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感悟? 读老虎鞋感悟?
一、读大学感悟?
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开始接触了四书五经里的《大学》,在第一次接触《大学》时,只能说自己是无知的,什么也看不懂,什么也听不懂,只是在那里死记硬背,虽然背下来了,但只是在脑子里轻轻划了一道浅浅的痕迹,《大学》读后感。在经过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之后,慢慢地我觉得《大学》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大学》是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大学》一直在教给我们“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详细地讲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虽然我不大了解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人要有诚意,这样别人才会相信自己,我们还要修养自己的品性,不至于出去不讲礼貌,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好习惯,家庭教育也不好的坏孩子,让别人说自己的坏话,看不起自己,所以我们要讲礼节,要修身。
古人说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但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深厚的道理,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想要修养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大学》里面讲的道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和我们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像小孩子的根本和大人的根本都是要修养品性,其次才是学习和工作,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性,小则影响自己的人生,长大对社会也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修好身,正好心,然后做事也就简单了。
《大学》——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第一本接触的四书五经里的一本书,现在已经牢牢地装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抹不去。
二、读老虎鞋感悟?
读完老虎鞋之后,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我应该更加努力的去面对生活,实现一个新的突破
三、读史记范蠡感悟?
急流勇退,终得善终。一代贤者,青史留名!
四、读史感悟名句?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4.智者行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五、读篱笆国王感悟?
读篱笆国王的感悟:
篱笆国王在篱笆里,“他从何处来,他的挫败,他的恐惧,他的愿望,对于这些,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如果我们更聪明一点、更注意一点、更关心一点的话,我们不止可以让父亲也可以让我们自己少受许多罪,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更好地照顾她,也可以趁他脑筋还清楚时问他一些以前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六、读论语英译感悟?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将“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七、读《村居》的感悟?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感悟: 故乡的二月山绿水清,春风轻吟着一首甜甜的春天的歌,在柿子林的枝头荡着秋千。空气中在处处洋溢着春草的幽香气,让人心清神怡。迎春花开满了崖边山坡,黄艳艳的一丛一丛的,引人爱好。林间,绿草茵茵,一些不著名的野花,开得正艳,红黄紫绿,让人目不暇给。成群的鸟儿,在绿树的枝头,唧唧喳喳的,像似在召开一个隆重的演唱会。不一会鸟儿悠扬婉转的歌声,便响彻林间。
八、1927历史感悟?
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天空中乌云密布、血雨腥风。国民党反动派高举屠刀,大肆扑杀共产党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在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
九月九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道路。
十二月份,叶挺、张太雷在广州领导了广州起义……
从此,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上燃烧起来!
九、东莞历史感悟?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焕、抗日名将蒋光鼐、著名画家邓白、举重冠军陈镜开等都是东莞籍人,著名的岭南画派也发端于东莞可园。
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 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
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截至2009年,另有海外华侨近30万人、港澳同胞超过85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史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
公元前辈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
入晋,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6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民国期间,先后隶广东省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 东莞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
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东莞,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历史选择了东莞,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东莞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东莞
十、历史变迁的感悟?
1、历史是什么?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人的酸甜苦辣可以是一部历史。历史可以很长很长,生命的旅途有多么漫长它就有多么漫长,人类的年龄有多么古老它就有多么古老;历史可以很大很大,世界有多么辽阔它就有多么辽阔,宇宙有多么浩瀚它就有多么浩瀚。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
2、感悟生命不由从连绵上浮起,从一脉一络中渗出,隐于细微。生命的长河倒映出红花绿叶飘零积雪,变迁就着畔边丝丝色泽渐渐地前行,直至荡出星星点点涟漪,吞没视线。大江东去,璀璨的生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激荡着颗颗璀璨的珍珠。
3、历史的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去告诉我们,异端只不过是当时的不合乎正常,只不过是当时的难以接受。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观念在不断的变化,人生是在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