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姓的历史和现状? 姓杜的历史和现状?

bdqnwqk2023-12-14百科1

一、谭姓的历史和现状?

谭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五位。周朝时,当时有谭国(今山东章丘县西),相传是伯益(伯益是嬴氏的始祖)的后代的封地,后来此地为齐国的土地,但谭国居民或贵族的后代有以国名为姓氏,称为谭氏。

黄帝的子孙颛顼为嬴姓,因此谭氏的祖先可追溯到黄帝。当代汉族谭姓的人口已有370万,为全国第六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

二、姓杜的历史和现状?

杜本是一种树木的名,是神农氏中一支氏族的神树。这支氏族崇拜杜梨树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建立国家后称杜城,最终形成国和姓这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现代姓杜的人口总数约520万人,排名第47位,属于中等偏少。因此,姓杜的现状是人口总数不算太多,但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三、姓谢的历史和现状?

丰富多彩。在中国,姓谢是一个常见的姓氏,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谢姓了。随着社会的变迁,谢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唐朝,谢氏家族的成员有很多重要的政治人物,如谢灵运、谢朗、谢唯俊等等,谢氏在唐朝时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家族。而在现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变迁,谢氏也遍布全国各地,谢姓的人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活跃着。总之,姓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分布,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李姓的历史和现状?

李姓是中华民族的常见姓氏之一,据统计在中国人口中占有极高的比例。根据考证,李姓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是贵族的姓氏,后来在汉朝,由于“李斯之祸”,李姓失去了贵族身份,逐渐成为百姓的姓氏。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李渊则是唐朝开国皇帝,而李自成则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此外,李氏家族在宋朝也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在现代,李姓人口众多,常见于各行各业。根据最新统计,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 7%。此外,李姓也是韩国、越南等国家的常见姓氏,具有不同的发展历程。

五、梁姓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梁姓源远流长 ,据史料记载,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称梁伯。他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

春秋时期,晋国有解梁城、高粱、曲梁等地。晋惠公用五个城贿赂秦国,其中就有解梁城。被封在解梁、高粱、曲梁等地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梁"作为自己的姓氏。

北魏时,少数民族代兆的拨列兰氏也改姓梁。迁徙分布 根据《梁氏族谱》记载,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梁鳝是康伯的九世孙,晚年居住在曲阜,其子梁聪又迁到郓州。

西汉平帝末年,梁益耳的20世孙梁桥徙居安定,是安定梁氏的开基宗祖;还有一支移居扶风。东汉时,除上述的地区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经有梁氏居民。

西晋时,有梁芬,其女为晋怀帝后,因晋室离乱,举族跟随晋室渡江,子孙在钱塘、合浦等地间繁衍。梁芬之孙梁遐,在东晋做官,因为桓玄纂位,被迫跟随随晋安帝逃到福建洛阳县三山里,后来在此定居,就成为了梁氏入闽的始祖。

唐代以前,梁氏的居住地又扩展到今天河北、青海、四川、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世居陆浑的梁肃,在安史叛军入洛阳后,"窜身东下,旅于吴越"。 梁遐的21世孙梁颀,在唐代移居泉州惠安县黄淡村;25世孙梁熙嘏,在北宋时迁入广东顺德石蜡,其4世孙梁孟坚又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

在此之后,这一支梁氏开始在闽粤发展繁衍。到了清康熙末年,有部分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开基立业。

我们为梁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六、吴姓的历史和现状?

吴姓的历史 :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吴姓的现状:

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七、戴姓的历史和现状?

戴(D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4、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戴扌为。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扌为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扌为。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扌为为戴姓得姓始祖。

八、勾姓的历史和现状?

勾姓在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的名讳,改为“句”(音不变,读勾 gōu)、“钩”等姓。勾姓的来源,根据《路史》上说,是少昊氏的叔父子重,他出任勾芒职,勾芒官,就是负责管理森林的官职,是世袭的官职,他的后代以这个官职为荣,就以勾芒为姓,世代相延,后来又加以简化,改成勾姓。

九、薄姓的历史和现状?

薄姓起源于始祖商汤,薄氏的始祖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据学者考证是商汤的后代。

据《万姓统谱》记载,薄氏为商汤的后裔。

古代的薄又叫薄城,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曹县东南一带,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

望族居于雁门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代县西北。

故薄氏后人尊商汤为薄姓的得姓始祖。

薄姓全国人口约 1 千,属稀有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256位。

十、王姓的历史和现状?

王姓主要是由古代周朝姬姓演变而,还有一部分是有比干的子孙子姓演变而来。

王姓,经2018年人口调查。现在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