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 中考历史基础知识点?
一、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
初中物理入门基础知识点
一、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二、中考历史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中考历史基础知识点: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官僚地主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等群体之间的严重剥削关系、科举制度、农村社会的“三马分田”制度等。
2.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爱国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段新时期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包括1921年7月1日在上海秘密成立中国共产党、秋收起义、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等历史事件。
4. 抗日战争的主要经过和胜利的原因,包括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八年抗战的艰苦战斗、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等。
5. 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和发展,包括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等。
6.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联合国的成立、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等。
以上是中考历史科目的基础知识点,在备考中应该重点掌握,同时也要结合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等进行深入理解。
三、福州历史初中知识点?
中国历史有福州马尾船政这个部分,还有闽王福建最藩王的故事。
四、初中历史速记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初中历史的速记知识点:
1. 夏、商、周: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按照时间顺序为夏朝、商朝、周朝。
2.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分裂割据、诸侯争霸的时期。
3. 秦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出现。
4.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5. 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公元220年到280年,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争霸的时期。
6.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隋文帝杨坚建立,统一了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7.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
8. 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繁荣的时期。
9. 元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10.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辉煌时期。
这只是一些初中历史的速记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朝代和时期。在学习历史时,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每个朝代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事件。
五、初中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
电 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23.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2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
25.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切割磁感线。
27.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8.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光 学
29.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3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32.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
33.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3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
3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3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像与物大小相等。
38.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物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能成实像,小孔成像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眼睛直接看,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39、放大镜、平面镜、水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0.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42.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43.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44.眼睛的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类似。
45.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热 学
46.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47.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48.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
49、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因为温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
50、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
5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
52.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会根据图象判断)。
53.雾、露、“白气”是液化;霜、窗花是凝华;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
5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5.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时存在);分子间有空隙。
5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5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58.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9.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60.热值、密度、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61.两块相同的煤,甲燃烧的充分,乙燃烧的不充分,甲的热值大(错)。
62.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木棒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63.蒸发只能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力 学
64.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65.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6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6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68.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69.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70.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7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7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3.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7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7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76.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77.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78.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79.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80.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81.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2.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83.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84.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85.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86.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87.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88.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89.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90.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91.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示数上小下大。
92.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93.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但“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94.使用机械能省力或省距离(不能同时省),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小于1)。
95.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
96.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重物不变,减轻动滑轮的重也能提高机械效率)。
97、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98.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考察机械能变化时,划出速度、高度的变化。
99.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00.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六、初中地理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历史知识点的归纳如下:
1、地理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保护、地理信息等方面,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地球;2、历史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等方面,主要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记录;3、初中地理历史两门课,重点在于学生对人类和地球的理解和认识;4、在学习这两门课程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方法;5、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七、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1)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应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2)二战结束后到五六十年代西欧北欧美国等组成北约苏联东欧组成华约埃及印度南斯拉夫等提倡不结盟主要以意识形态划分
六十年代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美苏争霸权世界分为三个世界美苏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两个世界间第二世界以国家实力和意识形态划分
90年代左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一超多强类似三个世界主要以国家实力划分
八、初中历史德国知识点总结?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社会阶级矛盾。
(2)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中下层人民的信任和统治阶级及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2.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理和总统大权于一身。
3.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4.内外政策:对内: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九、初中历史常考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频考点: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三代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夏朝的建立、商朝的甲骨文、周朝的分封制等。
秦朝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万里长城的修建等。
汉朝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汉武帝的功绩、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赤壁之战、魏晋玄学、南北朝的石窟艺术等。
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隋朝的大运河、唐朝的开元盛世等。
五代十国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等。
宋朝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宋朝的政治制度、四大发明等。
元朝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元朝的政治制度、白瓷、棉纺织业的发展等。
明朝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明朝的政治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等。
清朝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清朝的政治制度、平定准噶尔等。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前后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等。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产生和演变,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
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如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
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的爆发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战争等。
世界古代史:
古代埃及文明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金字塔的建造、象形文字的发明等。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楔形文字的发明等。
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佛教的产生和发展、种姓制度的产生和演变等。
古代希腊文明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哲学的发展等。
古代罗马文明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罗马帝国的兴衰、法学体系的形成等。
世界近代史:
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如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
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启蒙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
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如下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十、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有哪些?
1.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计数、比较大小和进行运算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
2. 数的运算: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和乘方等,要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3. 代数式和方程式: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方程式是等式的一种,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等。
4.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包括点、线、面和体等,要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5. 相似和全等:相似和全等是几何图形的重要性质,要掌握它们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6. 比例和百分数:比例是指两个数之间的比值,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百分比,要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7. 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的过程,要掌握常见的统计方法和图表的制作方法。
以上是初中数学的基本常识,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