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百科? 禹州历史故事?

bdqnwqk2024-01-01百科1

一、禹州百科?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

禹州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著称。禹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位列全国各项综合实力百强。

禹州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境内各类古建筑群26处,官宦墓葬300余处,帝王陵墓7处,大型寺庙宫观8座,小型古迹景点763处。

二、禹州历史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禹州代代相传,脍炙人口。如今的禹州不仅有许多大禹遗迹,更难得的是,大禹还为我们留下了一种神奇的石头,这种石头不但能充饥,还可以治病救人。

禹粮石 ▲

据说,大禹治水时,行至具茨山,忽遇一座无名山峰挡住了洪水的去路,他就带领手下在此劈山开河。随着洪水一天天升高,大禹不得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有一次,他的妻子用 强筋骨的草药 和面粉 做了一篮子馒头送给大禹食用,当她走到山岗时,看见一只巨兽劈山挖沟。突然一声巨响,大山顿时被劈掉一半,吓得她跌倒在地,馒头也都撒了出来。原来是大禹化成巨兽在拱山。他听到妻子呼叫声后忙现原形,扶起妻子,捡起撒落的馒头就吃,剩余部分全都散落在了池沼和山谷中,并说:“ 既然难以捡拾回来,就让它作为余粮吧。 ”

这些散落的馒头,落于山中变成了一种石子,有的形状如鹅卵一般,外层有壳重叠,中间有如蒲黄般的黄色细末;有的形状像牛黄;有的 落于泽畔,就变成一种藤类,根为块状,颜色为赤色,味道近似薯芋;有的 落于河中,则变成一种筛草,结的籽紧实,食之如大麦。

这三种东西后人统称为“禹余粮”。

禹余粮▲

后来,药王孙思邈将“禹余粮”纳入药典,供医病之用。

禹州被称为“药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在禹州中医药界,还流传着关于“禹余粮”的另一个故事。

大禹在禹州治水时,他召集治水将领,在具茨山中一座无名小山上商议治水良策。

各路诸侯天天在这里开会,发现所坐的山石和正常山石不一样,坐上有绵软的感觉,以至于坐的时间长了,留下了印痕,像天然的石凳子一样。鉴于这座山上的石头石质绵软,很容易开凿,有诸侯提议,就从这座有特殊石头的山上做治水实验。实验方案确定后,诸侯们就用别的山上的硬石头,去砸这座山上的软石头,很快便开出一道水沟,洪水倾泻而下,治水由堵变疏从此开始。

治水大军看到砸下的石头,有的成块,有的成渣,有的成粉,饿极了的将士便放进嘴里尝了尝,没想到,这些石头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让人更有干劲了......一传十、十传百,灾区的饥民知道了,也都跑到山上捡食砸碎的石粉石沫,说来也奇,灾民们吃后,不但有精神了,连拉肚子都治好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禹粮山”,把这种石头称“禹余粮”,也叫“禹粮石”。

药王孙思邈画像▲

过了几千年,到了唐代,阳翟(今禹州)来了一位神医孙思邈。

他在具茨山上采药时,听到了禹粮石的传说,感到十分惊奇,就试着炮制禹粮山上的禹粮石。结果,他炮制加工出了治疗腹泻痢疾的良药,再重的病症,一服便好,成了阳翟这个地方的道地中药材。

时至今日,禹州当地的中医在医治腹泻、便血时,常到禹粮山上采石入药。禹余粮因禹州出产的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被列入11种“禹”字头道地药材。2015版《中华药典》收载带有“禹”字头中药材品种2个,其中就有“禹粮石”。

禹粮石▲

大禹心怀苍生,大义为先,治理水患,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撒粮成药”为饱受疾病折磨的百姓带来福祉。正是禹州这块被“大禹精神”滋养过的土地,孕育了中医药学术的伟大成就。

三、禹州市的历史?

禹州市为河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夏部族活动的中心区域,又是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制社会,形成国家概念的第一座首都。作为夏朝都城和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阳翟,并作为颍川郡治所,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

境内各类古建筑群26处,官宦墓葬300余处,帝王陵墓7处,大型寺庙宫观8座,小型古迹景点763处,其中大禹遗迹、夏文化遗址,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药商会馆--怀帮会馆、秦相吕不韦故里、南北朝时期后晋褚太后故里、画圣吴道子故里、钧台钧官窑遗址、后汉皇帝刘知远墓等在全国均属独一无二。黄帝遗迹、逍遥观、东岭关、周定王陵、妃子墓等也是屈指可数的文化遗迹。 同时拥有河南仅有的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据《史记·夏本纪》载:禹在此受封为夏伯,夏者:帝禹封国号也。《郡国志》颍川郡条下载:阳翟禹所都。盖由禹始封于此为夏伯,禹的儿子启又于此创建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并大飨诸侯于钧台,举行开国典礼。帝相失国后,少康中兴,也由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始闻之,立为天子,而都于此。故在史籍中,早期多称禹州为夏邑。

禹州在春秋时,为郑之别都栎邑。战国初,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虔在禹建都。史籍上自此称禹为阳翟。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灭掉郑,遂迁都新郑。五年之后,在周烈王六年(公元前370年),韩复迁都阳翟。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使内史腾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仍置都于阳翟。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立故韩王信为韩王,置都阳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徙韩王信于太原,复以韩国之地为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领县二十(阳翟、昆阳、颍阳、定陵、长社、新汲、襄城、郾城、郏县、舞阳、颍阳、高、许昌、鄢陵、临颍、父城、成安、周承休、阳城、纶城)。

新莽时期,王莽复古改制,在天凤年间(公元9——14年),将颍川改为左队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左队郡为颍川郡,治所仍置阳翟,领县十八。

西晋时罢郡设阳翟县。东晋十六国时,阳翟曾先后属前后赵、前后秦及前后燕。南北朝时期属魏。在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阳翟、阳城部分地区,在阳翟境内的“少康城”设县,称康城县,该县划归阳城郡领属。在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539年),又划阳翟东部部分地区,在黄台村设县,并于阳翟,设置阳翟郡,领阳翟、黄台二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阳翟郡治。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黄台县撤销。至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康城县也被废掉,恢复了原阳翟县的辖区。

唐以后地方建制不再设郡,但阳翟县名一直被沿用。在金代伪齐刘豫统治时期,在阳翟县设颍川军。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改军为州,称颍顺州。阳翟县仍为其附郭。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州有古“钧台”遗迹,改颍顺州为钧州。辖阳翟、新郑二县和一个郭店镇。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钧州改领阳翟、新郑、密县3县。明洪武初年,撤销阳翟县制并入钧州州治(沿用1700余年的阳翟县名,至此告终),仍辖密县、新郑二县。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改钧州为禹州。闯王李自成曾一度将禹州改为均平府。

清初沿袭明制,清初仍改为禹州,属开封府,至雍正二年(1724)升禹州为直隶州,十二年降为散州,乾隆六年(1741)复隶属开封府。

民国改为禹县。

1988年,禹县改为禹州市。

四、禹州市历史名人?

禹州人杰地灵,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杂家吕不韦,先秦法家韩非子,西汉留侯张良,西汉改革家晁错,三国名士徐庶,司马微,谋士郭嘉,唐代画圣吴道子,行书鼻祖刘德升,《笑林》祖师邯郸淳,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屯田制创始人枣祗等一批仁人志士。

五、河南禹州的历代历史名人?

禹州人杰地灵,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杂家吕不韦、先秦法家韩非子、西汉留侯张良、西汉改革家晁错、三国名士徐庶、司马徽、谋士郭嘉、唐代画圣吴道子、行书鼻祖刘德升、补缀《史记》的褚少孙、《笑林》祖师邯郸淳、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游侠原涉,屯田制创始人枣祗等一批志士仁人,声振华夏,遗址犹存,流传下来许多佳话趣事,令人流连忘返。   

吕不韦,战国末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阳翟的大商人,后来在秦国的政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召集门客遍汇《吕氏春秋》,成为杂家的代表。   

韩非子,中国战国时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战国时期韩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秦末农民战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爰盎晁错传》等篇。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颍川一代名士。归曹后,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对于徐庶,因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其有精彩的描写,中国人对他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许多情节虽与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荐诸葛,史籍却有详细的记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世人称他为“鬼才”。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曹操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 唐朝药王孙思邈曾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孙思邈去世后,禹州人民在西关购地建“药王阁”永久纪念。故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

六、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七、禹州市有多少历史文化?

禹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夏朝建都之地,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

全市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2015年先后荣膺“中国中原瓷都”“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称号,2017年被命名为“华夏药都”。

八、河南省禹州市的历史?

夏商周

禹境称“夏邑”或“夏国”,亦称“虞国”。舜时期,禹在此受封为夏伯。禹的儿子启又于此创建了第一

禹州市人民政府

个奴隶制王朝,并大飨诸侯于钧台。《水经注》载:“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竹书纪年》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后夏迁都山西安邑。帝相失国后,少康中兴,也由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始闻之,立为天子,建都于少康城(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故在史籍中,早期多称禹州为夏邑。

商朝置历国仍为夏邑,商汤曾将夏禹的后裔封于此。西周以此地为历邑,周武王时,封武王之弟于康(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禹州在春秋时,为郑国别都栎邑。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入据栎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阳,改称阳翟(音狄)。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虔将韩国国都自平阳迁至阳翟。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灭掉郑,遂迁都郑(今新郑市)。五年之后,在周烈王六年(公元前370年),韩懿侯将国都复迁阳翟。

秦两汉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使内史腾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仍置都于阳翟。秦末,项羽、刘邦先后攻占阳翟,并分别封韩室后裔为王,都于此。

禹州市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立韩王信为韩王,置都阳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徙韩王信于太原,复以韩国之地为颍川郡,郡治首府设在阳翟,领县二十(阳翟、昆阳、颍阳、定陵、长社、新汲、襄城、郾城、郏县、舞阳、颍阳、高、许、鄢陵、临颍、父城、成安、周承休、阳城、纶城)。

汉武帝时,全国分为13个州,阳翟属豫州颍川郡,郡治阳翟,领18县,后宣帝和元帝时,增颍川郡属县分别为19和20个。

新莽时期,王莽复古改制,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将颍川改为左队郡,辖区与郡治未变。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左队郡为颍川郡,归豫州治所仍置阳翟,领县十八。

三国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分治,阳翟属魏。魏黄初元年(220年),阳翟改属豫州部河南郡,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属司州部河南郡。东晋十六国时,阳翟曾先后属东晋(改阳翟县为阳翟郡)、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等政权。南北朝初,阳翟属南朝宋,归豫州,颍川郡寄治睢阳,领阳翟。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阳翟分为阳翟、阳城两郡。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539年),原阳翟县划为阳翟、黄台(今郭连镇黄台村)两县,均属阳翟郡。

隋唐五代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翟郡,以阳翟属襄城郡,隶汝州。大业元年(605年)黄台县并入阳翟县,隶属豫州部襄城郡管辖。唐武德三年(620年),析阳城、嵩阳、阳翟各一部,置康城县。贞观三年(629年),废康城县,并入阳翟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阳翟县又改归河南府洛州管辖。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阳翟复归许州颍川郡管辖。五代时期后梁时期,阳翟县属许州匡国军管辖。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923—960年),阳翟县均属西京下属的许州忠武军管辖。

宋金元明清

北宋时阳翟县属京西北路颍昌府。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主中原,宋室南迁。阳翟县归金管辖。其间名称多变,建置归属复杂。

在金代伪齐刘豫统治时期,在阳翟县设颍川郡。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颍顺军改为颍顺州,隶属南京路管辖(南京即河南省开封市);阳翟县仍为其附郭。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州有古“钧台”遗迹,改颍顺州为钧州,仍属南京路。辖阳翟、新郑二县和一个郭店镇。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钧州改领阳翟、新郑、密县3县。

明洪武初年,撤销阳翟县制并入钧州州治(沿用1700余年的阳翟县名,至此告终),仍辖密县、新郑二县。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新郑从钧州划出,钧州仅领密县。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改钧州为禹州。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第二次攻下禹州,遂在禹州设均平府,辖27县,改禹州为均平县。

清初沿袭明制,仍设禹州,归开封府管辖,领密县一县。至雍正二年(1724)升禹州为直隶州,领新郑、密县二县。十二年降为散州,乾隆六年(1741)复隶属开封府。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元年1913年3月1日,废府存县改禹州为禹县,隶豫东道。1914年6月2日,改隶开封道。1932年9月27日,改属河南第一行政督察区。1946年河南又划成12个区,禹县属第一区。

另,民国十七年(1928年)析登封县(今登封市)、禹县(今河南省禹州市)置民治县,治白沙(今禹州市花石镇白沙)。取资产阶级“民享、民有、民治”的主张中“民治”一词命名。1931年撤销,其地复归登封县、禹县。

1945年以后,共产党曾分别在禹县、郏县交界设禹郏县;在城北扒村一带设禹北县;在禹县、密县和新郑交界设密禹新中心县;1948年在许昌、禹县交界设许西县。存在时间较短,多未形成真正的建置和辖区。

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禹县,先后隶属河南省许昌专署和许昌市。

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县设立禹州市,为省直辖县级市,计划单列。

九、河南禹州市著名的历史景点?

河南禹州市有著名的神垕古镇,是生产钧瓷的千年古镇!

十、美国历史百科?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 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 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1865年开始了重建时期,逐步废除奴隶制,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制订了民主的进步法令,标志着民主重建的结束。 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

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