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之战谁赢了? 宋辽金元历史?
一、辽宋之战谁赢了?
谁也没嬴。
宋王朝两次大军北征已经岌岌可危的辽国,依旧无功而返。
两次北征,二十万大军。
宋王朝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被金国重创的辽国,战斗力竟然仍旧如此的彪悍。
那些被辽国所依仗的边陲铁骑依然是宋朝步兵的最大克星,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之上,这些边陲铁骑依旧能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宋朝、辽国这两个曾经缔结澶渊之盟的兄弟政权,在燕云十六的巨大利益面前,宋王朝还是主动撕破了这层脸皮。
对于宋王朝而言,趁着辽国国力衰败,政权跌宕之际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
可是,两次兴兵北伐辽国,宋王朝不仅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折损了二十万的兵力。
宋辽两国因为两次大规模的交战,更是同时元气大伤。
二、宋辽金元历史?
宋辽金元,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宋朝、辽朝、金朝和元朝四朝之合称。这一段时期属于多民族竞争时期,而这四个朝代也分别由不同的民族所建立,比如宋朝为汉族、辽朝为契丹族、金朝为女真族、元朝为蒙古族统治。自唐朝天宝年间南诏自立开始,直到元灭南宋,中国本土(包括华北和华南)从未被一个统一政权所控制。当时除宋、辽、金的对峙外,中国本土还存在着西夏与大理等国。与“宋辽金元”相关的朝代并称还有宋辽金夏(即元朝建立前宋朝和与它对峙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宋元(中国历史上商业、文化发达的两个时期)等。
首先是宋,辽并立。宋在南,辽在北,形成对峙。后来金崛起,以极快的速度灭掉辽(1125年),后又南下,靖康二年(1126)占领宋朝都城汴梁,俘虏宋徽宗和钦宗。北宋灭亡。赵构在南方的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金宋在淮河一线又形成对峙态势。蒙古和宋于1234年联合灭掉金,然后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并于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
三、宋伐辽之战双方兵力?
这里说的宋伐辽之战应该是宋太宗时期的雍熙北伐,此战宋朝兵分三路,总兵力大约二十万。辽国应该有幽州留守部队加上增援部队十几万。总体来说宋朝兵力略微占优,但辽是本土作战。
宋朝各路部队的配置是
东路军主帅是天平军节度使曹彬,副将是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郭守文为都监,部将有傅潜、李延斌、马正、范廷召、田绍斌、薛继昭、李继隆(宋初四大名将之一)史等。
西北路军主帅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米信,副将为沙州观察使杜彦圭,赵延浦、张绍为都监,部将有蔡玉、韩彦卿、窦晖、曹美。
中路军主帅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吴元辅和袁继忠为都监。
西路军主帅为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副将为云州观察使杨业,王侁和侯莫陈利用为都监。
四、1004年辽宋什么之战?
澶州之战
辽宋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
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寇凖的主持下,宋真宗亲征,双方隔河对峙。辽军主将萧挞凛出营,被宋军伏弩射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王继忠乘间调停,主南北议和。他致书宋真宗,通报辽方有息民止戈之意。宋真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辽要求收回后晋所割关南之地,宋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当年十二月,双方签订澶渊之盟,澶州之战落下帷幕。
这场战役结束了唐朝以来百余年来的动乱局面,使宋辽两国之间维持了大约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局面。
五、宋辽白马岭之战全文?
宋辽白马岭之战,又作石岭关南之战或关南之战。辽(契丹)与北宋之间一次重要战役。
白马岭位于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关城)南。辽景宗保宁十年(978),吴越降宋后,北宋统一中原南方,五代诸国只有北方臣服于契丹的北汉尚存。
次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二月,宋太宗发大兵亲征北汉,北汉向契丹请援,契丹遣重兵救助,以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赴之,又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以所部从往。
宋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前往阻挡。三月,两军遇于白马岭,由于契丹诸将指挥意见不一,耶律敌烈执意强渡大涧,遭宋军袭击,军阵大乱,敌烈与突吕不部节度使都敏、黄皮室详稳唐筈在混战中身亡,士卒死伤惨重。此战契丹军大败,使北汉不得其援,抵不住宋军攻击,五月(一说六月)降宋。
至是,北宋结束了70余年间五代十国纷乱割据的局面,统一中原。进而挥师围攻契丹重镇南京(今北京),开始了收复燕云的北伐之战。
六、历史宋辽边境在哪?
宋太宗征辽失败(987年)后直至宋金联合灭辽,宋辽边界就基本稳定在今天津海河口----河北雄州、霸州、徐水、满城、阜平等地以北-----山西恒山、雁门关、河曲-----陕西府谷以北一线。图中黑字是宋代地名,黄字是现代地名:
七、宋辽之战哪个皇帝被抓?
宋徽宗,宋钦宗。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公元1127年)是金朝于北宋宋钦宗靖康二年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金人在破城之后册张邦昌为帝,建立了傀儡政权“大楚”。随后金人北撤,掳走徽、钦二帝、赵氏皇族、妃嫔、大臣等三千多人,东京城的公私积蓄也被洗劫一空。靖康之耻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宋王朝的百年国耻,更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
八、辽宋之盟的历史?
辽宋之盟又称“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九、历史对辽宋夏金的评价?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之后,在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等。通过这些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2.重文轻武的政策
(1)表现:①政治上: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②文化上: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2)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3.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1)辽与北宋:宋真宗时期,辽与宋议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北宋与西夏多次交战,双方损失惨重。1044年双方议和,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4.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及北宋 岳飞抗金 南宋偏安
(1)女真族的崛起:11 世纪末,完颜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建立大金。
(2)金灭辽及北宋: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岳飞抗金:岳飞率岳家军北伐,收复大片失地,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4)南宋偏安: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5.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1)农业:恳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引进占城稻,出现“苏湖(常)熟,天下足”的盛况。
(2)手工业:棉纺织业兴起;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广州、泉州、 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3)商业: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草市;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6.经济重心南移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7.成吉思汗的崛起 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 元朝的统一
(1)成吉思汗的崛起:1206年铁木真完成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2)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3)元朝的统一: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辽宋夏金元历史论述题?
辽是宋朝初期的强敌,夏是宋朝后期的对手,金最后灭了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