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身高? 竺可桢结局?

bdqnwqk2023-12-31百科1

一、竺可桢身高?

竺可桢个人简历

竺可桢个人简介

性别:男 生肖:狗

五行分析:缺土 星座:金牛座

学历:小学 净身高:176公分

网名:梧琮 人物体重:73公斤

民族:拉祜族 喜欢歌曲:《我们从古田再出发》

个人血型:B 爱吃的食物:羊肉串

宗教:神道教 喜欢的植物:杏树

出生年份:1962 喜欢的动物:翠鸟

二、竺可桢结局?

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他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文革时期因周总理的保护没有受到冲击,于1974年2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三、竺可桢简介?

解答: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四、竺可桢背景?

竺可桢全集

《竺可桢全集》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竺可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竺可桢全集

所属丛书

《竺可桢全集》

类别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内容简介

《全集》分两大部分,一是各类文稿和信函等,二是日记。《全集》收有作者文章始于1916年,收笔之作在他去世前一年,其间每年均有文字留存;内容涉及领域广,除气象、地理外,数理天文、地质生物、国际政治、中外历史、哲学名著、流行小说、诗词歌赋、博物杂俎,无不涉猎;笔下人物多,从毛泽东的特别召见,到桥头上撞见蒋经国、泳池中幸会陈毅,还有陈寅恪、顾准、钱钟书、黄万里等,也都出现在他笔下。

创作背景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在气象学与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杰出贡献。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特别是在浙江大学掌校13年的艰苦过程中,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精神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影响甚大。他的著述和各类文字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学术论文、科普作品等多达600万字以上。日记虽有散失,但保留下来的总量仍有1300多万字。1979年出版的《竺可桢文集》只收70万字,1984年摘选的《竺可桢日记》约300万字,也只是总量的四分之一。

为全面反映竺可桢的学术成就和人文精神,2001年3月《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宣告这一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科学家著作出版工程正式启动。编委会主任由时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担任,编委会委员中有17人为两院院士。自2004年开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分卷出版《全集》。

五、竺可桢名言?

  1、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

  2、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3、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4、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六、竺可桢道德故事?

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经“三顾茅庐”恭请马一孚先生,礼聘浙江大学前校长邵裴子先生,他求贤若渴的精神成为浙江大学办学史上的美谈。竺可桢聘请了胡刚复、梅光迪、张荫麟、王淦昌、王琎、卢守耕、周承佑等30多位著名学者前来浙江大学任教,而对于不称职的教授即使是领导也要解聘。竺可桢刚来浙江大学时,工学院院长朱一成只领薪水却从来不上课,最后,朱一成被浙江大学开除。  当时浙江大学物理系有一个叫束星北的教授,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后来被誉为“自然科学界的陈寅恪”,李政道、吴健雄、程开甲等物理学家都曾师从他。但束星北在很多方面与别人不一样,他在国外留学6年就曾换了9所大学,留学期间对教授非常挑剔,如果他认为这所大学教授讲得不好,他就会换另外一所大学就读。最后,他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拿到一个硕士学位,尔后又到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拿了一个硕士学位,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他学识却非常渊博。1932年回国后,他先在一所军校担任物理教官,曾经当面顶撞过蒋介石,批评蒋介石不抗日,遂被军校解聘。后到浙大当教授,他的课讲得非常出色。  浙江大学西迁时,在很多方面束星北对竺可桢表现出不满,并曾多次顶撞竺可桢,责其没能耐去弄钱。竺可桢听后总是大度地一笑了之,从不认为是挑战校长的权威。因为有本事,所以束星北的脾气也很大。1942年10月下旬,在湄潭校园(浙大校总部在贵州的遵义,理学院等在湄潭)中曾经发生了束星北殴打杜道周的事件。当年浙大物理系学生于明远曾回忆:“在我的印象里,束星北很像传奇中英雄豪杰式的人物。束星北对总务主任抱以老拳,是因为那个主任常常在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上设障刁难,束星北也是忍无可忍,可事后束星北自知有错,便主动向竺可桢认错,也当面向总务主任赔了不是。”当束星北向杜道周念完道歉书后,竺可桢就把道歉书揣在自己兜里。不久,在校务会议上,有人提出,大学教授为人师表,打人还有资格做教授吗?提出浙江大学不能留束星北,在会上争吵不下。而竺可桢认为束星北是个人才,并说:“我们用人是用他的学问,又不是用他的脾气,脾气不好还可以督促他改嘛!”就这样,竺可桢力排众议把束星北给留下了。  浙大的费巩教授在一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对竺可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听后,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教育部“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为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依然请费巩做浙江大学训导处长。1945年,费巩教授要从遵义到重庆去,竺可桢还专门请了一个过去的浙大学生邵全声护送他,在重庆摆渡过江时邵全声先把行李放到船上去,再回来接费巩教授,却发现教授不见了。一直到1958年,竺可桢依然没有忘记寻找费巩下落的事,竺可桢特地写信给周总理,请求他查费巩的下落,后从对国民党特务的审讯记录中才查出费巩是被中美合作所特务绑架了,被杀害后再用镪水毁尸灭迹。聘请仅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做大学老师  在聘请教员时,竺可桢敢于挑战唯学历的偏见,这在今天也是难得,更何况是在几十年前。当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有个器材保管员叫查长生,早年读书时,因家庭困难,无力上大学,所以只有高中学历。在浙江大学做化学系的器材保管员时,查长生常常去旁听化学系的课程,学完了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全部课程。抗战期间,伤员需要大量的磺胺药物,而这类药全部依赖于进口。查长生翻阅大量外国相关文献,自己实验合成磺胺药,合成后却没有办法鉴定其疗效。恰在这时,他的小儿子得了痢疾,情急之下,他把自己合成的药给儿子吃,结果一吃就好了。竺可桢听说这件事后,亲自跑到查长生的家里,反复动员查长生出来当浙江大学教师,让他给学生讲课。

七、竺可桢,可读音?

zhukezhen

桢zhēn

基本信息

桢(桢)

zhēn 旧读zhēng

(1)坚硬的木头。

(2) 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多用于皇宫的立柱,泛指支柱:~干(g刵)(喻能胜重任的人)。

(3) 古书上指女贞树

〈名〉

1. (形声。从木,贞声。本义:木名,即女贞)

2. 同本义 

桢,刚木也。——《说文》

3. 古代筑墙时竖立在两端的木柱维周之桢。——《诗·大雅·文王》

4. 又如:桢干

5. 支柱,主干

峙乃桢干。——《书·费誓》传:“题曰桢。”

6. 又如:桢臣(栋梁之臣);桢材(干才);桢固(支柱;骨干)

八、竺可桢可读音?

竺可桢zhukezhen

竺[zhú]

1. 〔天~〕印度的古称。

2. 姓。

竺[dǔ]

古同“笃”,厚。

竺[zhú]

〈名〉

1. (形声。从二,竹声。本义:竹)

2. 同本义

竺,竹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竺、竹同声字。方言有重轻,故又谓竹为竺也。”

3. 印度古译名“天竺”的简称

双匣犹传竺国经。—— 林景熙《梦中作》

4. 山名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天竺,俗称三竺

朝游三竺,暮宿两峰。——《西湖佳话》

5. 古代的一种乐器

高渐离击竺。——《战国策•燕策》

非丝非竺。——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形〉

1. 与佛教、佛典有关的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前蜀• 贯休《夜雨》

九、竺可桢事件始末?

事件始末

竺可桢不远千里,率众沿黄河而上。虽因过度劳累和水土不服而病倒,但他仍坚持考察访问直到最后;为了考察水能、水利地质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他又乘船由松花江顺流而下,东行西折北至苏联,行程数千里,穿梭在林海、草原、江河间,晓行夜宿,生活非常艰苦,他却毫不介意,感到其乐无穷;为了考察沙漠和海洋,年近古稀的竺可桢曾三次跑到沙漠,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荒凉的腾格里沙漠和河套沙漠都留下他考察的身影。

十、竺可桢身高多少?

2.4米

竺可桢铜像身高2.4米,底座高1米,铜像全重1吨,是美籍华人李摩西捐赠的。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姚亚平在揭幕仪式上说,八十年前,竺可桢校长舍小家为大家,率领导全校师生辗转千里到泰和办学,在艰难险阻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