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对《珍妮姑娘》的评价?
一、国内外学者对《珍妮姑娘》的评价?
一部哀婉凄恻的情史,一曲悲天悯人的恸歌。德裔贫民格哈特的大女儿珍妮为人帮佣,与参议员布兰德相爱。不久,布兰德不期病故,留下一遗腹女。之后富家子莱斯特爱上珍妮并与之同居,但在婚事上一直下不了决心,其后得知珍妮身世后更是未能迈过这道坎,并在家族的压力下与珍妮分手,重归上流社会。两情缱绻而劳燕分飞,善良的珍妮未能为上流社会接纳,抑郁终生。
二、中外学者对旅游的定义?
其一,强调旅游目的地和内容的定义。在国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这个定义比较强调旅游的目的性,如消遣、审美、求知等。
其二,强调旅游时空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1991年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这一定义比较强调旅游活动的空间性(异地性)和时间性(时间界定)。
三、国外学者对英语谚语的定义?
英语谚语就是某些单词有它原本的意思,但是它们合在一起就有了独特的意思,一般这种都是约定俗成的。
四、国外学者对高星级酒店的定义?
星级酒店是由国家(省级)旅游局评定的能够以夜为时间单位向旅游客人提供配有餐饮及相关服务的住宿设施,按不同习惯它也被称为宾馆、酒店、旅馆、旅社、宾舍、度假村、俱乐部、大厦、中心等。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一定规模的。 所取得的星级表明该饭店所有建筑物、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均处于同一水准。
五、中国学者对社交惯例的定义?
约定俗成惯例礼仪 1.女士优先的惯例。这一点不用过多的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绅士风度的男士都是这样做的。社会也似乎公认妇女享有优先的特权,谁不遵守这一成规会被看做失礼。比如现在的演讲,开场白总是把女士放在首位,都是女士们,再说先生们。这表明女士是很受尊敬的。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男士在路上遇到认识的妇女要脱帽致意,男士要等女士伸出手来才能同她握手。
2.等距离。在我们日常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同时与几个朋友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言谈举止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厚此薄彼,影响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避免这种失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要遵循等距离的原则。所谓等距离原则,是指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在一些应酬中对待众多的朋友,应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要使人感觉到明显的亲疏远近,冷暖暗明之分。在这方面有一点特别要注意那就是在握手寒暄时应按礼节规定的顺序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地进行,与多人握手时要注意与每人握手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3.尊重隐私。隐私,即不愿告诉他人和不愿意公开的个人情况。国内外的社交活动中均尊重个人隐私权,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在交往中均应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悦。自己也感到尴尬。一般要做到五不问: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经历,不问收入,不问健康。这五个问其实我们平时基本都了解。
4.修饰避人。所谓修饰避人就是维护自我形象的一切准备工作应在幕后进行,绝不可以在他人面前毫无顾忌地去做。比如在客人面前打领带,提裤子,整理内衣,化妆或补妆,梳理头发等等。这些举动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最后一个原则就是社交中“不”的惯例。在社交中要注意分寸,明确多种不的惯例,才能随心所欲不不犯禁忌。
5.不的惯例:不过份开玩笑,不要乱起绰号,不随便发怒,不当面纠正,不言而无信,不恶语伤人,不热情过度,不妨碍他人。只要大家牢记这几个不,我想在很多场合就会应付自如了。
六、学者创业的定义?
东方学者创业以国家利益为,西方学者创业主要先个人名利出发。共同点是都想创业成功
七、尤金耐达对翻译的定义?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 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 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八、翻译的定义,急?
《现代汉语词典》对翻译的定义: 繁体 飜译 拼音 fān yì 注音 ㄈㄢ ㄧˋ 词语解释 翻译 fān yì ①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外国小说ㄧ把密码~出来。
②做翻译工作的人:他当过三年~。词语解释 翻译 fān yì [interpreter] 从事翻译的人 在外交部当翻译 翻译 fān yì (2).指专职翻译工作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本朝的定例,觉得旗人可以吃钱粮,可以考繙绎,可以挑侍卫,宦途比 汉 人宽些。”九、广告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广告语言的 研究就散见于个别外语类主要期刊中,但国内 广告翻译研究正式起步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 初。就研究内容而言,早期论文主要为具体广 告用语译法的探讨以及汉语广告英译中所存在 的问题,为起步阶段。此后研究内容有所深入, 开始涉及广告翻译的原则和标准。在此探讨 中,考虑到广告翻译中所要注意的诸多方面,如 文字信息、语言美感、消费者心理等问题,研究 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阐释了各自的观点,各持己 见,莫衷一是,可谓争鸣阶段。从90年代后期 开始,虽然关于翻译原则和标准的讨论仍在继 续,但研究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广告 翻译中的疑难之处,如广告中修辞的处理、情感 因素的传递、品牌形象的再现、商标特征的保存 等,可谓深入阶段。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内广告 翻译研究的方法主要用的是归纳法和例证分析 法。但近几年来,研究者又开始利用语用学等 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来剖析广告翻译中的 种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这可以说 是方法学上的一个可喜的进步。今后研究的方向 广告翻译这块园地今后仍有许多值得开垦 之处。第一,实地调研。目前对广告翻译的评 论仍局限于字面的推敲,一种广告译文的促销 效果如何,须在市场上进行调查才可得到确认。 第二,结合各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进行广告翻 译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人做了这类探索,如 将广告与美学理论结合[15]、广告与语用学理论 结合[19—20]等,但探索领域仍然很广,如借助广 告学研究成果,在决定翻译策略和评价译文时 把消费者心理、品牌管理策略等营销管理问题 以及广告整体创意等其它因素也考虑进去。第 三,发掘更新更好的广告翻译实例,以期广告翻 译这一课题的研究能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更大 贡献。 6 参考文献 李.谈广告的可译性限度.西北大学学报,1999,29(3): 126—129 郭可.英语新闻与广告写作.外国语,1992,(2):57—64 丁树德.产品广告的英译应简洁.中国翻译,1995,16(5): 42—43 曹顺发.广告用语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2,15(1): 43—45 蒋磊.谈商业广告的翻译.中国翻译,1994,15(5):38—41
十、学者症候群的定义?
学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是指有认知障碍,但在某一方面,如对某种艺术或学术,却有超乎常人的能力的人。
自闭患者中有10%是学者症候群(故称自闭学者,Autistic savant),大脑损伤患者中则约1/2000的机率是。(50% 自闭症患者, 50%大脑损伤患者)。
他们的IQ大部分低于70,但在一些特殊测试中却远胜于常人,故俗称为白痴天才(Idiot Sa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