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者有四失》注释 文言文《学者有四失》注释及翻译

2023-06-13学者

一、学者有四失有什么启示?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白话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或失则多:贪多会导致不能真正理解,学习无法深入;

或失则寡:学得少,自然就不能系统学习,也就掌握不了系统的知识了;

或失则易:只学容易的,学习就不会有进步;

或失则止:学习了一阵,就停止了,也是不会有进步的。

它启示我们,要按照学习者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传统的教师中心或儿童中心都是有问题的,教育中的中心是学生的“学”,是学习中的儿童。

二、学者有四失的失什么意思挖?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易:简单 救:纠正  译文:学生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多,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少,有的人过失是太过简单,有的人过失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纠正他们的过失.

三、杨震四知文言文注释?

震1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2“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3,故所举4荆州茂才5王密为昌邑令,夜怀6金十斤以遗7震。震日:“故人8知9君, 君不知故人,何10也”密日:“暮夜无知者。 ”震日:“天知, 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词语解释

1、杨震:东汉人,东汉时高官,博学而廉洁。

2、东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

3、昌邑:汉代县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

4、举:举荐。

5、茂才:即秀才,因避东汉光武帝刘秀讳,而改称茂才。

6、怀:揣着,怀揣。

7、遗(wèi):给予,赠送。

8、故人:老朋友 (杨震自称) 。

9、知:了解。知道。

10、何:为什么。

四、取而代之文言文注释?

取而代之 [qǔ ér dài zhī] 意思: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取代。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意思:秦始皇在会稽游玩,度过浙江,梁与籍一起在观看,籍告诉秦始皇说:你可以取代。“ 作品说明了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作品描绘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五、文言文注释摘抄?

篇一

  1、一寸山河一寸金。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8、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0、见侮而不斗,辱也。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篇二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6、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译: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之后就回家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8、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正想要上路,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意图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篇三

  1、满招损,谦受益。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平常的人就为止了吗?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6、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8、泯然众人矣。

  译:完全变成了普通人了。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六、南辕北辙文言文注释?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

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翻译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 "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七、名落孙山文言文注释?

名落孙山,汉语成语,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原文  宋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译文  宋朝有一个叫孙山的滑稽才子。孙山去省城参加科举,同乡人托付儿子与孙山一同前往。同乡人的儿子未中,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字词注释  

1. 赴:赶赴   

2. 偕: 共同,一块儿   

3. 失意:不得志,这里指落榜   

4. 缀:写   

5.得失:成功与失败   

6. 以:将,把   

7.贤郎:对别人的儿子的尊称【拼音】míng luò sūn shān    名落孙山典故漫画【注意】落:不能读作“là”。   【释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落选。漫画(2张)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一落千丈 【相反词】名列前茅   【造句】今年高考,我相信你不会名落孙山的

八、北冥有鱼文言文注释?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九、有田舍翁,文言文注释?

搦管:握笔。 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翻译】:

有一个乡村老人,家里很有钱,但是他家世代都不识字。有一年,聘请楚地读书人教育他的儿子。楚地读书人于是就开始教他的小儿子拿笔描红。写了一划,教他说:“一”;写了两划,教他说:“二”;写了三划,教他说:“三”。他的儿子高兴地扔下笔,告诉他爸爸,说:“ 我学会写字了!可以不用先生教了,(要付)先生这么多的学费!可以把先生辞掉了! ”他父亲很高兴,就听了儿子的话,准备了货币辞退楚地人并打发他走。

不久以后,他的父亲准备找他的亲家朋友,一个姓万的人吃喝,让他的儿子早上起床写个请帖,写了很长时间也没写好。他父亲催促他,他儿子发怒说:“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姓什么不好?非要姓万!我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写,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划!”

唉!世上求学的人偶然懂得一点,就自夸已经学有所得,不想再进一步学习上进,大概像田舍翁之子这般人吧。

十、古今学者文言文?

学者,所以(1)求益(2)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3)长者,轻慢同列(4);人疾(5)之如仇敌,恶(6)之如鸱枭(7)。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人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8)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9);今之学者为己修身(10),以求进(11)也。 

(1)所以:用来……

(2)益:充实

(3)凌忽:欺侮忽视

(4)同列:同辈

(5)疾:怨恨

(6)恶:讨厌

(7)鸱枭(chīxiāo):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

(8)说:夸耀

(9)行道:行仁义孝悌之道

(10)道:道义

(11)修身:此指装饰

(12)求进:追求名誉、入仕做官

译文

学习是为了使自己增加知识。我看见有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不尊敬长者,轻蔑怠慢同辈;人们都像对待仇敌一样怨恨他,像对待鸱枭一样讨厌他。像这样读了书却自我贬损,还不如不学。古时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现在的读书人读书,只为向别人炫耀。古时的读书人为他人,是为了按仁孝之道行事(以期有利于社会);现在的读书人为自己,只要装饰,以求入仕做官。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