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屈原列传》的文言现象总结!!(不要翻译)

bdqnwqk2023-08-25学者1

一、急需!!!!《屈原列传》的文言现象总结!!(不要翻译)

通假字

①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见”通“现”)

词类活用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 (“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一词多义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 (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 (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 (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屈平既绌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判断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古今异义

①人穷则反本 (“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 (“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③颜色憔悴 (“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二、屈原列传的高中文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平既绌…楚大困。明年…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我是用手机只能码120字故不能全写,大致已按段落分句

三、屈原列传的具体字解释

接遇:接待

--------------------------------------------------------------------------------

【zdic.net 汉 典 网】

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南史·王懿传》:“ 愉 接遇甚薄,因至 姑孰 投 桓玄 。”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谀佞》:“[ 姚崇 ]忿其谀媚……自兹不复接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宋昌藻 ,考工员外郎 元问 之子。 天寳 中,为 滏阳 尉。刺史 房琯 以其名父之子,常接遇之。”

【zdic.net 汉 典 网】

明:使动用法。使...明。

míng

【动】

照亮〖light〗

火尚足以明。——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明中(明照中天);明烛(照亮)

点燃,点亮〖fire;light〗

并非明火执仗,怎算是强盗?——《红楼梦》

又如: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明灯(点灯)

懂得,了解〖understand〗

愚者亦明之。——清·黄宗羲《原君》

吾未其明也。——唐·韩愈《师说》

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明经义谙雅故(了解经书的意义,通晓过去的文章典故。谙:熟悉);明中(通晓星象历法);明悟(明白领悟);明理(明白道理)

阐明,表明〖makeknown;expound〗

文者以明道。——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明死生之大。——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明道德之广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明心(表明心迹);明志(表明心志);明明(表明)

明确〖pinpoint〗

明法度,定律令。——《史记》

又如:明分(明确职分);明惑(明确与困惑)

分辨,区分〖distinguish〗。如:明正(辨明);明辨(分辨清楚)

通“盛”。受〖ladle;fill〗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诗·小雅·甫田》。注:“明者,盛之假借。

通“盟”。结盟〖becomeallies;formanvalliance〗

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诗·小雅·黄鸟》

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汉书·黥布传》

四、屈原贾生列传 字词翻译

穷 1:阻塞不通;2:不得志,不显贵;3:生活困难;4:穷尽,完结;5:穷究,追究到底

信 1:艳宇真实;2:讲信用;3:实在,的确;4:相信;5:信物;6:送信的人;7:音讯;8:副词(随意,随便);9:shen 通“伸”,伸展

约 1:捆缚,套;2:约束,束缚;3:简明,简要;4:节俭;5:订约,约定;6:大约

廉 1:厅堂的侧边;2:正直;3:不贪,廉洁;4:考察,查访;5:价格低

微 1:隐蔽,藏匿;2:深奥,微妙;3:微小,轻微;4:稍微;5:地位低下,卑贱;6:衰败,衰弱;7: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五、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内容及意思是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吧。他远古称颂帝喾,近古称道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周武王,用这些来讽刺楚国当时的政事。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端正。他的文辞表达平常的事物,但含义却很重大;列举的事例虽近在眼前,但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