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大象出版社答案_?

bdqnwqk2023-09-27基础1

一、求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大象出版社答案_?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 地理 八年级 上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第1课时 位置优越 课前预习 中国的位置 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课堂练习 一、1.C  2.A  3.D  4.D  5.C 二、(1)北回归线 北温 热 寒 (2)我国和美国都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不同之处是我国没有寒带,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在北极圈附近,有部分在寒带地区。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只要是正面、积极的答案都可以) 三、(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无论是通过陆路还是通过海路都可以进行对外交往。 (2)水旱灾害、台风和西部内陆干燥、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自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有关。 第2课时 国土辽阔 课前预习 1.从上至下依次为:漠河 曾母暗沙 黑龙江 乌苏里江 帕米尔高原  2. 14 俄罗斯 6 日本  3.长芦 舟山 课堂练习 一、1.D  2.C  3.C  4.B  5.D  6.A  7.B 二、1.(1)蒙古 俄罗斯 印度 越南 韩国 菲律宾 (2)18 000 37万 300万 渤海 琼州海峡  2.(1)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2)A台湾岛 B海南岛 (3)60 时差 (4)50 (5)不对。不是。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三、(1)我国南海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鱼类及其他海洋资源。 (2)实施科技兴国,提高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增强海上军事实力,让任何侵犯我国领土的行为望而却步;利用科技合理开发海洋资源。(言之有理即可) 第3课时 34个省级行政区 课前预习 1.省 县 乡  2.略。  3. 34 23 5 4 2 课堂练习 一、1.D  2.A  3.A  4.B  5.C  6.D  7.D  8.B 二、1.(1)14 9 填图提示:我国濒临海洋的省级行政区有辽(沈阳)、冀(石家庄)、津、鲁(济南)、苏(南京)、沪、浙(杭州)、闽(福州)、台(台北)、粤(广州)、港、澳、琼(海口)、桂(南宁);与邻国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有辽(沈阳)、吉(长春)、黑(哈尔滨)、内蒙古(呼和浩特)、甘(兰州)、新(乌鲁木齐)、藏(拉萨)、云(昆明)、桂(南宁)。 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2)略 河北省和天津市 (3)略  2.①—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 ②—湖北省—武汉—鄂 ③—江西省—南昌—赣 ④—青海省—西宁—青 ⑤—山东省—济南—鲁 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 三、浙江 山西 天津 安徽 四川 上海 广东 重庆 学习延伸 提示:如辽宁像个虎头、山东像个卧驼、海南像个菠萝、台湾像支香蕉等。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课前预习 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1/5。  2.就业困难、交通堵塞、饥饿贫困、资源紧张等。  3.提示:劳动力充足、兵源充足,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国防保障,如果对劳动者因材施教,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人口过多的负担可能就会变成人力资本。(答案合理即可) 课堂练习 一、1.D  2.C  3.A  4.C  5.C  6.C  7.D 二、1.(1)缓慢 加快 (2)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人口基数大 (3)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给我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1)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 每平方千米10~100人 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 (2)143 三 (3)黑河 腾冲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三、略。(提示: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调查,体会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感受计划生育的实际成效。结论是结婚年龄越来越大,兄弟姐妹人数越来越少,可以看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前预习 1.我国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2.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壮族 珞巴族  3.东部 中部 西北 西南 东北  4.略。 课堂练习 一、1.A  2.C  3.B  4.C  5.B  6.A  7.D  8.C 二、①—B ②—A ③—D ④—C 三、1.(1)A F B E 高山族 I (2)壮 填图略。 (3)藏族 彝族 朝鲜族 满族 (4)D 藏  2.B D C E A 四、成吉思汗、铁木真、格萨尔王等。 《穆斯林的葬礼》、《尘埃落定》、大型山水歌舞实景剧《印象刘三姐》等。(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均可)

二、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涨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人教版8年级下册物理基础训练答案大象出版社1?

这个是不定方程,设赢X场,平Y场,输Z场,由题设可以列出方程组 X+Y+Z=26 3X+Y=34 Y

四、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词语?

【信服xìnfú】相信(并)佩服。敬佩

 

  【嫩芽nènyá】嫩绿的枝芽,形容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

 

  【霎时shàshí】形容极短的时间。霎,短时间;一会儿。

 

  【拆散chāisàn】①使成套的东西分散②使家庭、集体的成员分散

 

  【熬áo】忍受,艰苦支持。

 

  【委屈wěiqū】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中是使儿子受委屈。

 

  【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形容水面明净

 

  【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或舒适的位置

五、七年级上册语文摘抄?

1.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2.兰姨娘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便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角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漩儿。

3.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儿啦!我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贞还不来。

4 . 真真假假:有真有假,虚实相混。

5 . 愁眉不展:展:舒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6 . 昏昏沉沉: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7 . 和和气气:态度平顺温和。

8、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9、屋里可不像我家里那么亮,玻璃窗小得很,临窗一个大炕,炕中间摆了一张矮桌,上面堆着活计和针线盒子。

10、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赶马车的人狠心地抽打他的马。皮鞭子下去,那马身上会起一条条的青色的伤痕吗?像我在西厢房里,撩起一个人的袖子,看见她胳膊上的那样的伤痕吗?早晨的太阳,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那不太干净的脸上,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我不要看那赶车人的皮鞭子!我闭上眼,用手蒙住了脸,只听那得得的马蹄声。

六、七年级上册语文节气常识?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以阳历(公历)为参考而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

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表示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公历上一般为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11月7日前后。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这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春分是北半球春季的开始,一般为公历的3月20日左右,从这一天开始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是北半球秋季的开始,一般为公历9月23日左右,从这一天开始北半球昼短夜长。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表示进入炎热的季节,一般为公历6月21日左右;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表示进入寒冷的季节,一般为公历12月22日。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农谚: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公历2月18日左右。

惊蛰,蛰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活动,我国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农谚: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公历3月5日左右。

清明,气候温暖,草木发芽,万物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公历4月5日左右。

谷雨,雨量增多,滋养谷物。公历4月20日左右。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公历5月21日左右。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霉雨”季节。公历6月5日左右。

小暑,初伏前后,天气已经很热,但是不到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7日左右。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雨水最多。公历7月23日左右。

处暑,暑天即将结束,是温度下降的转折点,是天气变凉的象征。公历8月23日左右。

白露,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公历9月7日左右。

寒露,露水增多,气温更低。公历10月8日左右。

霜降,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公历10月23日左右。

小雪,气温下降,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北方进入封冻季节。公历11月22日左右。

大雪,大雪纷飞,千里冰河,万里雪飘。公历12月7日左右。

小寒,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公历1月5日左右。

大寒,天气寒冷到了极点,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公历1月20日左右。

七、七年级上册语文如何赏析?

赏析古诗词一般要从字词句、层次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感情抒发、意境创设、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有时还要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分析。

第一,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第二,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

八、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组词?

立春、李春、来春、括春、叫春、惊春、建春、禁春、开春、轻春、莫春、千春、平春、三春、访春、发春、富春、放春、芳春、红春、珲春、嚎春、含春、荒春、春液、春慵、春明、春芽、春芒、春秧、春孟、春浦、春棹、

春远、春装、春阳、春烟、春暄、春忙、春怨、春瓮、春序、春酌、春王、春秋、春妍、春梦、春盘、春念、春貌、春妆、春工、春坊、春耜、春幡、春茶、春曹、春条、春陔

九、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对联?

1.四人散步互迁让,三代有情相依偎。尊老爱幼。

2尊老爱幼,一家乐,慈母孝儿两代欢。亲情无限。

3四口散步相让。二人被夫世界尊老爱幼。

4叶光明舒雨散步咏凉天。

5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6一家四口初春散步现真情。祖孙三代闲暇互敬传美德。

十、七年级上册语文口诀人教版?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幻想(shùn)瞬间(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诫瘦骨(línxún)嶙峋

小心(yìyì)翼翼(sǒng)耸立

3.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tà庸碌lù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骚扰(gū)辜负

3.解词。

(1)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迸bèng溅忍俊不禁jīn

盘虬qiú卧龙伶仃língdīng绽zhàn放

穗suì伫zhù立仙露琼浆qióng沉浸jìn

2.解词。

(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二、重点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时代)女作家宗璞。

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童趣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è癞lài虾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唳:鸟鸣。

(4)以土砾凸者为丘砾:瓦砾、小石块。

(5)以丛草为林林:树林。

(6)兴正浓兴:兴趣。

(7)方出神方:正。

(8)驱之别院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强通僵解释为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