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政治家 学者型政治家是谁
一、学者型性格?
学者型人格(INTP)
他们内向缄默、独立自主,喜欢理论上和科学方面的追求,常常喜欢用逻辑和推理来分析解决问题,喜欢提出新的见解和主张,对聚会和闲聊不感兴趣。强烈的偏好从事与自己兴趣或爱好有关的职业。他们客观公正,有较强的批判性,倾向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寻找事物的内在原理与结构。善于独立解决问题,有时对一个观点或者当前形势的分析预判能做出超乎常人的精准分析。
二、学者型人格适合的工作?
学者型人格可以适合教育,科研,技术等方面工作
三、disc学者型人格适合什么工作?
准确的来说,DISC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不管你是哪一型,都可以做不同的工作,只是需要努力、调整的方向不一样。
S稳健,可以做研发类、也可以做销售类,每一个工作都有不同性格的人,展现不同的风格而已。
四、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区别?
专家型教师是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在教学某一领域有独到之处,并且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
学者型教师是学术水平比较高,科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
五、华盛顿政治家?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
乔治·华盛顿,男,1732年2月22日出生,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开国元勋、国父、首任总统。
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任大陆军的总司令。1787年主持了制宪会议。会议制定了现在实施的美国宪法。1789年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1799年12月14日去世,享年67岁。
六、非洲政治家?
世界上最著名的非洲政治家之一纳尔逊·曼德拉。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男,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在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2013年12月5日在约翰内斯堡住所逝世,享年95岁。
七、怎样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治学之道,是指研究学问的门路,也就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业学者。这个话题前人已经谈得很多了,而且言人人殊,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治学之道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因环境条件而异,是很难强求一律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每个人谈的只能说是他自己的治学之道,对于别人,只能是一种借鉴。《庄子·田子方》记载了一段孔子的高足弟子颜回对孔子说的话:“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意思是:先生走我也跟着走,先生小跑我也小跑,先生快跑我也快跑,都还跟得上,但是先生狂奔,烟尘远远地抛在身后,颜回我就只能眼睁睁地落在后边了。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一段话,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学习,可能是个好学生,但却很难成为像老师那样的学者,更不用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基于上面的理由,我这里谈的治学之道,顶多只是一种参考,这是必须声明的。
立志与从师
我认为治学的前提是“立志”,有个成语“专心致志”,志是什么呢?是志向,没有志向还努力什么?一个学者,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其目的是超越前人,要有创新或突破。如果没有创新,那么研究就是不成功的。所以每一位要从事研究工作的青年,都要立大志,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人类的进步正是以这些不断的发明创造为标志的,换句话说,发明和创造引领世界潮流。
有了志向,就要为之奋斗。我觉得顶重要的是“从师”。古今中外,学术界都很注重“师承”,他的老师是谁,老师的老师又是谁。人们至今还说“名师出高徒”。原因是,许多学问,没有老师的指点引导,难以掌握其中的关键,老师的作用绝不止于“传道授业解惑”,甚至更为重要的是传授治学的“门道”,也就是交给你一把钥匙。这种传授,有时候甚至像大人教小孩走路,一步一步地扶着、领着,又如教小孩写字,手把手地教。这些“低级”的东西,在书上往往没有,或者即使有也不详细,甚至无论如何详细,你也不可能完全领会。有时候人们把这种师生传授叫“熏陶”、“熏习”。衣服本来没有香味,用香熏了,就染上香味了,不是近距离,又如何“熏”呢?有些体会,非贴近老师不能获得。
孔子的高足子夏曾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远远地看上去十分庄重,与他接近了才发现很温和,听他说话又十分严厉。这种感受,不从师是不可能有的。老师传授的不仅是学问及治学的方法,还教你如何做人,也许这是从师的又一关键所在。关于如何做人,老师的学术著作上不大表现,而做人对一个优秀学者来说也许是先决条件。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个高要求,为人师表,名副其实,又岂是容易达到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老百姓常说的话。所以从师万不可轻率,要慎重选择既有学望又有德望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否则贻误终生,还弄不清原因所在,那真是人生的悲哀啊!从师,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形广泛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清朝初年的大学者顾炎武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广师》,列举了他所佩服的同时代的人物十位。
这十人各有所长,如谓“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张稷若即山东济阳人张尔岐。又谓“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朱锡鬯就是浙江秀水人朱彝尊。顾炎武发现并指出他们的优长,认为值得自己师法。
我的师承
我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追随先师王绍曾先生学习古籍目录版本学的机会,在近二十年间,取得了一点成绩。我感到,真正受到先生启发的有两件事:一是参加先生主持的教育部古籍研究项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编纂工作,二是参加先生主持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整理工作。在《艺文志拾遗》中基本掌握了目录学,在《校勘记》中则基本掌握了校勘学,同时对稿本的认识大大加深。《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0 年中华书局出版,获教育部一等奖。《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2004年出齐,获教育部二等奖。
王绍曾先生之外,在目录版本学方面,我还受到顾廷龙、冀淑英、黄永年三位先生的深刻影响。1992年1月我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读者服务部购得一部《四库全书附存目录》,上有民国间某位学者的批注,其目的是为6793种存目书标注版本,但所批条目不多,应当是因为那时的条件太差。我敏感地认识到这是“四库学”的一大空白,又是版本目录学的一大选题。于是重金买下,从此开始从事《四库存目标注》。1993年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获得批准。同时北大季羡林先生主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我应邀参加。在参加《丛书》过程中,我担任总编室主任,先后过目《存目》书传世善本5000余种,一一作了详细的版本和文物特征记录,积累笔记百余万言,到2005年10月《存目标注》完成定稿,约三百万字,200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连索引共精装八册。回顾创始之初,经历了整整十五年。如果说我在版本目录学方面还称得上一位专业人员的话,那么《四库存目标注》就是我的代表作。在该书写作中,顾廷龙、冀淑英、黄永年三位老前辈给予了很多指导。在“七七事变”以前,顾先生即开始这项工作,但因时代原因,没有成功。这件事我当然不知道。当顾先生得知我从事该项目时,就把自己早年的批注本《四库存目》寄给我参考,还写信加以鼓励。冀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工作一辈子,黄先生则是古籍版本鉴定的大专家。三位都是《存目丛书》的学术顾问,所以在1992年到1997年间,我与三位先生见面和通信的机会较多,向三位先生请教的问题也十分集中。三位先生对我的爱护溢于言表,指导和帮助也格外用心。由于三位先生在版本学方面都是第一流的专家,而且各具特色,因此我在版本学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构成了古典文献学的核心部分,在1997年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完成后,我感到自己的文献学知识结构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两年后,因为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先后约我为硕士生开设学位基础课“文献学”,就在一学期时间内撰写了一部《文献学概要》,约40万字,200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其后每年重印,是目前比较通行的文献学教材,被评为“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回顾近二十年的治学过程,如果山大没有一位王绍曾先生,那么就不可能有“目录版本”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专业方向,自然也完全不可能进一步产生《四库存目标注》这样一个选题。没有顾、冀、黄诸先生的特别指导和提携,《存目标注》也难以达到应有水平。这是“从师”和“广师”的必要性。
“因地制宜”做学问
接下来我要建议的是“因地制宜”。世间万事都带偶然性,可是偶然的机遇被你抓住,又带必然性。我上山大时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后来发现学习古典文学必须以音韵学、训诂学为基础,于是转而学习语言文字学,并进而发生浓厚兴趣。大学毕业考入山大古籍所研究生班,当时认为古籍整理主要是标点、校勘、注释,与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一致的。两年毕业顺利留所工作,可是所里安排跟王绍曾先生从事古籍目录版本学研究,具体说就是参加王先生主持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编纂工作。那是1987年。
这项工作持续了七八年才完成,每天上午、下午都坐班,地点在图书馆古籍部。山大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书目非常多,其基础是胶州张鉴祥(镜夫)“千目庐”旧藏。所谓“千目”,就是一千种目录学书籍。这些书目正是从事《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的基础。
换句话说,王先生从事《拾遗》与山大图书馆的“特藏”密不可分。王先生还主持完成了《山东文献书目》、《山东藏书家史略》、《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山左戏曲集成》、《渔洋读书记》等山东文献方面的项目。王先生是江苏省江阴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到山东工作,把山东当成第二故乡,潜心研究山东的历史文献,并做出了突出成就。如果不是在山东,从事山东文献研究首先会碰到资料困难。但是,在山东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很多,却不一定会从事山东地方文史研究。王先生作为一名从外省来山东工作的学者,他的选择带有明显的“因地制宜”的特色。清代文献、山东文献、张元济研究,构成王绍曾先生古典文献学成就的主体,不难发现,“因地制宜”是王先生治学方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作为王先生的学生,我近年从事的主要是两大项目:一是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即新修《清史》艺文志),二是山东省政府特批重大项目《山东文献集成》。这两个项目规模都非常大,但从渊源上不难看出,都不过是王先生研究工作的继续。
小时候有一首振聋发聩的革命歌曲,现在人们不再唱了,可是其中的两句我依然不能忘怀:“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因地制宜”的“地”,就是“水”和“秧”,“鱼”和“瓜”就是成果,“因地制宜”就是如何利用现实条件取得应有的成果。我想,来山东工作对王绍曾先生来说是偶然的,但他的目录版本学修养,是他在山东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果的内因。有的同学一进大学、一考上研究生,就为将来的工作忧虑。我想无论将来干什么,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柢,抓紧点滴时间努力学习,也许是对未来工作的最大帮助吧。
治学之道还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都是十分重要的。
八、南朝齐政治家?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江淹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虽家境贫穷,但很好学。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宋泰始四年(468年),被任命为巴陵王国左常侍。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闻其才,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齐建元(479年)初,改任骠骑豫章王记室,兼东武县令,参与草拟诏书册令,并撰写国史。延兴(494年)初,为御史中丞,先后弹劾中书令谢朏等人。中兴元年(501年),迁任吏部尚书。梁天监元年(502年),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为临沮县开国伯。不久又改封为醴陵侯。
天监四年(505年),江淹去世,终年六十二岁,梁武帝为他穿素服致哀,并赠钱三万、布五十匹。谥号宪伯。
九、元朝女政治家?
满都海在汉文史籍中完全不见其人,而在蒙文史籍中却是一个世所罕见的巾帼英雄、一个雄才大略的蒙古杰出女政治家。
年长寡妇嫁给了小男孩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但蒙古帝国并没有灭亡,而是退回了自己的故土——蒙古高原。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不过,此后的蒙古帝国在明朝军队持续不断的打击下越来越衰弱不堪。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贝尔湖附近大败蒙古军队,7万余蒙军被俘。这次的失败使蒙古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的家族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到了15世纪初,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1478年,统治蒙古的满都鲁大汗受到奸臣挑拨,兴兵讨伐他的侄孙兼继承人勃罗忽济农(“济农”为“副汗”的意思),不幸在战斗中身亡,其继承人勃罗忽济农也在不久后被害身亡。满都鲁没有留下子嗣,而勃罗忽济农也仅留下一个年仅7岁的男孩——巴图蒙克。巴图蒙克的命运极其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他自己被人收养,几经辗转,受尽苦难。曾经辉煌无比的黄金家族到他这里似乎要彻底终结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比他年长25岁的寡妇嫁给了他,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拯救了忽必烈的黄金家族。这个年长的寡妇不是别人,正是满都鲁大汗的遗孀——满都海哈屯(哈屯为蒙古语“夫人”的意思)。
挽救“黄金家族”的婚嫁
满都海原名叫做满都海斯琴,生于1448年,是蒙古汪古部人,父亲铁木尔是蒙古的丞相。铁木尔丞相对满都海十分疼爱,在满都海年龄稍长之后,便开始教她习文练武,给她讲述关于蒙古各部的兴衰史,告诫她历史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此外,铁木尔丞相还专门请来一位熟悉汉文化的家庭教师,给满都海讲述中原王朝兴衰成败的经验得失。幼小的满都海十分聪颖,对父亲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武艺很快就能心领神会,既能读书识字,又能盘马弯弓,因此得到周围人们的广泛赞誉。
自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汪古部就与黄金家族建立了姻亲关系,这一习俗被长期保存了下来,满都海成年之后,嫁给了蒙古大汗满都鲁,为小哈屯(第二夫人),与满都鲁生有二女。
满都鲁汗死后,由于没有继承人,满都海果断挑起重担,宣布暂时由自己监国,管辖蒙古,直到选出新的大汗为止。
蒙古历来有继承人收取死者妻室的习俗。由于满都鲁无嗣,不论谁做了大汗都可以娶前任大汗的妻妾。按照正常程序,应当是先推举出新的大汗。然后大汗接收前任大汗的妻子部众、财物牛羊。可由于满都海聪明能干,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她嫁给谁,谁就将是蒙古大汗。于是,当时蒙古各部落首领争先恐后地向满都海求婚。
在向满都海求婚的诸部落首领中,条件最优越的是科尔沁的乌讷博罗特王。此人曾经发兵帮助蒙古本部平定卫拉特部的叛乱,并且他掌握着科尔沁部强大的军事力量,十分令人羡慕,因此有人劝满都海嫁给乌讷博罗特,以振兴蒙古。但是乌讷博罗特并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而是成吉思汗的兄弟合撒儿的后代,因此他缺少继承汗位的合法性。满都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为了维护黄金家族的正统地位,断然拒绝了乌讷博罗特的请求,嫁给了年仅7岁的黄金家族嫡系子孙巴图蒙克。
满都海的这一决定当时出人意料,满都海当时已经32岁,而巴图蒙克年仅7岁,两人相差26岁,并且从辈分上来讲,满都海是巴图孟克的曾叔祖母辈。但是巴图蒙克在当时从继承顺序来讲是黄金家族最合适的人选,并且嫁给巴图蒙克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孩子还能让窥伺权位的权臣们放松警惕,满都海的这一决定真可谓明智之举。
重新统一蒙古各部落
两人结为夫妻之后,满都海扶立巴图蒙克继承蒙古汗位,号达延汗。“达延汗”也就是全体之汗、天下共主之意。在达延汗继承汗位这一天,满都海夫人为新人可汗的登基以及二人建立婚姻关系举行了盛大的“双庆”庆典,在达延汗的黄金宫帐,参加庆贺的各部官员达数万人,帐内人头攒动,场面甚为壮观。满都海头戴顾姑冠,身着礼服,宣布达延汗正式登基,同时宣布自己为新人可汗哈屯,随后鼓乐齐鸣,群臣山呼万岁,伏地跪拜。
满都海在辅佐达延汗登上汗位之后就开始致力于统一蒙古各部的征服战争。雄踞哈密北山一带的卫拉特部历来都是蒙古本部的劲敌,并且卫拉特部太师辈出,不断对黄金家族势力形成掣肘,因此,满都海首先将矛头对准了卫拉特各部落。满都海哈屯亲自披挂上阵,将年幼的达延汗装在箭囊里跨在身上加以保护。在蒙古史书的记载中,满都海挥刀跃马、身先士卒的巾帼英雄形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在满都海的指挥下,这场对卫拉特部的征伐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俘虏该部4万之众,缴获了大批牲畜及财物。
在征服卫拉特之后,满都海一鼓作气,开始征讨专横跋扈的癿加思兰,癿加思兰正是挑拨满都鲁大汗与勃罗忽济农之间关系、导致黄金家族衰落的罪魁祸首。此次军事进攻,满都海没有采取贸然军事行动,她先派遣一名大臣前往癿加思兰的驻地进行探察,自己帅军随后赶到。癿加思兰对使者的到来十分警觉,预感到了形式的微妙,于是他急忙召集军队,以防患于未然。然而,正在这时,满都海统帅的军队犹如从天而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奔而来,可怜的癿加思兰太师孤身一人逃命去了。满都海派手下士兵穷追不舍,最后在乞勒扯儿洼地将其击毙。满都海夫人为前夫满都鲁汗报了血海深仇,同时也为自己年幼的丈夫达延统一蒙古各部族扫清了障碍。
此后数十年,凭借着“黄金家族”的号召力,更依靠满都海亲临前线的南征北战,达延汗巴图蒙克终于重新统一了蒙古各部,消除了汗庭的内忧外患。达延汗生有11个儿子,其中从长子到七子都是满都海所生,从中可以证明他们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感情极好。创造历史奇迹的满都海,再创女人爱情生育的奇迹,她五次生育三次是双胞胎。
直到今天,蒙古族人民仍然深深怀念着满都海哈屯。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西路有一座满都海公园,就是为了纪念她为蒙古各部统一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满都海在汉文史籍中完全不见其人,而在蒙文史籍中却是一个世所罕见的巾帼英雄、一个雄才大略的蒙古杰出女政治家。
年长寡妇嫁给了小男孩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但蒙古帝国并没有灭亡,而是退回了自己的故土——蒙古高原。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不过,此后的蒙古帝国在明朝军队持续不断的打击下越来越衰弱不堪。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贝尔湖附近大败蒙古军队,7万余蒙军被俘。这次的失败使蒙古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的家族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到了15世纪初,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1478年,统治蒙古的满都鲁大汗受到奸臣挑拨,兴兵讨伐他的侄孙兼继承人勃罗忽济农(“济农”为“副汗”的意思),不幸在战斗中身亡,其继承人勃罗忽济农也在不久后被害身亡。满都鲁没有留下子嗣,而勃罗忽济农也仅留下一个年仅7岁的男孩——巴图蒙克。巴图蒙克的命运极其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他自己被人收养,几经辗转,受尽苦难。曾经辉煌无比的黄金家族到他这里似乎要彻底终结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比他年长25岁的寡妇嫁给了他,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拯救了忽必烈的黄金家族。这个年长的寡妇不是别人,正是满都鲁大汗的遗孀——满都海哈屯(哈屯为蒙古语“夫人”的意思)。
挽救“黄金家族”的婚嫁
满都海原名叫做满都海斯琴,生于1448年,是蒙古汪古部人,父亲铁木尔是蒙古的丞相。铁木尔丞相对满都海十分疼爱,在满都海年龄稍长之后,便开始教她习文练武,给她讲述关于蒙古各部的兴衰史,告诫她历史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此外,铁木尔丞相还专门请来一位熟悉汉文化的家庭教师,给满都海讲述中原王朝兴衰成败的经验得失。幼小的满都海十分聪颖,对父亲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武艺很快就能心领神会,既能读书识字,又能盘马弯弓,因此得到周围人们的广泛赞誉。
自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汪古部就与黄金家族建立了姻亲关系,这一习俗被长期保存了下来,满都海成年之后,嫁给了蒙古大汗满都鲁,为小哈屯(第二夫人),与满都鲁生有二女。
满都鲁汗死后,由于没有继承人,满都海果断挑起重担,宣布暂时由自己监国,管辖蒙古,直到选出新的大汗为止。
蒙古历来有继承人收取死者妻室的习俗。由于满都鲁无嗣,不论谁做了大汗都可以娶前任大汗的妻妾。按照正常程序,应当是先推举出新的大汗。然后大汗接收前任大汗的妻子部众、财物牛羊。可由于满都海聪明能干,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她嫁给谁,谁就将是蒙古大汗。于是,当时蒙古各部落首领争先恐后地向满都海求婚。
在向满都海求婚的诸部落首领中,条件最优越的是科尔沁的乌讷博罗特王。此人曾经发兵帮助蒙古本部平定卫拉特部的叛乱,并且他掌握着科尔沁部强大的军事力量,十分令人羡慕,因此有人劝满都海嫁给乌讷博罗特,以振兴蒙古。但是乌讷博罗特并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而是成吉思汗的兄弟合撒儿的后代,因此他缺少继承汗位的合法性。满都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为了维护黄金家族的正统地位,断然拒绝了乌讷博罗特的请求,嫁给了年仅7岁的黄金家族嫡系子孙巴图蒙克。
满都海的这一决定当时出人意料,满都海当时已经32岁,而巴图蒙克年仅7岁,两人相差26岁,并且从辈分上来讲,满都海是巴图孟克的曾叔祖母辈。但是巴图蒙克在当时从继承顺序来讲是黄金家族最合适的人选,并且嫁给巴图蒙克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孩子还能让窥伺权位的权臣们放松警惕,满都海的这一决定真可谓明智之举。
重新统一蒙古各部落
两人结为夫妻之后,满都海扶立巴图蒙克继承蒙古汗位,号达延汗。“达延汗”也就是全体之汗、天下共主之意。在达延汗继承汗位这一天,满都海夫人为新人可汗的登基以及二人建立婚姻关系举行了盛大的“双庆”庆典,在达延汗的黄金宫帐,参加庆贺的各部官员达数万人,帐内人头攒动,场面甚为壮观。满都海头戴顾姑冠,身着礼服,宣布达延汗正式登基,同时宣布自己为新人可汗哈屯,随后鼓乐齐鸣,群臣山呼万岁,伏地跪拜。
满都海在辅佐达延汗登上汗位之后就开始致力于统一蒙古各部的征服战争。雄踞哈密北山一带的卫拉特部历来都是蒙古本部的劲敌,并且卫拉特部太师辈出,不断对黄金家族势力形成掣肘,因此,满都海首先将矛头对准了卫拉特各部落。满都海哈屯亲自披挂上阵,将年幼的达延汗装在箭囊里跨在身上加以保护。在蒙古史书的记载中,满都海挥刀跃马、身先士卒的巾帼英雄形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在满都海的指挥下,这场对卫拉特部的征伐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俘虏该部4万之众,缴获了大批牲畜及财物。
在征服卫拉特之后,满都海一鼓作气,开始征讨专横跋扈的癿加思兰,癿加思兰正是挑拨满都鲁大汗与勃罗忽济农之间关系、导致黄金家族衰落的罪魁祸首。此次军事进攻,满都海没有采取贸然军事行动,她先派遣一名大臣前往癿加思兰的驻地进行探察,自己帅军随后赶到。癿加思兰对使者的到来十分警觉,预感到了形式的微妙,于是他急忙召集军队,以防患于未然。然而,正在这时,满都海统帅的军队犹如从天而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奔而来,可怜的癿加思兰太师孤身一人逃命去了。满都海派手下士兵穷追不舍,最后在乞勒扯儿洼地将其击毙。满都海夫人为前夫满都鲁汗报了血海深仇,同时也为自己年幼的丈夫达延统一蒙古各部族扫清了障碍。
此后数十年,凭借着“黄金家族”的号召力,更依靠满都海亲临前线的南征北战,达延汗巴图蒙克终于重新统一了蒙古各部,消除了汗庭的内忧外患。达延汗生有11个儿子,其中从长子到七子都是满都海所生,从中可以证明他们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感情极好。创造历史奇迹的满都海,再创女人爱情生育的奇迹,她五次生育三次是双胞胎。
直到今天,蒙古族人民仍然深深怀念着满都海哈屯。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西路有一座满都海公园,就是为了纪念她为蒙古各部统一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十、政治家必备素质?
政治家必须具备具有从政与获取权利的欲望。要有一种在政治中强烈的战对手和取得领导权的强烈欲望。为实现目标百折不挠。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自信心。
意志要坚定行动要果断。必须亲自行使自己的权利,你的领导大全不能够轻易的让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