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钟表的学者? 研究学者是研究生吗?
一、研究钟表的学者?
1.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 Louis Breguet)
重要发明:时间等式、陀飞轮、pare-chute避震器等。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是世界公认的现代钟表之父,他出生在瑞士,为著名法籍瑞士钟表制造师,为钟表制造业作了许多创新。他在法国与英格兰学习制表,并发明了不同擒纵器(Escapement)的方法,包括陀飞轮、卷绕机制(re-winding)与双层游丝(overcoil,游丝加上提高的圈外线圈之改良,因此亦称为“上绕游丝”)等等。他创作的钟表被广泛地认为是最为美丽与极高科技成就。
2.約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
重要发明:Marine chronometer航海天文钟、 Longitude watches经度大奖。
出生于英国的约翰·哈里森,是一个自学有成的钟表匠,他发明了经线仪,它是人们长期寻求而且急需解决的精确定位海上船舶的东西位置,也就是经度这一问题的关键一环。它使大航海时代发生的革命性的巨变,使安全的长距离海上航行成为可能。这个问题是如此棘手,以致于英国议会为此提供了£20,000 (相当于现代英镑287万元) 的奖金。
约翰·哈里森直觉认为精密时计能解决了大航海时代的大问题,他花了50余年时间研制出高精度的航海天文钟,极小的日误差能让航船在汪洋大海准确快速的计算出经度,从而能避免定位错误造成的触礁风险。
3.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
重要发明:Winding crown上链表冠、 jumping seconds跳秒
费尔迪南多‧ 阿道夫‧ 朗格出生于德累斯顿,在少年时就展示了超凡的手艺与精益求精的决心,跟随令人敬重的宫廷制表师古特凯斯学习钟表技艺,超越了当时德累斯顿专业的钟表匠。1837年,结束三年的学徒生涯后,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离开德累斯顿,开始了自己远赴法国、英国、瑞士的游学之旅。
在游学期间,他于日志中画下多幅机芯草图和详细绘图,并记录了齿轮和凸轮的数学计算比例,此日志在日后更广为流传。朗格把他在外游学路上的见闻带回了家乡,并请愿以及协商、游说政府支持他在格拉苏蒂镇建立制表公司的计划。1845年,朗格首家表厂在格拉苏蒂正式成立,朗格开始在此教导学徒并生产怀表,同时设计更优秀的机器,用以制造精密零件。
而后的格拉苏蒂镇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在18年任职镇长期间,朗格提升了镇内不少基础建设,创造出数百个收入稳定和报酬优厚的职位,令此穷困地区逐渐富裕起来。1875年12月3日,年仅60岁的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骤然离世,他不仅给子孙留下可观业务和一系列国际殊荣,更令格拉苏蒂镇的经济日趋繁荣。1895年,格拉苏蒂镇为朗格设立了一座纪念碑,以颂扬他的贡献。
4.乔治·丹尼尔斯(George Daniels)
重要发明:Co-Axial Escapement同轴擒纵
乔治·丹尼尔斯被公认为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制表大师之一,他生于1926年8月19日,2011年10月21日与世长辞,享年85岁。1944年,18岁的乔治·丹尼尔斯参军入伍,在英国陆军中体验了二战胜利的喜悦。从小就对钟表等机械物件感兴趣的他1947年退伍后凭借政府发放的50英镑遣散费,购置了很多修表工具,并在伦敦得到了一份修表匠的工作。勤奋的他白天做工,晚上去夜校学习钟表技术,很快就在古董表收藏圈里崭露头角,并在以Sam Clutton为代表的诸多收藏大家的指引下开始专心学习A.L. Breguet大师(宝玑)遗留下来的古董珍品。到了1960年代,他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宝玑表修理大师。
1970年,乔治·丹尼尔斯开始制作自己的腕表,第一枚就以2000英镑的价格卖给了Sam Clutton。此表到1975年由大师从Sam手中以8000英镑的价格买回,而在最近的一场拍卖会中拍出了28.5万美元的价格。在多年的修表和制表经验积累之下,乔治·丹尼尔斯发明了同轴擒纵系统,这种同轴擒纵系统使得机械腕表不再需要经常给擒纵系统上润滑油,也把擒纵系统中的摩擦损耗降到很低的程度。在这一全新系统支持下,乔治·丹尼尔斯手工制造出精度比石英表更高的机械腕表,每个月的误差仅为1秒钟。后来,同轴擒纵系统的专利被欧米茄买去,并一直应用在欧米茄腕表上。这一发明,被普遍认为是钟表业发展三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而乔治·丹尼尔斯大师也因此而跻身钟表业的历史名人堂。
5.路易·莫华奈(LOUIS MOINET)
重要发明:Chronograph计时码表
路易·莫华奈1768年出生于法国Bourges,自幼就受到制表和艺术的熏陶。他在20岁时前往意大利学习建筑、雕塑、绘画和雕刻,回到巴黎后,他被任命为卢浮宫艺术学院教授,开始研究钟表学的实践与理论,在1800年后开始全身心的投入。他后来成为巴黎计时协会的会长,与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开始了亲密合作。他曾为拿破仑、英国国王乔治四世等人创作很多传世时计经典作品。在那二十年中,他还撰写了《钟表制造论着》一书。路易·莫华奈是一位不知疲倦的革新者,设计出了拥有非凡机械性能的闹钟、调节器和天文表。
路易·莫华奈的主要成就是当今使用的计时系统,他的‘Compteur de Tierces’ (意为第三定时器), 应该是瑞士表坛上首枚的计时秒表,这枚计时表于1816年制做完成,整体尺寸达64.7mm,机芯转速达216,000/BPH(30Hz),精确度达1/60秒。更可贵之处在于计测功能上,除了计秒及计时分钟外,此表有着24小时连续的计时记录功能,就在早期的计时工具来看,这样的设置看来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二、研究学者是研究生吗?
不是同一个概念。研究生是指正在跟着导师在学校读书的学生。研究生又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研究学者,是指接受邀请或委派,在国内或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做专职业务研究或教学工作的人员。研究学者有可能是研究生毕业,也有可能不是研究生毕业。
三、高级研究学者是什么职位?
教授、副教授、研究员、讲师属于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其中: 教授、研究员是同等级别,属于正高级职称; 副教授、副研究员属于副高级职称; 讲师、助理研究员属于中级职称; 助教、研究实习员为助级职称。
四、农村问题研究著名学者?
温铁军,男,汉族,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河北昌黎,三农问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并任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首席研究员、海口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粮食安全专家委员、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专家委员、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商务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重庆市、福建省等专家顾问,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独立董事。
五、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哪个好?
访问学者可能水平高一些, 高级研究学者是自封的, 博士后是不能独立开展研究的博士生,
六、研究发明甲骨文的人是谁?
王懿荣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 (1845—1900年)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泛涉书史,尚经世之务,嗜金石。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价值,并把年代定为商代。可惜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任京师团练大臣, 负责保卫京城,因寡不敌众而自杀殉国。第一个研究甲骨文
七、甲骨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针对专业学者的回答。
1、从古文字学角度来说,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研究甲骨文。字形的方面,传统金石学和小学的方法是借助《说文》这部宝典。目前更多利用商周金文、战国文字作为依据,但《说文》所载小篆仍是重要的钥匙和桥梁。字音的方面,甲骨文在商代的发音实际上很难复原,学者只是利用上古音韵知识做一些较合理的推测,但甲骨文中通假字不如战国文字中那么多,故在音的相通、相转方面,还要谨慎。字义的方面,最常见的办法是利用辞例,熟悉了一个字经常出现的场合,就大致可以推断其意思,再结合先秦古书和字典,就可以较准确弄明白其字义。
2、从历史学角度来说,是从分期断代、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角度研究甲骨文。历史学讲究时空框架,故甲骨文的断代是基础和必要的工作。甲骨文的断代,经典学说是董作宾提出的五期说,目前流行的是李学勤等建构的两系说。五期说主要利用贞人和字体的标准,两系说主要是据字体分类,再判断每一类的时代。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的研究,是在时空框架内,利用古文字学者考释文字的成果,系统的研究一个个专题,如殷人的上帝崇拜、殷王室的官制、军制、战争等等。研究的范围很广。历史学者研究甲骨文,虽然不重在考释文字,但往往能判断古文字学者考释成果的正误。
3、从甲骨学角度来说。甲骨学是交叉学科,和古文字、历史、考古等学科都有重合之处,但也有其特色。甲骨学注重甲骨形态的研究。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牛骨上,只有搞清楚龟甲、牛骨的形态,才能更好地完成断代、考释等工作。甲骨学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缀合,因为出土的甲骨大多破碎,不拼得完整一些,无法充分研究。甲骨学还重视“甲骨文例”的研究,是考察文字在甲骨上分布排列的规律和特点。
以上几个角度并不能完全涵盖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如甲骨文语法学,也有很多学者和研究生从事。以上只是简单概括,让大家有个大致的了解。
二、针对普通群众的回答。
甲骨文的研究,简单说,是认字、理解和搞清时代。甲骨文研究从1899年至今,有100多年了,成果很多,特别是编辑了很多经典的工具书,如《甲骨文编》、《甲骨文字诂林》等,普通人也可以利用这些字典来了解和学习甲骨文了。但目前,由于普及得很不够,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一般群众只是熟悉甲骨文或OBI这三个字,对于甲骨文的真实面目难得一见,更不要说基础知识了。所以,媒体乃至教科书上引用、介绍甲骨文经常出错。最常见的错误是插图用“伪片”,就是现代人仿刻的东西,另一个多见的问题是把甲骨文照片或拓片放倒,因为不认识上面的字。小学《语文》课本介绍甲骨文,所用字形也不规范,介绍甲骨文的发现还使用汐翁写的《龟甲文》这样的无稽之谈,以讹传讹。
其实,从现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说,普及是很容易做到的,但通俗读物不算学者的成果,就没人写,一般群众也懒得或害怕去看专业书籍,导致大家常把甲骨文挂在咀边,却缺乏简单的常识。现在小孩子对恐龙和埃及有很大的兴趣,其实就是普及做得成功。希望甲骨文专业研究人员抽出时间,写点简明有趣的小册子,做点科普工作。
八、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最早是在河南安阳发现了甲骨文,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甲骨文记录了古代的文化文明和历史,研究古代甲骨文时期的文明,离不开文字的记载,甲骨文的发现,给研究古代的文化文明带来了一把钥匙。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雏形,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宝贵资料。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发现,特别是对殷商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甲骨文是一种文字,一种字体,一种文化,是真正的,具有一定规律的,又比较严密的文字体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研究我国的历史,有重大贡献。
九、当代研究李清照的学者有及其著作?
陈祖美,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李清照辛弃疾研究学会副会长。
至今已陆续出版的有关李清照的八种专著,《李清照新传》《 李清照诗词文选评》《 李清照评传》 《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李清照作品赏析集》(主编)《中国诗苑英华·李清照卷》、《李清照词新释辑评》《李清照研究论文集》等。
十、历史上有哪些研究甲骨文的人﹖?
历来著名甲骨学者
早期: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孙诒让、王襄、白川静、朱芳圃、吴其昌、内藤湖南、唐兰、明义士、丁山、屈万里、贝冢茂树、胡光炜、杨树达、容庚、于省吾、曾毅公、陈邦怀、金祥恒、岛邦男、松丸道雄、张秉权、姚孝遂、陈梦家、刘渊临、胡厚宣、李孝定等。
现今:饶宗颐(香港中文大学)、裘锡圭(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李学勤(清华大学)、林沄(吉林大学)、陈炜湛(中山大学)、李家浩(北京大学)、黄天树(首都师范大学)、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蔡哲茂(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李宗焜(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朱歧祥(东海大学 (台湾))、刘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