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有四失教师作用看法 学者有四失的教师作用
一、学者有四失有什么启示?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白话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或失则多:贪多会导致不能真正理解,学习无法深入;
或失则寡:学得少,自然就不能系统学习,也就掌握不了系统的知识了;
或失则易:只学容易的,学习就不会有进步;
或失则止:学习了一阵,就停止了,也是不会有进步的。
它启示我们,要按照学习者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传统的教师中心或儿童中心都是有问题的,教育中的中心是学生的“学”,是学习中的儿童。
二、学者有四失的失什么意思挖?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易:简单 救:纠正 译文:学生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多,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少,有的人过失是太过简单,有的人过失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纠正他们的过失.
三、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唐代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国古代讲究师道尊严,在师生关系和感情方面关注较少,殊不知,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加工的“产品”是有血有肉,带温度和感情的。因此教师的传道授业是要学生配合和回应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接收的,是要他们将来依恋感恩老师和回报社会的。所以只有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够的。
在我看来,教师的作用应该由这几个词来涵盖:引导、传授、抚助、约束、警示、陪伴。
(一)、引导:主要包括思想、知识的启蒙,把孩子引入知识的殿堂和学习的轨道上来。特别是引导一个个懵懂无知的顽童少年成为爱学习、会学习、会做人、有思想,有理想,有自主意识的人,何其重要!著名诗人徐志摩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足见启蒙引导的重要。
(二)、传授:知识的掌握,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即韩愈的“授业、解惑”。这方面要求老师“桶水”要满,教法要多,综合素质要高。在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以上,尤其重要。尽管现在有电脑,有白板,有网络,有平台,有人工智能,有微课慕课……但这些都只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换代,只能起辅助作用,学校教师的传授作用依然是最主要的。
(三)、抚助:教师乃至学校教育、整个社会的一个教育功能就是抚助。这也是促进教育发展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方法和手段。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农村教育都需要抚助。
相对于教师,学生是弱小的。初中低年级以下的孩子大多是无条件的听从老师的。老师采用冷漠的、粗暴的,甚至暴力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比如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教师用手脚“惩罚”犯错误的“顽童”,看似有杀一儆百的作用,实则对很多胆小的孩子、女孩子是一种折磨和伤害。因为有很多孩子是不需要在他们面前“杀一只鸡”威慑的。
有许多贫困的、弱小的、学困的、残疾的,或者有生理缺陷、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是需要老师了解、关心和抚助的。即使有的学生上了大学,但他们的孤独自卑没有得到关心、疏导和帮助,就有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自杀的。有个别无良老师或导师不但没有抚助学生,甚至成了学生自杀的元凶。
(四)、约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人处事,思想道德,人品素质是需要规范的。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是需要约束的。中国古代提倡“师道尊严”;今天提倡“还教师惩戒权”,主要是指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惩戒。“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古人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我看来都是指学生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警示: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有困惑,有迷茫,甚至有曲折,有“犯浑”的时候。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思想发生波动偏差,性格走向极端,出现逆反和叛逆的情况。这些就需要教师发挥警示作用,甚至在这些问题出现之前,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警示。“孟母断机教子”、“胡母罚跪、数落胡适”,《伤仲永》,“孔融让梨”,这些故事和文章都有警示和教育作用。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网吧,有的早恋,有的沉醉于吃喝玩乐、穿着打扮。老师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警示和唤醒,个别的“泼盆冷水”,“体罚”惩戒一下,下些“猛药”也是必要的。
(六)、陪伴: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长、成才是离不开教师陪伴的;师生感情也是靠长期朝夕相处积累的。古今中外无数个师生关系和感情深厚、交往密切长久的故事都显示了教师的陪伴作用:著名作家魏巍对小学老师蔡云芝的依恋、怀念,普京总统见到小学教师的亲密相拥……这里边都能看到老师陪伴的影子。教师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能被网课抢了饭碗,原因就在于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体,其成长发展,成为有精神、有情怀的人是需要同样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老师来陪伴和呵护的,其他无生命的、无感情的事物再先进也无可替代。
四、对教师末位淘汰有啥看法?
董明珠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从不搞末位淘汰机制,因为这一个队伍中总有排在最后一个的。那你永远把这最后一个淘汰是不公平的,我觉得给他最合适的岗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董明珠会这样说?能进入格力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既然进入了格力,说明就是优秀的人才,我既然用了你,就不会轻易淘汰你,只会帮你进步,把你放在更适合的位置。
教师是人不是神,董明珠说的对,没有哪位教师永远排名第一,就算同时教两科也不会并列第一,搞末位淘汰制是各级领导管理老师的惯用工具,是个人行为,是来管理广大一线教师罢了,广大教师敢怒而不敢言,特别是民办学校,非常突出。
笔者以前在一所乡镇中学,我们学校对学生也实行末位淘汰,当然这个末位淘汰是让重点班的学生倒数后三名(每次考试倒数1~3名,至少是一位学生),把“淘汰”的学生分到普通班,这样重点班的学生看似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受影响的就是最后几名学生,为了不被淘汰只能努力刷题。然而这些重点班淘汰的学生进入普通班之后,虽然开始的时候是佼佼者,可是成绩会越来越差,到最后连普通高中也考不上了(普通班的前几名可以考上重点高中)。
而从普通班考的成绩好的学生,如果进入了重点班,会感到老师讲得太快,反而不适应,最后自己的成绩反而也下降了,最后也没有考到好学校。“末位淘汰”不仅对重点班的学生不利,对普通班的优等生也不利。不过好在普通班的优等生可以选择不去重点班,而重点班淘汰的学生必须去普通班。
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择手段,这样考试时孩子不紧张吗?一个期中期末考不好的代价太大了,谁都有松懈的时候,紧张的时候,犯错的时候,为什么给孩子一个机会吧!
不要搞成绩末位淘汰制,成绩不是最主要的,应该让孩子包括老师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刚才说的是对学生末位淘汰,如果对老师末位淘汰,这样做的后果最终影响的是孩子。哪怕你在最好的班,也有最后一名;哪怕你综合分数考得好,也有弱科;哪怕你经常考好,也有下降的时候。
当大家都在逐利的时候,认为末位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为了利可以什么都能放下,因为“利“蒙蔽了人眼。
末尾淘汰在教育界来说会让老师们变得功利心极强,这样没有哪个老师还会想着改变差生的命运,没有耐心慢慢对待每个学生。而善于钻营的人容易留下。功利心强教出来的学生又会是怎样,以后这个社会变得只认成绩和钱。
有这么两位教师,A多年教优班,学生成绩特好,A特喜欢钻研课堂教学,所以A多次上公开课多次获奖;B多年教差班,学生成绩差,B喜欢钻研和学生相处的艺术,所以B的班主任工作非常出色,学生很喜欢他。如果要末位淘汰的话,淘汰谁?
上面三令五申,学生成绩一定不能公开排列名次,说这是不尊重学生。对老师却搞个末位淘汰制,这对老师来说,受到尊重了吗?
末位淘汰老师是因,末位淘汰学生是果,末位淘汰老师说明领导的高高在上,末位淘汰学生说明老师的无可奈何!
没有一位教师一定保证不倒数,每个教师都曾辉煌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淘汰,那每个人都有机会!当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时候,还有教育情怀吗?
五、你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有何看法?
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艰巨任务。为了做一名称职的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担负的艰巨任务,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
教师之所以要参加培训学习,首先在于要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特别是新教师。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进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放学手段在不断地涌现。通过对老师们的培训,可以及时地推广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埋念和教学方法、手段。同时,如今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如果不通过再学习,那么老师的文化水平就要落后,就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活到老,学不了。老师也是这样。要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六、四有教师口诀?
1.有理想信念。
教师要有为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理想信念,要有甘做人梯的胸怀,要有以学生成长作为自己最高荣誉的抱负。
2.有道德情操。
教师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以身作则,要以德立身。
3.有扎实学识。
教师要有扎实博学的学识。
4.有仁爱之心。
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
七、教师证有什么作用呢?
你好,师大教科文为你解答:
两会期间,教育相关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将重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线上教育机构,通过排查、整改、规范、巩固四个阶段,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综合治理。
两会谈教育
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分四步走
陈宝生在答记者问的时候提到,在实行“学生减负”的过程中,一直是按照四个阶段来进行综合治理:
1.排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共排查了40.1万所培训机构,搞清底数;
2.整改。在40.1万所培训机构中,27.3万所培训机构是有问题的、不合格的,整改就是对27.3万所机构进行治理,给它治病;
3.规范。去年8月,国办发布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作出了整体设计、顶层设计,有了制度和规矩,以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就要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来推进;
4.巩固。27.3万所有问题的培训机构,已经整治了27万所,超过98%的机构得到整改。
从去年2月,两会之前教育部联合六个部门出台了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文件,“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就一直是教育部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界人士热议的话题。然而在经过一年的调整后,出现了不少新问题,阻碍了整治的综合效果。
两会谈教育
严抓线上教育机构
陈宝生表示,在整改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一些培训机构转移阵地,把战场开到了线上,我们原来叫做“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在叫做什么呢?“线下减负,线上增负”。这是一个新问题,战场转移了,阵地变化了,方式变异了。
对此,他表示将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研制综合治理的文件,不久就会发布。在这个文件出台之前,我们将比照线下治理的政策措施,对线上这些培训进行规范。文件出台之后,我们将和线下一样,线上线下综合治理,一定要把负担过重的问题解决好。
两会谈教育
减负需要多方面综合发力
在谈到如今的“减负”工作时,陈宝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多因一果”的综合征,要多方面发力,综合整治。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也就是“减负30条”,这就是一个综合治理的措施。
从哪些方面减呢?这涉及到学校、老师、政府、家长(家庭)和社会。从学校的角度讲,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控课程门类和总课时,解决开哪些课、开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严控课程容量和难度,也就是说,每门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水平。
还有一个就是严控非零起点教学。现在家长都喜欢搞“超前教育”,孩子还没上学就教了很多知识,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健康成长,实际上不是。学生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老师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非零起点教学,就是在这之前左一套、右一套,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的,这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陈宝生申明,要严禁这种事情发生。
就政府来说,主要是要在质量标准、课程教材、考试招生、评价体系以及素质教育引导等方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负担过重的问题。还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减负奠定基础。这就是政府要做的事。
两会谈教育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常态化
除教育部明确申明将出台文件以外,北京市教委印发《2019年教育法治工作要点》,明确2019年将推进教育行政执法,探索建立市级教育行政执法专业机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教委整合执法力量,设立区级专门教育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北京将探索建立市级教育行政执法专业机构,将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处理教育纠纷等领域产生积极作用。
《要点》还提到,将完善教育行政执法协调机制,推进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定教育行政处罚工作手册,规范处罚程序。借助北京市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执法监察,对履行教育监管职责不积极的单位负责人实施约谈,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单位进行通报,做到执法岗年人均行政检查量不低于50件次,教育行政处罚手段将做到严格执行。
小编有话说
从“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到现在两会重提治理话题,明确“即将出台文件综合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可以看到,教育部对于这个领域都是高度重视的,在面对学生减负与线上加负、培训机构乱象等问题时,教育部拿出了强力的手腕,势必要让培训机构形成合理合法、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机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顺应政府改革的脚步,主动优化自身,第一步就是督促机构内教师全部完成教师资格证考证,合法上岗执教;第二步,在选拔任用时提高对于教师招聘的要求,趁着教育机构行业整改时期,抓住时机尽早形成优质教师资源的优势。
这两步对于教师以及打算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群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在与考证大军的较量中,如何快速高效考取教师资格证,将是他们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所以想要从事教育行业,不管是不是教学岗位,都是需要教师资格证的哈,想要报考的话,建议是尽早备考呢。
八、教师职业的作用有?
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因此说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2.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
我国古代社会,教师的政治地位总体是低下的,处在一种被利用的地位;新中国后,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被明确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选举教师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彰优秀教师,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地位的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成为了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前提。
3.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
自古以来,除少数大师鸿儒外,普通教师的经济待遇一直比较低下,“家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现代社会,教师的经济待遇与教育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经济待遇在不断提高。
4.教师职业的权利
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的权利,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
5.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教师的从业标准既有软性标准,如道德要求等,也有硬性标准,如高学历、教师资格证书等。成为了教师职业学术性要求和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要求,它保证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九、教师四有是哪四有?
1、有理想信念。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楷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有道德情操。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牢记教师的职业特性,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把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引导、帮助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增强职业认可、职业自信、职业自律,志存高远,甘于奉献,做一个道德高尚、趣味高雅的人。
3、有扎实学识。
崇尚科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努力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以渊博的学识启发学生,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努力做一个专业、博学、智慧型的老师。
4、有仁爱之心。
牢牢树立“大爱”理念,爱岗位、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诲人不倦。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胸怀真善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十、四有教师是哪四有?
四有教室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四有好老师的内容和要求:
1.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践行者和传播者。广大教师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才有可能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栋梁之材。
2.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广大教师只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培养有德之才。
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应具备精深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好老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汲取并灵活运用新知识。成为一名具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需要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
4.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