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新寨乡吕海林怎么出名的?

bdqnwqk2023-11-28百科1

一、印江县新寨乡吕海林怎么出名的?

他的演艺经历:2012年以自己的名字写了自己的第一首歌《吕海林》。2013年写了《我的想象》。2015年发布新歌《我要继续》。

二、歌手吕明轩百科?

吕明轩是一位中国内地的流行乐男歌手、作曲人、作词人以及原创音乐人,出生于2001年6月1日,来自陕西省西安市。他曾发表过《孤陋寡闻》等歌曲,并获得过第六届(2018年)亚洲国际声乐大赛(中国·厦门)国际组银奖。

此外,吕明轩还是一位签约艺人,所属经纪公司为华谊兄弟。在演艺事业之外,他也有着其他的职业经历,比如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有3家,担任股东的企业有3家,担任高管的企业有4家。

三、吕太后的历史故事?

汉高祖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同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彭诉说无罪,吕后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她抱怨刘邦:“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她日后掌权作了充分准备。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刘盈年幼仁弱,大权操在吕太后手中。

为剪除异己,毒杀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烧耳,给她吃哑药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任其哀号,名为“人彘”。刘盈不满其母的残忍,弃理朝政。

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病逝,立(前)少帝刘恭,吕太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

前184年,吕后遂杀少帝刘恭,立刘弘为(后)少帝,吕太后照旧临朝天下,所以刘弘不称元年。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太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太后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太后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吕太后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吕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正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前180年八月一日,吕太后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

吕后崩后留下诏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大赦天下。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由于吕后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戚集团,从而加剧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后,马上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吕太后没有完成她的政治计划就去世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袒刘之军蜂起。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以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吕太后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吕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正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史记》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称制时出现五星连珠(一种天象,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排成一条直线,古人认为出现这种天象是顺应天命),但是史书没有记载。总之,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

四、南通通吕运河历史?

通吕运河是通海地区(指南通、海门、启东)一条人工开凿的重要运输河道,被称为南通“第一运河”。可是要问起这条运河的变迁史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翻开通海地区的历史,对于修筑堤岸的记载很多,但对于运河的记载很少,这对通海地区来说,缺少了运河的历史是不完美的历史。目前通吕运河自南通港至启东大漾港,全长79公里。它贯穿了南通市区(含海门)和启东全境,兼航、灌、排于一身,成为通海人民的母亲河。通吕运河是经过一代代的改造才发展成今天的“第一运河”的。

通海地区第一条运河开凿于后周年间(951-959)。对于该河的开凿先要从通扬运河说起,通扬运河原是汉文帝元年(前179)吴王刘濞开凿的朱萸沟,从扬州至泰州。唐代初年(625年左右)朱萸沟又延伸至如皋白蒲,“后周年间(951-959)通州筑城挖河,向西北凿河40里,打通了通州至白蒲的水道”(《南通市志·航道》),从而接通了朱萸沟,由于该河主要是为运盐而凿,故当时被称为通扬运盐河(简称运盐河)。自此南通继泰州之后,成为又一个盐运中转地。中转的食盐主要是运往全国的食盐中转中心——扬州。直至宋代通扬运盐河一直是一条重要的运盐通道,南通由此而更加繁荣兴旺。

第二条运河开凿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南宋时期元军入侵,宋朝的天下大乱,扬州商户关门,百姓纷纷逃走他乡,经济一片萧条。当时南宋的一名著名将领李庭芝临危受命,曾二度担任两淮制置使(治所在扬州)。淳祐四年(1244)李庭芝被荐为两淮制置使参议(不久任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到扬州后决定重振扬州经济。当时的食盐主要产在两淮沿海地区。扬州盐业萧条的最大瓶颈是运输问题,李庭芝一方面疏通通扬运盐河等原有的河道,同时他看到当时通州地区有两个大盐场,一个是通州境内的金沙盐场,另一个是海门境内的余庆盐场,特别是余庆盐场盛产的都是上等盐,利润特别丰厚。由于当时没有河道运输,所产之盐都是由车马运输,运量十分有限,所以也限制了二个盐场的盐产量。为提高二场的盐产,李庭芝决定“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李庭芝的决定不仅得到了路、州、县的支持,盐商也纷纷捐资相助。南宋咸淳五年,运河正式开工,当年就完工了,全长40里的河道沟通了通州至金沙、余庆二个盐场。从此开启了二场由车运跨入船运的时代。这条运盐河后来随着吕四盐场的不断扩大,于明初又延伸至吕四。但在明嘉靖年间由于江坍,运盐河的余中至余东段坍入江中,为了保证运河的继续畅通,“嘉靖辛卯(1531)县东河没于江,知县赵九思浚自儒学东,北入十里,东入余东便仓四十里”。赵九思当时是海门知县,他所浚的这段新河是一段接通旧运河的弯道。

第三条运河开凿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第一条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沿海的各个盐场,但当时通州东南的利和镇还不通船只,仍靠车运。利和镇是一座大镇,出现于唐代,明代时已十分繁荣,是通州的三大集市(端平桥、平正桥、利和镇)之一,“为米盐鱼稻商贩辏集之区,居民环镇而食者数百余家”(明嘉靖《通州志·怀范楼记》)。为此明嘉靖十六年通州知州范玹决定“凿河30里,从利和镇经余西场、余中场达吕四场”(《南通市志·航道》)实际上这条运河开凿的是利和镇至余西场段,船到余西后利用第一条运河上可达通州下可通吕四。

第四条运河开凿于明隆庆二年(1568)。由于赵九思于嘉靖辛卯年所凿的那段弯河从余东向北十里,航行40里到达余中后再转向南十里后才能驶往通州,这样等于多航行了二十里弯路,给盐商们造成了运输成本和时间的增加。明隆庆二年(1568)盐商们集资在老运河北新开凿了一条运河,运河从余中盐场的弯口向西经金沙、石港等盐场后止于通扬运河的闸口——丁堰。运河的开通也节省了通州至丁堰近百里的航程。为运商们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自此丁堰就替代通州成了盐运的中转地。

第五条运河开凿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明代以后海门不断坍塌,从利和镇经余西、余中达吕四场的航道许多河段坍入江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裁县为乡并入通州。清康熙三十五年(1686)利和镇也坍入江中。自此古海门南部的航道基本瘫痪,康熙四十三年通州决定开凿从余东至包场、六甲、吕四的新运河,当年开凿成功。此后经多次改造和开凿又沟通了余中至余西的通道,这样西可达通州。该河虽然狭窄,但解决了古海门南部的盐运和农商运输问题。

第六条运河开凿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此河称为通海界河(简称海界河)。海门复涨后,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成立海门厅,设厅时为40个相对独立的沙洲,但十多年以后,沙洲间涨积形成相连的陆地,这样与通州的界线很难辨清,因而洲与厅、民人与民人间争沙不断。乾隆四十九年和乾隆五十年,州、厅两次商定界线,商定后开凿了界河。界河从吕四入海口的“民灶界河起,自十甲墩以西入永兴沙,转南趋西川港入江”(清光绪《海门厅图志·地志》),这样海门与通州之间就有了一条东西划界的河道。这条河虽是一条界河,并且弯弯曲曲,但它长100多公里,东通黄海西达长江,贯通了当时通州、海门两地的全境,串连的支河达百条之多。通州、海门、启东(时称崇明北沙)三地都受益。因此它不仅是一条运输大通道,更是一条水利命脉。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海界河仍是通、海、启地区一条水利和运输的重要河道。

第七条运河开凿于1958年。上述老运河和海界河由于历史的原因都是弯弯曲曲、河身狭浅,不能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拓浚老运河虽然成本省一些,但通过筛选,专家们发现原先的老运河不管是哪一条拓浚实用价值都不大。故于1958年南通市政府下定决心,决定重新规划和设计一条全新的通吕大运河,并提出能利用旧河的尽可能利用,不能利用旧河的,坚决平地插锹开凿新通道。通吕运河由于工程浩大,故分三期从东西两头分别施工,第一期工程于1958年动工;第二期工程于1959年动工,第三期于1964年动工。动员了启东、海门、南通、如东、如皋五地民工共计58万人次,完成土方4691万立方米,投工2839万个。成功挖出了一条底宽30—90米,底高2.7—3.1米,面宽90—240米的通吕大运河,常年可通航300吨级船舶,成为通海地区主要的运输大动脉。通吕运河除通航外还负担着南通、海门、启东三地的230多万亩农田的引江灌溉和700多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其流域面积达到2294平方公里,为通海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水利环境,确保了通吕河两岸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发生过重大水旱灾害。通吕运河与南部的通启运河构成了通海地区东西向的重要水利和运输通道。现在的通吕运河每天都呈现着繁忙和迷人的景象。

通吕运河开凿后由于其航程短、河面宽,其他残存的老运河及海界河除少数河段仍航行一些短距离的船只外,大多已废弃、填塞或仅作灌、排之用。

五、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六、吕姓氏的历史150字?

百家姓之一,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三位,在台湾省排名第二十六位,皆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零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4%左右。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彊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第一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源流三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源流四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主要来源于任姓

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

‘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得姓始祖

吕姓始祖为伯夷的裔孙,为姜姓,是四岳的始祖。他因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姜姓诸侯国吕国(国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并,其后裔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尊伯夷为开国始祖。

伯夷。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

七、济宁吕家大院的历史?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财神阁街路北,原系吕德镇(字静之)私人住宅,系清末建筑。

吕家宅院共有三进院落。正宅大门三楹,高台阶上两扇红漆流丹朱门,照壁后为前会客官厅。第二进院落为会见亲眷之处,院落穿堂三间,上官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硬山式建筑,顶覆灰色合瓦,前有廊,后有厦,正房两侧各设通道通往后院。第三进院落为楼院,有两层堂楼一座,上下均为五楹,重檐硬山式建筑。灰色合瓦罩顶,前廊后厦,两端各设耳厦,东西配楼各三间,与主堂楼搭配协调、和谐。宅西北辟花园一处,堆土砌石垒筑假山,凉亭、环境典雅恬静。院内遍植海棠、丁香、女贞等奇花异树。

八、吕姓的历史名人?

吕臣、吕布、吕忱、吕静、吕洛、吕光、吕雉、吕蒙等。

1、吕臣: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随陈胜起义,与项羽同屯军彭城。后辅佐刘邦平天下,被封为宁陵侯。

2、吕布: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一说山西忻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号奋威将军,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

3、吕忱:晋代文学家,着有《字林》一书。

4、吕静:晋代音韵学家,着有《韵集》一书。

5、吕洛:北魏代(今河北省蔚县)人,官至羽林中郎将,后被封为成武侯。

6、吕光: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人,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其子吕绍、吕纂、吕隆也先后执政后凉。

7、吕雉: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人,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

8、吕蒙: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在东吴堪称战功赫赫。后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

九、牧童唐吕岩秒懂百科?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牧童 原文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十、美国历史百科?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 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 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1865年开始了重建时期,逐步废除奴隶制,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制订了民主的进步法令,标志着民主重建的结束。 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

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