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电子版多大? 云南历史?

bdqnwqk2023-12-19百科1

一、百科全书电子版多大?

电子百科全书是弗兰克林和纽约的硒整流器公司推出的电子书。6×6英寸开面,重12盎司,有一小键盘。如查“爱因斯坦”,你不但可得到他的传记,还可全面了解相对论理论以及1976年上演的先锋派歌剧《爱因斯坦在海滩》。为学英语者设计的另一新型便携式装置还可将西班牙语译成英语,并可纠正发音。最精致的新型袖珍装置综合了通讯录、电传、计算器、笔记本以及电话号码簿的特征。

二、云南历史?

云南的历史,古滇国,夜郎国,大理国。时间最长的是段思平建立的大理王国。历经12帝,后被蒙古忽必烈灭亡,历史辉煌,灿烂文明。

三、云南脐橙历史?

中国是柑桔果树的重要原产地之一,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脐橙是由我国传入欧美的甜橙枝变而成。早在14世纪以前,葡萄牙商人将我国的优良甜橙传入欧洲,当时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栽培,后又传到南美的巴西。华盛顿脐橙是1870年前巴西的有核“塞来他”甜橙的枝变。1870年脐橙从巴西引种到美国

脐橙

华盛顿以后,大力推广繁殖,很快成了美国柑桔主栽品种,接着脐橙又传至澳大利亚、西班牙和世界其它柑桔生产国。我国栽培华盛顿脐橙的历史已有近百年。

四、云南历史湖泊?

云南玉溪澄江属于历史湖泊,湖底有古城堡,有房屋,城墙。那里曾经很繁华兴旺。后被水淹了。有考古价值。

五、云南酿酒历史?

玫瑰酒源于唐代,明朝1326年就有文献记载。云南昆明(又称云南府)酿酒历史甚久,据《云南通志》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云南府已征有大量的课酒银。又据《昆明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酿酒有“烧酒、黄酒、白酒数种”,并选用“麦、梁、黍、玉蜀黍”等谷物及玫瑰花为酿酒原料,其中玫瑰酒为云南首先推出并被得到大量的推广。

宣统三年(1911)时,由彝山香商号独家酿造经营“玫瑰纯粮酒”在昆明繁华的商业区设立了玫瑰酒专卖店,人称“彝山香烛玫瑰酒”,以特殊的酒质及芳香气味而脍炙人口,闻名于滇省内外,远销至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抗战期间美国的飞虎队飞行员也最钟爱此款玫瑰酒,所以战后在欧美国家得以广泛认可。

六、云南米线历史?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七、云南咖啡历史?

云南是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云南与咖啡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的中法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开放蒙自(今红河州蒙自县)作为通商口岸,很快吸引了外国商人,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和希腊的洋行相继在这里落地,甚至包括当时出名的美国美孚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和巴黎百货公司。

蒙自海关的开放,拉开了西南边陲与外互通的序幕,列强叩开了闭关锁国长达几百年的陈旧中国的大门,法国为了更好的掠夺这片红土地上的财富,清政府还被迫同意修建一条从当时法属越南海防港口至云南昆明的铁路——“滇越铁路”。 

从1889 年8 月第一批法国人来到蒙自,欧洲商人的纷纷到来,带来西方稀奇古怪的各种玩意,当时在西方盛行的咖啡文化也随性而入。蒙自的东门街由此变成了洋人街,咖啡馆陆续挂牌营业,在蒙自县开设的“滇越铁路酒吧间”是云南的第一间咖啡吧。

在1908 年,中国景颇末代山官早山诺坎娶亲时,咖啡还作为陪嫁品进入瑞丽弄贤寨。 法国商人带来了咖啡的饮用风潮,而云南咖啡的本土种植却是源自一位传教士。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神父来到大理宾川传教,尽管自19世纪早期起,法国人已经在越南和老挝种上了咖啡,但在中国的大理因为交通不便,神父还是时常喝不上新鲜咖啡。神父来到名叫“朱苦拉”的小山村,入乡随俗地修建了一座当地建筑风格的教堂,为了能喝到咖啡,他也让第一粒咖啡种子在朱苦拉落地生根,繁衍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咖啡林,咖啡便在云岭大地深深扎下了根。

八、云南洱海历史?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

九、云南抗战历史?

中国最西南的一个省份是云南省,也是在抗战期间没有被日军攻下的一个省。在1931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日本大举侵略我国,在日军兵锋正盛的时候,由于枪炮武器和兵员素质的原因,虽然日军人数处于劣势,但是却可以1比5的比例和中国士兵兑换。中国的近一半省份都完全沦为了日占区。云南的地理位置比很多省份都重要,是西南陆地最容易打开中国大门的区域,日军也非常清楚这一点,抗战期间日军想尽办法也没能攻开云南的大门

首先,云南省自身军备强大。当时的云南省虽然统归中央政府管辖,但由于自辛亥革命之后云南就是一个有尚武精神的省份,著名的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培养了大量爱国将领。抗战时期的云南军阀龙云为了保护地盘,巩固自己的势力,自然是大量的从欧美国家购买先进军火,从武备上讲,云南的部队虽然不是中央军,但是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不比日军差多少,又借助当地的特殊地理优势,很难被攻破。到了抗战后期,日军在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上陷于被动,盟军对于云南的支援自然更多,飞机火炮装备进一步提升,甚至比中央军都更强一些,而作为传统军阀的守土意识显然比一般的爱国思想来的更强烈,为了巩固势力范围修筑的坚固防线也就很难被日军打破。

其次是战略得当,多方配合。中国的西南对着缅甸,印度,南通东南亚,沿着泰国越南就是美英的大片殖民地,不用说也知道,云南省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区域。为了保护殖民地的权益,美英等国在二战时给予了中国军队大量支援和协助,在缅甸也是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最紧密的一个区域。中国军队为了保护西南安全,不仅仅是在云南境内,更是在缅甸积极进攻。在1942年和1943年两次派出远征军,都是国军的精锐力量,战斗力很强,加上如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宋希濂、戴安澜等一大票抗日名将悉数上阵,和美英军队共同在境外打击日军,采取主动攻击态势,把日军在东南亚打得抬不起头来,这就在外线保护了云南省的安全。

最后是地形的因素,了解二战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丛林、高原,多山川河流的湿热地带作战有多难。二战期间的东南亚战场、太平洋上的热带岛屿,简直就是血肉磨盘,更多是要靠近身攻击,士兵之间的血拼。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丛林密布河流交错,在这种作战条件下,野外生存都成问题,补给也难以跟上,很多重武器更是无法发挥优势。我们和日军最大差距恰恰在于重武器,受限于云南的地形因素,尤其是丛林和大河的阻隔,日军难以发挥飞机、坦克、重炮的武备优势,这给进攻云南造成了非常大的难度,而云南的中国军队却可以从容的进行补给,以逸待劳。

十、云南气候历史?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云南省平均气温,最热(七月)月均温在19°C~22°C之间,最冷(一月)月均温在6°C~8°C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10°C~12°C。

在云南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为30.4摄氏度,最低为零下7.8摄氏度。云南也是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时间长,且霜期较短,所以非常适宜鲜花的生长,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这也是昆明春城的由来。云南昆明的日温差比较大(温差可达12至20度),紫外线强度较强,云南昆明还有一天有四季的说法。

云南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山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再加上北高南低的地势环境,导致云南南北季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总体来说,云南拥有界限分明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地区,也拥有只呈现出两个季节的地区。

身为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主要呈现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间为2200小时左右),霜降时间短(霜降期一年中大概只有120天左右),年平均温差是全国最小的,因此多将昆明比作“春城”。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没有特别明显的四季交替特征,若按气温做区分,可大概将昆明分作春秋两季。

西双版纳地处云南最南端,北回归线以南,主要呈现出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四季交替,最冷月和最热月温度差仅有10℃左右,但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的区别,即5月~10月处于雨季,降雨量每月能达到2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而11月~次年4月则处于旱季,降雨量骤减。近年来,西双版纳也作为过冬最理想的居所被全国人们所熟知,冬天白天也能达到20℃,可谓一件薄外套就可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