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评论孟子 学者评论孟子的句子

2023-07-14学者

一、如何正确评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质上还属于专制主义的王权思想,但其中确实包含了丰富的普适价值,尤其是“人民主体性”的提出在当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

孟子民本思想中的体现的政治理性和政治智慧,是古代思想家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而服务。

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孟子的民本思想,从人类的终极关怀出发,在急功近利的封建时代固然是一种“理想主义”,而这也正体现了人类价值理性的优先性和崇高性。

孟子不是立足于如何发展经济而不顾人民死活,也不是某人或其集团的利益,而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幸福与安乐。这对于我们认真反省自己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用现代人的角度评论孟子孟子的仁政思想对现代社会造成的影响?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学大师.他的学说对于当时的思想界,以及对后世来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历代统治者多利用孟子思想中有利于他们的部分,来为其反动统治.

三、孟子坤是孟子吗?

孟子坤不是孟子。

孟子是指儒家亚圣孟轲。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他的著作孟子,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是中国人民敬仰的圣贤。

孟子坤是现伐知名的网红人物,两个人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四、孟子休妻里的孟子是哪个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奉孟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他的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受到的孟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是一位慈爱、 智慧,同时又严格的母亲。在孟子的幼年时期,就有“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等故事,为后世树立了教子的榜样。就算到孟子娶妻成家后,孟母也不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启发孟子,使他的人格更加完善,品德更加高尚。

五、孟子记录了孟子的什么?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六、孟子生平及 《孟子》主张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主要思想:1“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2性善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3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七、孟子忌日?

12月22日是冬至日,这一天也是孟子的忌日。社会各界人士、孟氏后裔和儒学爱好者齐聚孟子故里邹城,遵照古制、行礼如仪,在孟庙隆重举行己亥年冬至祭孟大典。

  上午9点10分,“启扉……”声起,释奠雅乐奏响,棂星门缓缓开启,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等参加释奠礼人员身着宋制祭祀古装,在文舞生和武舞生的引领下,肃穆端重地步入亚圣殿前。

  大典沿用宋代祭祀仪式,礼乐伴奏均为现场演奏。通过初献、亚献、终献、奠帛、望瘗、撤馔等环节,力求原味复制,完整再现古代庙堂下、古韵中的祭孟仪式。

  据《孟氏宗谱》记载,公元前289年,孟子寿终,享年84岁,这一天正是冬至日。孟子故里的乡亲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改为隆重祭祀孟子,并将习俗延续至今。

  “今年冬至祭孟最大的亮点,仍在谱曲写词和编舞上,全是最新编制。”邹鲁礼乐团文化顾问董伟介绍,为遵循古制,祭孟大典中所有乐器,包括编钟、编磬、古筝、古琴等完全按照宋代宫廷雅乐的乐队编制和排列图式排列,并现场演奏。

八、孟子经典?

孟子十大经典语录: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极力推崇孔子的学说,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也因此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诸侯征伐不断,礼崩乐坏,比拳头大小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时代却四处奔走,大谈“王道”,宣扬“仁政”、“民贵君轻”,非大贤大勇之人恐怕很难做到。孟子以他的古道热肠颠覆了我们的想象,而他的雄辩和气势每每让人折服。《孟子》这本书保留了这样的特色,特此从中摘录了几句,邀请读者共同感受。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具备,那么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成就大义。这并不等于说要重义而轻生,生是义的载体,义是生的价值所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舍生取义何尝不是另一种生。

2、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释义:上天还没有平定天下的意思,如果想平定天下,当今这个世界,除了我还有谁呢!儒家认为人生的轨迹应该是,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准备工作,面对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艰巨任务,没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恐怕很难有所作为。孟子这句话是相当霸气的,但也是至理名言。

3、虽千万人吾往矣。

释义: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我也要勇往直前。小到日常生活,大到事业、人生,都或多或少会遇到挫折和压力,是直接面对还是逃避,勇气很重要。

4、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释义:人,如果没有志向,没有志气,就和禽兽一样了。孟子用近乎尖刻的语言,告诉我们生而为人就应该有志气、有理想,而不是只想着一日三餐。

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释义: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不欺人、不自欺,此心光明,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坦坦荡荡,无忧无惧。

6、尽信书不如无书。

释义:完全相信书上说的,就成了教条主义了,那还不如没有书的好。读书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于学以致用,而不是成为书呆子。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释义:面对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在的诱惑、压力、甚至强迫,还能不改初心、坚持正道、坚持自己的主见,这样才算真正有气魄的人。

8、顺天者成,逆天者亡。

释义:天道昭彰报应不爽,上天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改变它的规则。合乎天理的自然可以和天地共存,反之逆天而为只能一败涂地。做人做事不可以没有敬畏之心。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释义: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未雨绸缪往往能立于不败之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释义:不得志的时候要洁身自好爱惜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以天下苍生为念。“穷”的时候不自暴自弃,“达”的时候不忘初心。

九、孟子之乡?

        孟子出⽣于邹国,即今⼭东省邹城县。邹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素有“邹鲁圣地”和“孔孟之乡”的美誉。现今已经是⼭东省的县级市之⼀,由济宁市管理。位于⼭东南部,和孔⼦的故乡“曲⾩”很近。

       孟⼦故居在曲⾩城南约13公⾥的地⽅,那⾥是中国的著名思想家孟⼦的出⽣地。在当地,每年都有村民会⾃⾏前来祭祀孟⼦,仪式规模相当重⼤。现在我们见到的是孟⼦故⾥,是在元代和明代修复过的。现在现存的遗迹有孟⼦故⾥坊、孟⼦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和孟母池等。这些遗迹已经称为了⼭东省的重点⽂物保护单位之⼀。孟⼦故宅先仅存⼀座正殿,约有5⽶⾼,11⽶长,纵深7⽶。在殿前,有⼀⼝池,便是孟母池。

十、孟子典故?

三迁择邻:

孟子名孟柯,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