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自行出发的考古发掘?

bdqnwqk2023-09-18学者1

一、中国第一次自行出发的考古发掘?

山东章丘的城子崖因为被学者吴金鼎认为很可能有大规模古代遗址存在,所以在李济和梁思成两位学者的带领下,中国考古学者组成了国内第一支田野考古队伍,于1930年开始,对这一遗址展开了大规模发掘工作,出土了一大批以精美绝伦的黑陶器物为代表的文物,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存在于三代之前的山东的伟大文明。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其代表器物就是独特的黑陶。

龙山文化代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高度,其黑陶制品薄如蝉翼、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在今天科技极度发达的情况也很难仿制,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黑陶器物形制规整、出土时通常按照一定序列组合排列,显示出当时已经有了依托这些器物构建的礼制体系,这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以青铜重器为核心的仪礼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第一个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帝王墓是哪个?

你好,应该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是谁主持的哪一年?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一档文化节目,由龙洋担任主持人,康震、郦波、王立群、蒙曼、杨雨担任文化嘉宾,共十期。节目于2020年1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20年2月9日完结。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四、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漫步是哪一年?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漫步是2008年。

中国的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7日14: 35完成。神州7号,翟志刚是第一人。

2008年,来自神舟七号的宇航员翟志刚,首次将中国人的足迹印入浩瀚深邃的星空,为中国的太空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太空行走,这一小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标志。中国载人航天探索永无止境,航天科技自主创新永无止境,面向星辰大海的征程永无止境。未来,我们将见证更多的太空探索壮举。

五、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主动挖掘的帝王陵墓是哪一个A?

1955年,以郭沫若为首考古学家向政府申请发掘定陵,目的是为了寻找«永乐大典»。

1956-1957年,中国考古对定陵发掘。1959年建为定陵博物馆。不过这次考古是相当失败的,被喻为“考古发掘最失败的一次”。原因是考古技术不足,风化了很多文物,破坏及其严重。

文化大革命时期,还批判到了定陵。红卫兵打压定陵,鞭笞尸骨。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唯一被发掘了的陵墓。

六、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可考并为甲骨文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有考古发掘所证的古代都城遗址。

殷墟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初期。关于殷墟的发现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9世纪末期,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有火烧刀刻的痕迹,经过研究发现,这些痕迹应该是中国文字的起源甲骨文。经过追溯来源,王懿荣发现这批“龙骨”都是来自于河南安阳。于是一批文人学者,就把目光投向了安阳,最终在1928年正式开展了考古工作。

殷墟考古工作几乎横跨了整个20世纪。解放前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成功的找到了宫殿区和王陵区。解放后又对殷墟开展了20余次的发掘整理工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工作成果就是1976年妇好墓中出土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为了解商代经济、政治、外交、民生等多方面提供了实物证据。

殷墟考古中最重要的文物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这些占卜的内容五花八门,涵盖很广,包含了天气、农作物收成、疾病、作战、祭祀等方方面面。通过研究这些甲骨文,就可以揭开商代生活的神秘面纱。

七、1952年新中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会议的时间为1952年10月,地点在北京。

此次会议是以宋庆龄、郭沫若、彭真、刘宁一等11人为代表中国人民的意志,联名邀请了亚洲和太平洋区域的和平人士共同发起了这次会议,号召反对美国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

八、中国人第一次自行设计的木质蒸汽轮船是谁设计的?

徐寿、华蘅芳等人。

1866年春,南京下关码头人头攒动。徐寿亲自掌舵,华蘅芳担任机长,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在南京下关下水了,在场的中国人无不动容。

据1868年8月31日的上海《字林西报》报道,这艘轮船“载重二十五吨,船身长五十五华尺。高压蒸汽机,单式汽缸,倾斜装置,直径一华尺,长二尺,主轴长十四尺,径二寸四分。汽锅长十一尺,径二尺六寸。锅炉管四十九支,长八尺,径二寸。后舱俱在主轴位置之后,机器几乎占船体之前半……全部工具器材,连同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汽压计等,均经徐氏父子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协助。”

九、1952年十月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1952年10月2日-12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召开的背景:是由于美国片面制造对日和约,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另外,美国侵略者破坏朝鲜停战谈判和在亚洲区域建立军事基地,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和安全遭到严重的威胁。中国著名和平人士宋庆龄、郭沫若、彭真、刘宁一等十一人代表中国人民的意志,并根据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国际和平保卫者的热诚建议,于1952年3月联名邀请亚洲和太平洋区域的和平人士共同发起了这次会议。

1952年10月2日-12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37个国家的367位代表,还有列席代表和特邀来宾。会期11天,共有112位代表和来宾发言。为了庆祝这次盛会召开,中国邮电部在会议开幕当天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

十、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向中国学习在哪一年?是怎样学习的?

有四个阶段,遣唐使

第一时期

是舒明天皇时期(公元629——641年)到齐明女皇时期(公元655——661年),约30年的时间,第一、二、三、四次的遣唐使的派遣都属于这个阶段:

第一次:大使:犬上三田耜 副使:药师:惠日 来华时间:630年8月(舒明天皇二年八月) 回日时间:632年8月(舒明天皇四年八月)

第二次:大使:吉士长丹、高田根麻吕 来华时间:653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五月) 回日时间:654年7月(孝德天皇白雉五年七月)

第三次:押使:高向玄理 大使:阿边麻吕 副使:药师:惠日 来华时间:654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二月) 回日时间:655年8月(齐明女皇元年八月)

第四次:大使:坂合部石布 副使:津守吉祥 来华时间:659年7月(齐明女皇五年七月) 回日时间:661年5月(齐明女皇七年五月)

其特点是:规模小(最多两只船),人数少(不超过250人),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一般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然后横渡渤海湾口,到山东半岛登陆,在经陆路前往大唐。

第二时期

是天智天皇时期(662——671年)的两次遣唐使,即:第五、六次:

第五次:大使:守大石 副使:坂合部石积 来华时间:665年12月(天智天皇四年十二月) 回日时间:667年

大明宫麟德殿(粟田真人)

11月(天智天皇六年十一月)

第六次:大使:河内鲸 来华时间:669年(天智天皇八年) 回日时间:北路?670年(天智天皇年九年)遣使‘贺平高丽’。

这两次规模和航线与第一期差不多,但其政治意义十分突出,不同于一般遣唐使活动。因663年,唐、日在朝鲜进行了白江口之战,刘仁轨指挥唐军四次击败日本军,焚烧日本船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 [2] 日本失败,并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次年唐朝的使者郭务悰、刘德高相继来日,故而第五次遣唐使大概是为了送刘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遣唐使也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造成的唐日关系裂痕而派出的。

这两次遣唐使除了显示实力外最主要是震慑,而且当时的日本政局并不稳定,从661年7月齐明女皇病逝到668年1月3号中大兄皇子即位,这几年中日本‘群龙无首’,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称制’的方式处理朝政。日本吃了败仗后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而唐朝为了震慑日本,才继派出使者郭务悰、刘德高来日。有些希望这次‘遣唐使船’走这条路线。

第三时期

从文武天皇时期(697——707年)至孝谦女皇时期(749——758年),约五十年间的四次遣唐使,是遣唐使的最盛时期。这四次遣唐使,即:第七、八、九、十次。

第七次:执节使:粟田真人 大使:坂合部大分 副使:巨势邑治 来华时间:702年6月(文武天皇大宝二年六月) 回日时间:704年7月(文武天皇庆云元年七月)

第八次:押使:多治比县守 大使:大伴山守 副使:藤原马养 随行: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 来华时间:717年3月(元正女皇养老元年三月) 回日时间:718年10月(元正女皇养老二年十月)

第九次:大使:多治比广成 副使:中臣名代 来华时间:733年4月(圣武天皇天平五年四月) 回日时间:734年11月(圣武天皇天平六年十一月、八年七月)

第十次:大使:藤原清河 副使:大伴古麻吕 副使:吉备真备 来华时间:752年(孝谦女皇天平胜宝四年润三月) 回日时间:753年12月(孝谦女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六年正月、四月)

这两期的特点是规模大,航线也和上期不同。

第四时期

从光仁天皇时期(770——780年),到仁明天皇时期(834——850年),约六十年,派出三次遣唐使,即第十一、十二、十三次:

第十一次:大使:佐伯今毛人 副使:小野石根、大神末足 来华时间:777年6月(光仁天皇宝龟八年六月) 回日时间:778年10月、11月(光仁天皇宝龟九年十月、十一月)

第十二次:大使:藤原葛野麻吕 副使:石川道益 来华时间:804年(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三年) 回日时间:805年6月(桓武天皇延历二十四年六月)

第十三次:大使:藤原常嗣 副使:小野篁 来华时间:838年(仁明天皇承和五年) 回日时间:839年8月、10月,840年4月、6月(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十月、七年四月、六月)

这一时期的遣唐使在外观规模组织上不弱于第三期,甚至有所超过,但在精神上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唐朝正是黄巢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之争,国势江河日下,文风逐渐衰颓,而日本则是凡可汲取和借鉴的已大体输入完毕,贵族们也丧失了出没波涛追求唐文化的热情和锐气,而且遣唐使的派遣需要大批经费,日本政府也深感财政日益无力支付,故于894年做出了停派遣唐使的决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