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中遇到有趣的数学问题?
一、寒假生活中遇到有趣的数学问题?
三水每在春节萌宝贝群里
发红包和抢红包活动中,
第一次抢到一元钱接着
发二元出去,
第二次抢到二元钱接着发
四元出去,
第三次抢到三元钱接着发
6元出去,
…
共进行了十次,那么三水每
的钱包里少了多少元钱?
二、生活中的小数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小数作用可真大呀!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你的身高,可以准确地称出物体的重量,还可以确切地知道你奔跑的速度……学了小数之后,我想起2008奥运会上,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邱健依靠最后一枪10.0的成绩,最终以总成绩1272.5环领先乌克兰老将苏霍鲁科夫0.1环的微弱优势为中国代表队摘得本届奥运会的第28枚金牌。如果没有小数的话,这样关键的时刻可怎么来决定胜负呢?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充满了小数,比如,妈妈告诉我,我今年又长高了5.9厘米,酸牛奶1.5元一杯,鸡蛋0.8元一个……啊!这一课的学习真让我开心,因为我又增长了知识啦!
三、生活中的数学编码,写数学日记怎么写?
用四角编码写,每4个数字表示一个字(当然前提你要懂四角编码才行。)把数字密密麻麻排起来,加上以0作为空格的话更不容易被人发现规律。
当然也有用特定的书籍来做译码本,但就写日记而言太麻烦了,传个短消息倒是还可以,敌特常用(常用得来现代人都习以为常了)。
四、日历中的数学数学日记?
今天,我完成了一项实践作业一日历。我知道做日历是寒假作业,当时我没有做,但是我觉得没做作业还是要补的。所以一回家我把大部分的作业都做完了,剩下时间我都在做日历和小部分的作业。
在做日历的过程中,我懂得了:2005-5-30年是平年,今年二月有二十八天,一月的大写是"壹月"二月是"贰月"三月是"叁月"四月是"月"……让我真正懂得了数字的大写,也让我把这些字记在大脑里,在看人民币时有了信心。
做完了日历,我翻着自己做的日历,满意极了!
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张老师的一句话:"自己亲手做的东西是最有意义的"含意。
五、生活中的数学日记怎么写300字?
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
“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附答案?
.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题目】有 3 个人去投宿,一晚 30 元.三个人每人掏了 10 元凑够 30 元交给了老板. 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 25 元就够了,拿出 5 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 2 元,然后,把剩下的 3 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 1 元. 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 10 元,现在又退回 1 元,也就是 10-1=9, 每人只花了 9 元钱,3 个人每人 9 元, 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 2 元=29 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 此题在新西兰面试的时候曾引起巨大反响.有谁知道答案呢?
【答案】每人所花费的 9 元钱已经包括了服务生藏起来的 2 元(即优惠价 25 元+服务生私藏 2 元=27 元=3*9 元)因此,在计算这 30 元的组成时不能算上服务生私藏的那 2 元钱,而应该 加上退还给每人的 1 元钱。即:3*9+3*1=30 元正好!还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三个人一共出了 30 元,花了 25 元,服务生藏起来了 2 元,所以每人花了九元,加上分得的 1 元,刚好是 30 元。因此这一元钱就找到了。 小结:这道题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 2 元钱从 27 元钱当中分离了出来,原题的算法错误的认为 服务员私自留下的 2 元不包含在 27 元当中,所以也就有了少 1 元钱的错误结果; 而实际上私 自留下的 2 元钱就包含在这 27 元当中,再加上退回的 3 元钱,结果正好是 30 元。
七、跪求一篇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个人在家,睡醒觉来已经8:30了,我立刻跳下床,这时妈妈打来了一个电话,嘱咐了我一番,接这个电话我花了五分钟,我迅速换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我又花了十五分钟,15+5=20(分钟),8:30+20=8:50(分钟)12:00—8:50=3:50(分),还有三小时五十分钟就到中午了。9:00整开始写作业,写了一个钟头,9:00+1:00=10:00,12:00—10:00=2(小时),还有两小时!这时我发现没面条了,于是带了20元去附近的商店去买面条。到了商店,我看见有两种面条供我选择,一种是450克,4.5元,一种是400克,是第一种面条的价钱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一点点就够了,于是我选择了第2种面条,还节省了父母的血汗钱,一举两得。回到家里,10;20分,我先准备好了两个鸡蛋,然后看电视去了。时间一晃到了12:00,我连忙下面条,打鸡蛋,过了20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条,疲倦的上床睡午觉了。 睡完午觉醒来4:00了,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我无事可干,突然看见一堆没洗的衣服,我立刻冲过去开始洗衣服。洗完衣服已是5:00钟了,洗衣服40分钟,再加上醒来活动了十分钟,爸妈提早回来了,看见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夸我能干呢!这次“小鬼当家”的经历太有趣了,不仅增强了我的自立性还让我懂得了怎样用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父母理财了呢!
八、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何感想?
数学是人们发现和掌握事物规律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贪图一些小便宜,那么就很容易钻进别人的圈套里,我们必须要学会精打细算,不要被那些诱人的数字所迷惑。我们要学有用的数学,就要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看问题。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对提升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质量还是很有帮助的。
古人说“三思而后行”,我们也应该“三算而后行”,还真是生活无小事,处处皆数学呢!
九、生活中的数学事例?
1、骑自行车的时候用脚蹬一圈脚踏板自行车行走的米数。我们可以去测量车轮的半径,再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来。
2、数学加减乘除的计算。如商品的买卖,日期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3、面积的计算。自家的住房面积,公园的占地面积,操场的活动面积等等。
4、统计学的计算。迟到的时候需要在执勤人员那里登记,要求写下年级班级姓名。这样学校就会知道这个星期哪个班的迟到人数最多,哪个班迟到人数最少。
5、工资的计算。财务收入与支出,日常的消费管理等等。
十、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1.过桥今有a b c d 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为:a 2 分;b 3 分;c 8 分;d 10分。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如何的走法才能在 21 分 让所有的人都过桥?
2.巧插数字125 × 4 × 3 = 2000, 这个式子显然不等,可是如果算式中巧妙地插入两个数字“7”,这个等式便可以成立,你知道这两个7应该插在哪吗?
3.温馨四季春夏 × 秋冬 = 春夏秋冬春冬 × 秋夏 = 春夏秋冬式中 春、夏、秋、冬 各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字,你能指出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吗?
4.破车下山一个破车要走两英哩的路,上山及下山各一英哩,上山时平均速度每小时15英哩问当它下山走第二个英哩的路时要多快才能达到平均速度为每小时30英哩?是45英哩吗?你可要考虑清楚了呦!
5.共卖多少鸡蛋王老太上集市上去卖鸡蛋,第一个人买走蓝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个人买走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蓝子里还剩一个鸡蛋,请问王老太共卖出多少个鸡蛋?
答案 :
1 先是a和b一起过桥,然后将b留在对岸,a独自返回。a返回后将手电 筒交给c和d,让c和d一起过桥,c和d到达对岸后,将手电筒交给b,让b将手电筒带回,最后a和b再次一起过桥。则所需时间为:3+2+10+3+3=21分钟。
2 插入数字后的式子为:1725×4×3=20700
3 春=2;夏=1;秋=8;冬=7
4 无论如何破车的平均速度也不可能达到30英里/小时。因为当平均速 度为30英里/小时时,破车上、下山的总时间应为1/15小时。而破车上山就用了1/15小时。所以说破车的平均速度是达不到30英里/小时的。
5 王老太共卖了10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