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和教育个案研究的区别?
一、个案研究和教育个案研究的区别?
从研究对象看,案例指的是一个个体,而个案研究指的是特定的个体,这个个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从研究的方法讲,案例注重描写法、寓意法,而个案研究注重跟踪法、归纳法;从研究的时间看,案例是以一个人、一件事情为对象,时间相对要短,个案研究是对特定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单位、地区)较长时间的跟踪调研,研究周期较长。
二、个案研究的目的?
个案法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方法。是一种收集特定个人的各种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方法。
个例
例如,研究者在某企业中的某一先进班组通过较长时间的直接观察【体验生活、参加劳动等】,掌握了整个班组的人员状况【生产状况、智力结构、领导特性、关键事件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整理出能反映该先进班组特点的详细材料。这份材料就是该班组的个案。个案产生的全过程就称个案研究过程。又如一个教师针对某个学习有困难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研究,需要深入了解,就必须全面地收集该同学的资料。既包括收集档案材料,也包括与该生谈话所获情况,通过家长、邻居、同学、朋友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教师与该学生的谈话所获信息。[1]
特点
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但是,个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过程
制定个案研究方案
个案研究方案是指实施研究的计划,是进行个案法研究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进行个案研究之前,需要制定个案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状评定
个案研究对象的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有一系列不同于他人的行为表现,而且对这些行为形成的原因、特点、发展趋势的重要性认识不甚清楚,而又有搞清楚它的必要和兴趣。研究对象确定后,随之而来的工作就是要对个案现状进行了解与评定。了解、评定那些有助于研究者认识个案各方面发展的平行、协同的关系,有助于发现个案潜在发展趋势的现状。
收集资料,诊断与因果分析
收集个案资料是进行个案研究的前提。研究个案的发展,主要是从个案历史资料的相互比较中找出个案在某些方面发展强化的脉络。一般收集个案的资料可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情况、主要问题、入学前教养情况、智力发展情况、社会运应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收集的方法可用访谈、调查、观察、成品分析等手段进行。为运应研究的需要,可编制专门的调查登记表,以便进行定期调查。
诊断与因果分析是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的目的是要研究产生特殊异常行为的原因,理清问题发展的脉络,发现各种因素中有哪几个主要因素对个案有影响。对于以提高教育效果为主要目的的研究者除认识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外,还需花气力,确定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对个案进行必要的诊断。
问题的矫正与指导
问题的矫正与指导是个案研究的关键,即在诊断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案加以实施
追踪研究
由于个案研究对象的问题矫正与指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因此。仅靠一次诊断是不容易准确的。因此,对于所研究的个案对象,特别对那些实施过矫正与个别指导的对象,有必要用一段较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与研究,以检查矫正补偿是否有效。如果有效,个案研究工作就算告一段落,如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要重新诊断和重新矫正,继续研究下去。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通过上述各步骤的研究,研究者经过一定的理论与逻辑的再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又通过把感性认识加以探索性的实践,并上升到初步理性认识阶段。这时,可以着手撰写个案研究报告。一般个案研究报告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几部分。撰写时应注意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过程与研究方案中相应内容相同,研究结果应阐述定性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的规律和解决的问题,并用科学方法进行论证。
优点
1、它能充分包括个案信息。个案研究因为要详细地记录个案的历史信息和现实表现,可以揭示许多在实验中可能被忽略或专门被排除的变量,因此,它可以发现可能会引起某些特定结果的潜在变量,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示假设。
2、它可以证明或发现“规则例外”。个案研究可被用来证明一种“规则例外”,它只要提供一个否定证据、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行为的所谓普遍“法则”并不总是成立的。个案研究常被用于为某种理论提供反证或批评,这种批评往往都是建设性的,它能通过引入新变量,使理论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3、个案研究往往显得比较有权威和可靠。与传统实验研究得到的“冷冰冰”的事实和数据相比,个案研究中的详细描述更人性化、更生动,也更富有情感,因此看起来比较可靠,它的被接受程度高。
缺点
1、它只描述行为而不探讨行为的内部机制。如个案研究可以详细地描述被试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特征,但无法阐明这些特征如何影响被试的反应;它可以描述一个独特被试对某一实验处理的反应,但它不能解释其原因;个案研究也可以提供对结果的某些解释,但这种解释往往都是不确定的。
2、个案研究涉及的是独特个体生活中的独特事件,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期望在研究限定的条件之外,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不过,如果研究描述的是比较典型的病例和治疗过程,就可以将结果适用人群的范围拓宽一些;相反,如果研究包括异常的实验环境、奇特的历史背景、古怪的行为或较个性化的处理程序,就不宜将研究结果推广到被试以外的人群。
3、个案研究容易产生误差。首先是选择偏差,研究者显然要汇报那些最成功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他不可能针对一个根本无效而复杂的新处理作一份详细报告(杂志不会发表这样的报告)。其次,个案研究由研究者的观察组成,这些观察受解释、印象和暗示的支配,被试的报告一般要经过研究者的筛选,由他们决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最后,病人提供的报告也可能带有偏见或虚假成分,报告的内容可能是他们夸大、缩小、撒谎或纯粹出于想象的事。
三、针对管理问题学生的文案?
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管理不好会出现各种问题,要耐心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成人。
四、个案研究的定义是什么?
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亦称个案历史法。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 有五个方法。分别是1追踪法、2追因法、3临床法、4产品分析法、5教育会诊法。
五、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步骤口诀?
1 观察-描述-解释-预测-干预2 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对一个个体或事件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来获取研究结果的方法。其中,观察是指对个体或事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描述是指对观察结果进行系统、精确的描述;解释是指基于观察和描述结果,对个体或事件进行解释和理解;预测是指基于解释结果,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干预是指在预测的基础上,对个体或事件进行干预和改变。3 个案研究法适用于研究个体差异、心理疾病、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深入、全面、具体的特点。
六、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的提出、对象选择、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的推断和验证。1.问题的提出: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2.对象选择:选择符合研究目的和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对象,确定需要研究的人物、事件、物品等。3.资料收集: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所需的信息与数据,包括对个案进行观察、访谈、调查等方式。4.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比较,以获得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度量指标。5.的推断: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含义和价值的,并进行推断和解释。6.验证:对所得到的进行检验和验证,以确保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七、个案研究与文献综述的区别?
个案一般是报道的形式,比如一例病理性骨折的分析。而综述则是病理性骨折的所有文献报道的综合分析。
个案研究是个例,缺乏普遍性,而综述是把所有的国内外的有关某一方面的报道的普遍性做一个归纳,是共性的东西。
八、个案研究的两种模式
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选定一个人或一些研究对象,如一个家庭或学校,也可以是一个工厂或社区,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个案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或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根据研究目的的指向性,可以将个案研究分为以个体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和以群体为中心的个案研究。
在以个体为中心的个案研究中,研究者所关心的是被研究的个体的发展状况,通过对个体目前心理状况、发展水平的全面描述及既往历史资料的追溯,寻求心理现象或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因果关系),从而达到理解个体发展现状、指导个体正常发展的目的。这一类型的研究常见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个体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其被试量较小,一般只有一个研究对象。
九、个案研究论文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个案研究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部分:1.背景与目的:介绍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并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相关文献综述:对该领域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筛选和综述,阐述先前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发现。
3.研究方法: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和数据收集方法(如采访、问卷、观察等),并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个案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展示和分析,包括研究对象的特点、历史背景、重要事件、行为特征等。
5.数据分析与结果: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描述,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6.结论: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给出意见和建议。
7.参考文献:列举研究中所引用的文献,格式应与该领域学术规范相符。
以上是个案研究论文的基本框架,当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语言环境下,框架的细节可能会有所不同。
十、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
分析问题学生的特点
1、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比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表现为校内不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低下。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作业书写不规范、质量较低,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长期的学习不理想或受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歧视,使处在“阴冷”环境和氛围中的问题学生出现自卑心理障碍。
2、问题学生离校后没有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有效的监督,绝大多数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有所缺失,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加大了学生出现问题的几率。
3、因为缺乏起码的是非善恶观念的引导,加上校内外交友不善,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容易沾染不良习惯,一旦教师和家长引导不当、措施不力,极易引发突发事件。
4、长期的心理不健全,为人偏执,遇事没有冷静思考、冲动,一些学生会产生极强的逆反性心理障碍,造成严重后果。
5、问题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有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强烈愿望,他们有较强的个性,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
6、问题学生很爱面子,自己做错了也不敢承认,不敢面对现实,总想别人给台阶他(她)下。 多与问题学生沟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如此独特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满怀爱心,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学生,不断与他们沟通。老师只有给学生、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以真挚的爱,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疏导才会起作用。 问题学生的转化不是很容易的事,教师往往采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见效果,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处理问题不能冲动,要预见到学生的反复,认识到困难的程度,永不放弃努力,而且要学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 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方法、途径很多,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发现,多与问题学生沟通,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所有孩子都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