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关于古诗的手抄报起个名?
一、给关于古诗的手抄报起个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1、诗之韵2、淡雅之境3、随风吟4、古韵阁5、清远斋
二、古诗词手抄报图片
古诗派笑词手答瞎抄报图片清羡空
三、古诗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古诗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陆含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早塌笑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衫卖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四、如何画中华古诗词手抄报?
画中华古诗词手抄报需要先排版布局,然后把文字内容填写进去,最后把多余线条擦掉即可。
具体步骤:
1、首先,准备好材料第一个步骤,就是需要画出关于古诗词的一个标题的边框。
2、接着,把中华古诗词写在圈圈里。
3、然后就需要构思,先是在左下角有一个位置先画出一个园,或者一些可爱卡通的边框以及线条。
4、在上方画出了一个类似于古代的一个竹简,里面线条用铅笔和尺子来画会更加的返樱自然。
5、第五个步骤就需要在右边一些空的位置,画好边框。
6、之后,用黑笔写好关于中华古诗词的一些内容知识或者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感想等等。
注意事项:
1、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2、激世岩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明御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