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基础知识

bdqnwqk2023-07-23问题1

京剧的基础知识

一、京剧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京剧中涵盖着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如一出剧目 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并将其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2、虚拟性

高度的虚拟化表演可以引发观众的想象,同时解决了舞台表演中空间与时间上的问题。

3、程式性

表演的过程及形式都已经形成高度的规范化和固定化。演员表演中的动作、道具、服装都有相当严格明确的规定。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京剧独特的表演体系,也称之为“梅兰芳表演体系”

二、京剧的审美特征

1、以表演为中心,多种艺术元素综合2、虚实相生,写意的戏剧观3、形神兼备,注重形象美

三、京剧的行当和流派

行当: 戏曲中的人物,根据人物的`的性别、年龄、类型、性格、气质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分的不同角色。

七行:生(末)、旦、净、丑

武行、流行、上下手

七科:剧通科、音乐科、剧装科

盔箱科、容装科、交通科、经励 (经 理)科

以上被称为京剧的七行七科。

注:末行原本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一般扮演男性次角色,后并入生行,俗称“二路老生”。

生 行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35岁以上),性格忠厚、正直、庄重的正面人物。

老生又分为:唱功老生,以唱工为主;做功老生,唱念并重;红生,以扮演关羽而得名。

小生:一般扮演20—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念白及演唱时,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

小生分为:纱帽生,年轻的官员;翎子生,年轻的武将;穷生,穷困潦倒的书生;扇子生;风流倜傥的儒雅公子。

武生:大都扮演有武艺的正面那男性。

武生分为:长靠武生,武艺高强的将军,元帅;短大武生,扮演一些身份较低的江湖好汉。

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

旦 行

旦行是京剧的主要行当,是唯一代表女性人物的行当。可分为以下七类:

老旦:一般扮演50岁以上的女性,演唱用真桑,服装颜色深沉。

正旦:即青衣,扮演20-40岁性格温柔,举止端庄的女性。

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或泼辣的青年女子。

武旦:以武打为主,一般扮演青年的女将女侠。

刀马旦:扮演智勇双全的女性角色,不必像武旦一样激烈打斗,唱念做打比较全面

彩旦:又称丑旦或丑婆子。扮演幽默,诙谐或凶狠的女性。

闺门旦:扮演大家闺秀和比较稳重的青年女子,近似于花旦,但是花旦念“京白”闺门旦念“韵白”。

净行

净行:俗称“花脸”,主要表现性格豪放、粗鲁、刚烈、忠诚或奸诈的男性。花脸在化竖散妆、唱腔、形体上都老高与其它男性角色不同,讲求夸张的表余含氏现。主要分为三类:

正净:也叫“铜锤花脸”以唱功为主多扮演朝廷重臣,将帅等。

副净:也叫“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注重身段。多扮演勇猛豪爽、刚烈强悍或阴险奸诈而有权势的人物。

武净:也叫“武二花脸”以武打为主。

丑行

丑行:俗称“小花脸”,化装时一般都在鼻梁,两眼之间画一块白,这是丑行的标志。丑的表演诙谐幽默,滑稽风趣。丑行表现的人物很杂,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有,但都是些小人物。按人物身份地位可分为:

袍带丑:文丑中有地位,有权势的人物,讽刺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

方巾丑:头戴方巾的知识分子,扮演儒生,谋士,书吏等这些人虽然是知识阶层,却是势利小人,表演中刻画他们迂阔酸腐的气息。

褶子丑:又称公子丑,常演花花公子,纨绔子弟。

茶衣丑:一般扮演身穿粗布短衣,扮演下层贫民,表演憨态可掬。

彩旦:又叫丑婆子,扮演奸刁刻薄或可笑的妇女。

武丑:擅长武艺的丑角,性格机警,语言幽默

老生流派:

老生前三杰:程长庚(徽派)、余三胜(汉派)、 张二奎(京派)

老生后三杰:谭鑫培(谭派)、孙菊仙、 汪桂芬

四大须生:余叔岩(余派)、言菊朋(言派)、 高庆奎(高派)、马连良(马派)、

谭富英(谭派)、杨宝森(杨派)、 奚啸伯(奚派)

周信芳(麒麟童)麒派(南麒北马关外唐)

旦行流派:

通天教主:王瑶卿

四大名旦:梅兰芳(梅派)、尚小云(尚派)、程砚秋(程派)、荀慧生(荀派)张君秋(张派)

花脸流派:金少山(金派)、郝寿臣(郝派)侯喜瑞(侯派)、裘盛戎(裘派)

京剧的知识

1、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是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职业)来划分的。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的。

京剧的行当,最早分为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十行。随着京剧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后来衍化为七行(生、旦、净、丑、武、杂、流)。时至今日,七行中的后三行不再专立。于是合并为生、旦、净、丑四行。

在生行中,可分为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几类。老生又可细分为安工老生(重唱功)、衰派老生(重做工)和靠把老生(重武功)几类。武生又可细分为长靠武生和短靠武生等,其中包括演猴儿戏者。小生又可细分为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几类。

在旦行中,可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和老旦几类。

在净行中,可分为正净(又称“铜锤”或“黑头”,重唱功)和架子花(重工架,并演权奸类人物)两类。

在丑行中,可分为文丑、武丑两类。在文丑中,又可细分为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茶衣丑和丑婆等。

在各个行当中,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不尽相同。唱功最重的当属老生、青衣和正净;其次则是老旦、小生、花旦及架子花。老生用真声演唱,风格上要求挺拔、苍劲,念白时用韵白。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旦行中青衣、花旦均用假声(女演员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风格上要求圆润、柔婉、妩媚。青衣用韵白;花旦用京白。正净用真声演唱,风格上要求宽厚雄浑,念白时用韵白。如:《铡美案》中的包拯。老旦用真声演唱,其风格苍劲、柔婉,念白时也用韵白。如:《辞朝》中的佘太君。小生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在风格上要求宽亮中带虚拆凳刚劲,念白时用韵白。如:《玉堂春》中御轿的王金龙。架子花重做派和念白,韵白和京白均用。如:《捉放曹)中的曹操。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韵白,有时也用方言。如:《群英会》中的蒋干。

2、京剧的唱腔

京剧唱腔的`种类颇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昆曲等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

二黄和西皮是两种声腔的总称。在这两种声腔中还包括着许多板式。如:原板、慢板、流水、快板、散板等。因此,从体制和结构的角度上看,这类唱腔均属于“板腔体”之类。

在一般情况下,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京剧的板式泛指其节拍和节奏形式。而其实质性含义有两种。其一,指其板眼形式,亦即节拍形式。通常,强拍被称做“板”;弱拍或次强拍被称做“眼”。其二,指下板的形式,即节奏形式。例如:

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做“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腰板”;散板曲调不点板眼,只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才下一板,因而称做“截板”或“底板”。

板式的种类大致上分为四类:

(1)一板三眼类(四拍子)。如:慢三眼、快三眼。

(2)一板一眼类(二拍子)。如:原板、二六。

(3)有板无眼类(一拍子)。如:流水板、快板。

(4)散板类(节拍自由)。如:摇板(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散板(慢拉慢唱)、导板、滚板等。

3、京剧的服装

京剧的服装也称做“行头”。实际上,行头不是仅指衣服一项。按早期的惯例,它可分为衣、盔、杂、把四类。后来,发展为六项。即: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头箱、把子箱和旗差旅包箱六类。大衣箱包括了蟒、帔、宫衣、开敞、褶子等;二衣箱包括了武服大靠、箭衣、抱衣等;三衣箱包括了靴、鞋、彩裤、水衣、胖袄等;盔头箱包括了盔、帽、巾、冠、髯口、翎尾等;把子箱包括了刀、枪、把子;旗包箱包括了旗帜、帐帔、布景、道具等。

4、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其中,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文场中的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海笛、笙等。武场中的乐器有:鼓(单鼙)、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在文武场中,鼓板由一人演奏,在乐队中起着领奏或指挥的作用。

文场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是:

(1)为演唱伴奏;

(2)为配合演员的表演而演奏过场音乐。

武场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是:

(1)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

(2)使场次、段落间,唱、念、做、舞间相互衔接;

(3)渲染舞台的情绪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