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怎么称呼中国?
一、莎士比亚怎么称呼中国?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杂居作家,其艺术成就非常之高,在中国戏曲的地位非常之高,他的称号比如“曲圣”、“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流传下来的戏剧主要有《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些戏的内容都和梦有关系,又被称为“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四梦”在明代末年影响极大,不少戏剧家都学习他的风格,在明末形成了戏剧史上的“临川派”。
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二、中国的莎士比亚指谁?
“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 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三、为什么关汉卿叫中国莎士比亚而莎士比亚不叫中国关汉卿?
这句话最开始是谁说的我不知道,但从语气上分析,应该是外国人,既然是外国人肯定是先知道莎士比亚而后才了解到中国有个比莎士比亚早近四百年的戏剧天才名叫关汉卿。最起码当这个外国人惊叹关老的才华时,莎士比亚已经被封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很久了,而且因为近代西方的强盛,使得沙翁的戏剧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影响面实在很大,相比之下,被中国封建统治者迫害压抑的关汉卿戏剧即使在中国本土竟然也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有影响力,这样的文化历史因素也导致了那个孤陋寡闻的人莫名其妙的评论,可能他心里还认为把关汉卿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是一种恭维式的赞美呢。
其实这种现象实在太常见了,都要麻痹了,恨死那群追捧这种论述的人了,自以为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其实是为别人做垫脚石,丢祖宗的人,有损国威。
四、莎士比亚的作品哪个翻译的更好?
莎士比亚的作品多为戏剧,我个人认为靠读书没有办法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精髓。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话剧视频看,比光看书有意思,收获也大。看外国作品译本很重要,朱生豪的译本是公认最好的。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五、谁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34岁中进士,因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之后又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最后弃官归里,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
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
六、中国读者尊称莎士比亚为什么?
在中国读者的眼中,莎士比亚被誉为什么呢?每位忠实的读者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国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就将莎士比亚誉为英国戏剧之父,这样的称呼绝对是名副其实的。莎士比亚的作品虽然被译为各种语言,但它的魅力丝毫没有折损,让中国人也能朗朗上口的品读,感悟这位文学巨匠的磅礴有力的思想。
七、莎士比亚和中国哪个世纪的人?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逝世于1616年4月23日,也就是他52岁生日那天。莎士比亚哪个时代的呢?按他的出生年月来看,他生活于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也就是中世纪的英国,而那段时期恰巧是文艺复兴盛行的阶段。相当于中国的明代。
八、《莎士比亚全集》有几个版本,谁翻译的最好?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诗剧,方平主编主译的这套书也很不错,朱译和方平主编主译的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九、中国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为剧本?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明代作家汤显祖主要作品为剧本。如《牡丹亭》等。
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谁的翻译最好?
我的观点,就十四行来看,朱生豪译文比较好。莎士比亚剧本汉译版本中最主要的有四个翻译家,分别是朱生豪、卞之琳、梁实秋和施咸荣。
他们四个翻译大家的译文风格和主要成就简述如下:
1. 朱生豪译文色彩明亮,声韵和谐,主要以散文文体翻译,但是原句使用韵文的地方也用文言韵文译出。
他翻译莎剧所遵原则如下:“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
朱译面世后,好评如潮。
王元化曾说:“朱译在传神达旨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不仅优美流畅,而且在韵味、音调、气势、节奏种种行文微妙处,莫不令人击节赞赏,是我读到莎剧中译得最好的译文,迄今尚无出其右者。”
2. 梁实秋从1930年着手翻译莎剧,直到1967年才译竣并出版《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卷,诗歌3卷)。
梁实秋翻译莎剧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忠于原文,虽不能逐字翻译,至少尽可能逐句翻译,绝不删略原文如某些时人之所为,同时尽可能保留莎氏的标点。”
在翻译莎士比亚时,他经过大量的“爬梳剖析”,最终选定未经任何增删的牛津版本作为原文材料,还广泛阅读了许多莎剧专家的大量注释,作细致的比较鉴别,尽量使译作与原作保持一致。
3.卞之琳先生认为莎剧本身是一种诗体,所以作为诗人的他采取以诗译诗的策略。
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
4. 施咸荣是我国第一部中文版《莎士比亚全集》的主要编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出版此书,他负责主持、组织及审定工作,后由于“文革”而被迫中断。
文革结束后,他继续从事这一工作。
经过长期努力,多卷本《莎士比亚全集》终于在1981年问世,这套书带给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作家陈建功在谈及此书时曾说,“施先生编辑的那套《莎士比亚全集》曾伴随我度过了枯燥苦闷的青年时代,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套我爱不释手的书原来竟也融汇了先生无数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