就涌现出进士40人。其中文进士35人,武进士5人。

七、长乐历史上有几位进士?

长乐从最初偏安于闽越一隅的蛮荒之地,演化为后世称颂的“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承载着“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历史文化的迁移,长乐的先人在“农耕”时代牢牢把握住了“耕读”机遇,使得千年吴航始终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当时,耕读传家的氛围十分浓烈,“学而优则士”的观念深入人心。自唐开元二年(714年)长乐开科登第林姓(石壁村人林 )开始到清代,先后有959名长乐学子考取进士,在号称历代全国10万名进士中,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名长乐籍进士。这些佼佼士子都是当时朝代政坛上或社会上的风云人物。宋明清三朝,科举题名者、功业立世者的长乐人不绝于史册,“进士之乡”实至名归。

长乐在科举时代,鼎甲之盛,声震八闽,其文苑佳话,俯拾皆是——

一村两朝百举人。洋屿村(含琴江),从明洪武五年(1372)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百二十五年间,全村中举100人,其中文举64人、武举36人。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据说,昔郑板桥镌一印章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并常吟之书画中,时人十分艳羡。翻开长乐县志,长乐亦有3人:郑鼎,古槐人,康熙秀才、雍正元年举人、乾隆元年三甲进士;吴浣安,感恩人,康熙秀才、雍正四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林有道,蓝田人,康熙武科秀才、雍正十三年武举人、乾隆元年连捷武进士。

同科一元十三士。宋淳熙五年(1178),长乐13人掇巍科,姚颖正奏第一名,卓杰、卓云、陆王介等12人登姚榜进士,长乐一时名声大噪。

七世二元十二士。宋大观三年(1109),姚坑人姚能举登进士,此后从1175年—1253年,姚家一脉子孙七代相继十一人登进士,其中姚能举孙姚颖、七世孙姚勉状元及第。

四世九进士。林邦俊,古槐人,宋元礻右六年(1091)进士,长子次融、次子次龄、三子次崇,分别于绍兴十八年(1148)、二十一年(1151)、二十四年(1154)次第连捷中进士;次融长子惟宁、次子尧辅分别于淳熙二年(1175)和八年(1181)登进士;次龄子林镒亦于嘉泰二年登进士;而林镒长子林浩、次子林沆,又分别于嘉定元年(1208)及四年(1211)再连捷登进士。

三代十三钗皆娴吟咏。明工部主事晋良女昙生,婚配固安县令郑善述(玉田人),生子郑方城、郑方坤,雍正年间皆中进士;孙郑天锦乾隆年间亦中进士。郑善述母、长女、次女,方城女,方坤九女——三代十三钗皆有诗文集问世,《全闽诗话》辟专节介绍。

三世三翰林。明永乐年间,江田人陈仲完,以儒士中式,召试擢第一名,官左春坊赞善兼翰林编修;从子陈登,以篆书独步,召为翰林;侄孙陈全,以廷试第二(榜眼)擢侍讲,权翰林院事。

父子两解元。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邑人林赐膺乡试榜首(解元),正统三年(1438)其子林侨亦登乡试榜首。

父子同探花。南宋十一都邑人张羽中,嘉定四年(1211)中探花,其子张镇亦于绍定五年(1232)中探花。

父子两尚书。南宋东隅人赵彦,乾道五年(1169)进士,官尚书郎少保,其子赵以夫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明朝古槐人陈瑞,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兵部尚书,其子长祚,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工部尚书。

“五桂联芳”。 唐咸通六年至乾符二年间(865—875)前后十年,长乐大宏村林升生五子进思、景思、普思、勤思、慎思,兄弟五人先后俱登巍科进士榜,世誉“五桂联芳”。唐懿宗赐匾书“兰桂同芳”。

兄弟同榜进士。宋乾道八年(1173),邑人陈百揆与弟百昌同榜进士;宋宝礻右四年(1256),东渡人杨琦与弟梦斗、胞弟叔济、胞侄次郑四人同榜进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邑人刘建韶与弟建庚同榜进士。

八子五登科。明中叶,鹤上人陈德隆生八子,有五子登科,其中陈谈、陈言赞为进士,陈让为举人,陈銮出任霍邱知县,陈瑾出任东昌同知。

历代尚书、宰相(宰辅)“三鼎甲”中的长乐人。宋、明两朝共有陈诚之、韩敬等状元11人;唐、明、清三朝有卓云、陈全、吴文焕榜眼3人;宋、明两朝有黄桂、陈景著等探花5人;宋、明、清三朝有郑丙、郑怀德等8人尚书;宋朝有陈诚之、林摅等9人宰相。

参修《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的长乐学者。《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巨著是我国传世之作。《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字数共三亿七千多万字,这部巨著长乐学者参加修撰的有姚广孝、陈仲完、陈全、陈登、王恭、高秉等;清乾隆开馆编篡《四库全书》,长乐人林慎思、郑丙等共达37人分别参与了子部、史部、集部、经部和儒家类、正史类等58部(类)著作的修撰。从唐朝到清朝历代长乐人著书立说的更是不计其数。

此外,还有“一门三学士”、“叔侄七进士”、“一街两状元”等教育神话。

八、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九、历史最年轻考上进士的是谁?

朱珪,清代大臣,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其兄朱筠,时称“二朱”。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后迁黄阁河村。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北京大兴县,故入籍顺天府。

乾隆十二年,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

乾隆二十四年,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秋,授福建粮道。乾隆二十八年,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乾隆三十二年,补湖北按察使。乾隆三十四年,任山西布政使。

十、尤溪历史上进士数量是多少?

尤溪历史上进士有 126名 比较有名的有:林 积郑安道周 谞苏 均朱 斐黄 声严 环朱 熹林 振陈子文赵希参凌 辉田 濡田 顼陈 贵詹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