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等级划分表? 古代平民等级划分?
一、学者等级划分表?
1、一般学者。获得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级学术团体会员、知名学术作品著作人。
2、独立学者。不隶属于任何官方、高校或法人机构的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研究人员。享有职业自由,表现为思想独特而纯粹,不以某组织利益为研究导向。可能供职于民间研究机构,或干脆一个人闭门著书。他们在学术界往往不被人注意和重视,但往往对所研究的专业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由于不受任何研究本身之外如职称、工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术水准往往高于官方专业学者。
二、古代平民等级划分?
古代所谓四民,经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出处】:《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
士为何排第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泽被后人。
农为何排第二:“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尤其在农业为主的国家。
工为何排第三:“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商为何排第四: 商是互通有无的,必依赖他人而后能行。只可少数参与,如果大家都去经商,都去依赖他 人,则无人可以依赖了。商的地位排在末尾,有不禁止又不提倡的深意。
士农工商还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阶级特点,即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是最没有地位的。
能代表商人没有地位的是范蠡的故事。范蠡,辅勾践灭吴,功劳巨大,但由于后期经商,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古代平民的别称】: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另有别称: 苍生、生民、丁口、氓(甿)黎庶、黎元等。
三、古代西方等级划分?
古代西方等级的行成来自于两个文化,一个是古罗马文化,一个是古希腊文化,王氏,宗教首领,官员,贵族,平民,大概是这个等级。
四、古代物品等级划分?
我国目前的文物等级制度主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一般这四级,无论是一级、二级还是三级,都可以称为珍贵文物。
人们常说的国宝级文物,基本上最少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而国家一级文物的评定标准主要有十四个,概括来说就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这样的文物在经过专家组的评定之后,才能被认证为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的评定标准与此类似,区别只是在于代表性和重要程度。
五、印度古代等级划分?
古印度四大等级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从高到低排列的四大种姓,还有一些人的种姓是属于排不上序列的贱民阶层,被称为达利特。
追根溯源,种姓最初是根据人们的肤色和从事的职业来区分的,肤色较白皙的是上等雅利安人,是高种姓;肤色黝黑的一般是下等人或达罗毗荼人,属于低种姓。祭司、僧侣阶层是婆罗门,国王和武士阶层是刹帝利,商人、手工业者阶层是吠舍,农民以及为上述3个阶层服务的劳动者是首陀罗,从事与粪便、尸体等不洁之物打交道工作的是达利特。
然而,这是几千年前的情况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劳动分工愈发细致,人民的迁徙更加频繁,种姓间的通婚也逐渐增多,又产生了成千上万的亚种姓,比如放牧的种姓,酿酒的种姓、榨油的种姓等等。
如今,仅仅靠印度人的肤色或职业来判断其种姓,并不靠谱。举个例子,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在印度人中算是肤色比较白的,而且贵为国家元首,怎么也得是婆罗门或刹帝利阶层吧?莫迪出身于古吉拉特邦的“甘琦”亚种姓,绝对的低种姓弱势群体。
六、古代机构等级划分?
古代官位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中央官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地方官职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
七、古代武功等级划分?
武者,二流武者,一流武者,绝世高手,绝顶高手,先天高手,天人境,天化境,天极境
武生,武士,武师,武宗,武影,武尊,武圣,武魂,武帝,武神
八、古代侯爵等级划分?
1、周朝: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2、秦朝: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而已;大庶长以下十八等,皆有岁俸。临战,斩敌首一级(颗),即赐爵一级。秦朝、汉朝沿用此制。
3、到了唐朝,爵位分为九等,分别是: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唐朝也基本继承了汉武帝时期的做法:皇帝的儿子除皇太子外其他的可以封为亲王。
亲王的儿子,嫡长子只能降一级,为郡王了,而亲王其他儿子则为郡公了,当然有功于朝廷者,也可以进位郡王。
4、到了明朝,封爵分为异姓和宗室两类。列爵一开始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后来只保留公、侯、伯三等,用以分封功臣、外戚、少数民族首领等。
例如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被明太祖封为魏国公;明朝开国功臣、著名政治学家刘基刘伯温就被明太祖封为诚意伯。他们两个人分别属于当时异姓里的外戚和功臣,在列爵里属于“公”、“伯”。
宗室的爵位有亲王、郡王、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除了皇嫡长子外,皇帝的其他儿子封为亲王,亲王的儿子为郡王,亲王的孙子为辅国将军,亲王的曾孙为奉国将军,之后以此类推,直到降至奉国中尉,就不再降了,世袭罔替,以此区别于普通老百姓。
5、明朝初年的宗室封爵不但是封土建国,而且经常统帅大军出征。比如燕王朱棣,在洪武时建藩北平,两次率领军队出征北元。后来朱棣即位后,逐步削除了藩王的兵权,逐步形成“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6、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掌于宗人府,共分为十二级,分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前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
九、古代文人等级划分?
如果按分类,古人把读书人分为四类:生、士、儒、隐。
十年寒窗、苦读诗书的“布衣”为生;
读书求取功名,一朝踏上仕途的为士;
腹有诗书而懒于功名甚至一生不仕的为儒;
远避尘嚣,或隐居山野或“大隐隐于市”者为隐。
如果按科举制度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
由大到小排列:庶吉士、进士、贡生、举人、秀才、童生、白身。
1、庶吉士(shù jí shì),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2、进士: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3、贡生: 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恩贡,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
4、举人: 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举人在礼部应试落第者,仍须再应乡举,可方参加下科考试。举人登科即可授官,但无“出身”,可免丁役。金、元亦如此。
5、秀才: 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读书人被称为秀才始于明清时代,秀才是一种身份。
6、童生: (文童)。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7、白身: 没有功名在身的平民,无官、无爵。
十、古代儿女等级划分?
家庭出身地位不仅在现在的社会中是个热门话题,即便是在古代历史中同样是一件大事。不过不同于今天的是在古代男子受社会地位的影响,是被允许纳妾的。而这样一来,古代的家族规模自然更大,而其中的子女的“尊卑”问题也自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是,根据宗法制中是否是正妻所生,便有了嫡庶之别。相应的他们之间的待遇上也是千差万别。
这一点上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如《如懿传》中富察家族出身的富察皇后,其诞下嫡子永琏、永琮,两子地位自然尊贵,更颇得乾隆皇帝喜爱,大有册立之意;而她诞下的嫡女璟瑟地位上也是尊贵至极。
这便是由于他们是嫡出的原因,自然地位上也就高于庶出。但相较而言,大家都知道嫡出大于庶出,男子又大于女子。可在嫡女和庶子之间的地位上,谁又更胜一筹呢?
关于这一点,还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宗法制的确立说起。
宗法制的确立
在人类刚刚诞生的时候,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吃饱肚子及繁衍后代,食物没有剩余,也就涉及不到各种资源的分配和继承问题。在当时的人眼中,只有健康的孩子才是最容易生活下去的孩子,才有资格值得获取更多资源。
在这个时期的女性则拥有更多的权利,因为女子有着繁育后代的优势。而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于不同的儿子才有了不同的对待方式,一般是小儿子留在身边,其余儿子出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就像成年的狮子离开父母争夺地盘一样。
其一是儿子大了出去闯荡可以解决家里人多吃饭问题,其次是小儿子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必须留在父母身边。同样的小儿子以后会继承家里大部分财产,同样要照顾父母的晚年生活。
也是在这个时期,王公贵族们逐渐开始确立了嫡庶制度,嫡子比庶子尊贵,因为嫡子的母亲是正妻,庶子的母亲大都是小妾。同时长幼的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先来得比后来的会多一些资源。
这个时期虽然男子的权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社会也逐渐转变成了男权为主,可女人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带兵打仗,还可以参与政治、主持祭祀。
到了西周时期,《周礼》中对嫡庶和长幼的等级做了明确的划分,宗法制完全确立。嫡子就是比庶子要享有更多权利,尤其是在分封制已经开始实施的情况下,嫡子的封地和待遇选非庶子可以比拟。若是有人挑战了规则,周王就会联合其他人大举进攻。
这个时期的女人虽然不像之前那样有相对平等的地位,却也没有太多约束,尤其是农业的工作量更加刺激了人们对于人口的需求,男女间的婚姻也相对比较自由。
尤其是《周礼》中将夫妇排列在其他关系之前,婚姻可以说是第一等大事。男女之间不仅可以互相选择,离婚或丧偶后的男女都可以再婚,国家也会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相亲活动”。
不断完善、严苛
春秋战国过后,虽然许多礼制被破坏,可嫡庶观念却保留了下来,当然这种嫡庶制度只存在于皇室及贵族当中,普通百姓家娶不起那么多老婆,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财富诱惑,也就不存在嫡庶之争。同时女子的地位也因为朝代的大环境不同有些很大的差别。
在清朝之前,继承人主要还是以嫡长子为主,若是嫡长子去世将由嫡长孙来继承,除此之外也只有大宗绝嗣才会轮到其他庶出之子承位。一如明嘉靖帝朱厚熜的承位便是在明武宗朱厚照早逝并且无子嗣,随后才由张太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意身为宪宗朱见深之孙的他来承位。
但这种由只看出身和长幼的方式有着极大的弊病,若是嫡长子有能力还好,若是没能力就会引起其他兄弟的不满,产生更大的祸端。
而除了这种宗法制确立下的嫡长子的至高地位的同时,其他嫡子和嫡女也都被赋予了庶出的孩子难以企及的地位。至于庶出的子嗣,这种从出生或者没出生就已经决定好的地位则就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改变,除非是他们的母亲成为了正妻。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男权社会越来越稳定的同时,女子的地位却在逐渐下降。西汉时期虽然有贵族女子可以封侯的先例,实际上也是在丈夫或者家族的庇佑下才会有如此成就,说白了还是男权的附加品。
更重要的是此时和亲已经走向了历史舞台,即便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也有可能被嫁入异国他乡,若是丈夫去世还有可能按照当地的习俗嫁给儿子或孙子。
此后的时间里,女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尤其明朝程朱理学的兴起,女子身上的约束也就越来越多。抛开普通百姓家女子不说,贵族女子最大的作用就是联姻,越是有地位的家庭越是会联合在一起抱着你家族的传承。
在另一方面来讲,娶正妻需要门当户对,更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娘家的势力同样是自己的助力,所以生的孩子(嫡出)自然也就享有更多权利。一如古人所言的“娶妻娶贤,纳妾看色”,这一点是也就是说像电视剧中宠妾灭妻的场景根本不太可能出现,一旦有所僭越妾以及她所出的庶子、庶女都难免会遭到妻子家的报复。
总结:
按照上文来讲,嫡女地位本就比庶子高,但是不是庶子永远比不过嫡女呢?这一点当然不是,因为嫡女在幼时确实有些良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相对优渥的社会地位,但是在长大后的情况又会有许多变化。
嫡女总归要嫁人,而嫁人后她们就连名字都要加上丈夫的姓,自然也就享受不到之前的待遇了。反观庶子一直都要在家中生活,不仅要为家中做事,还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嫡女不能拥有的宗嗣家族继承权。这一点是亦是男女关系在社会地位上的反馈。
而且,庶子若是通过努力有了功名,随着社会地位的加持,在家族之中他们的地位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换句话来说,在古人的观点中,儿子永远是自己的,女儿最后都是别人的,而在重大选择面前,嫡女终究会败给庶子。这是男尊女卑的社会桎梏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