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如何招商引资

2023-05-30问题

1.要重点确定政府公信力和政策持续性

一般情况下,判断一个地方招商引资能力时候,可能政府效率是一方面,但是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政策的可持续性往往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一些地方由于政府公信力不高,政策持续性差,很多投资者进去以后又退出了,给地方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十年前,我去东北一个县调研,当地有一个强势县长,建了一个商品城,进行招商引资,很快招来几百个浙江商户,店铺都租出去了,可是后来诺言没法兑现,直接后果是大量商户撤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下,很多上届政府的责任要下届政府来承担,但是下届政府往往会推卸上届政府的责任,导致政策失调。再一个因素,一些地方官员素质并不高,到商户那“吃、喝、卡、拿、要”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公共信誉,而不是通过一种所谓的高效率来解决这些事情,高效率带来的后果并不见得好。最近我去一个镇调研,这里有一个全国著名的皮装市场。九十年代初我去的时候,这里很繁荣,当时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形成全国非常有名的皮装市场;这次去以后,我感触很深,十几年了,这里的发展没有别的地方快。跟镇书记深谈以后知道,中间有一段时间盲目招商引资,官员连续换届,管理不善,黑社会垄断了这个市场,在这里欺行霸市,欺负外来商户,横行霸道,到大前年,省里打黑把黑社会打掉,这个市场才开始逐步恢复。这表明,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很多政府官员被黑社会侵蚀,政府公信力完全丧失了。因此,在政府进行招商引资时,要进行深入研究怎么来确定政府的公信力。

2.招商引资要放眼长远,不要受短期利益所迷惑

这方面例子比较普遍,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只要来投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承诺了,能给都给了,对企业根本不进行选择,对企业的信誉度也不进行选择,对企业的背景也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往往会出现上当受骗现象。实际上招商引资,必须建立在合理分析镇情基础上,也就是对我们这个地方适合和不适合发展的产业进行合理判断,绝不能因为一个企业毁了整个地区的发展。比如说,现在有一个特别大、而且污染很严重的企业进入,这意味着整个农业生态要受到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其他产业的进入,环境修复的代价可能要远远超出企业带来的收益。现在我们地方政府在引进工业企业的时候,要进行合理成本分析,工业企业增值税75%归国家,剩下25%才由地方分成,这还要在镇、县、市之间进行分成;另外土地都是通过低价出让,政府和农民从土地中受益也很少。小城镇政府在引进这些污染较大的企业时,并没有给地方带来太多收益,而且地方政府还要承担企业给地方带来的任何后果。虽然这些企业的引进,提供一部分就业,会带来一部分百姓收入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一部分外来农民工,外来农民工社会事业发展,管理的责任都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短期内可能看到这些企业投资带来地方GDP的增长,实际上未来城镇维护、治安、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方面支出,加起来远远大于这些工业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时,就要考虑这类企业要不要进入,要放眼长远,要从综合的角度,从生态角度,从整个经济结构,从未来长期收益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3.招商引资需要改善投资环境

这些年,很多地方政府在搞形象工程,说有利于招商引资。事实上,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一定的发展水平下,政府要对哪些类型企业会到我这个地区进行投资,为什么选择我们这个地区进行投资,做出基本判断。比如说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我们小城镇投资,政府必须清楚,企业选择我们的原因是什么,是选择地理优势还是选择土地价格,是选择资源供给还是回避一些体制性的矛盾。弄清楚这些原因,就可以确定政府靠什么来吸引他,进一步进行改善环境。企业来的目的,不是看有没有广场也不是看有没有办公大楼,不是看有多宽的马路也不是看马路上有没有特别好的绿化。在调研中,我们经常遇到好多城镇说是为了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修建了一条迎宾大道,连接到交通干线上,修得很宽,路灯修得很漂亮。事实上企业进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有没有六车道的大马路以及漂亮的路灯等,更看重地是综合因素,也就是地价、供水、排水、通信、电力供应、农民工的各种费用、原料供给、交通条件等方面因素,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改善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环境,最重要的是改善企业发展最基本的道路、通讯、供排水和电力供应状况等。但是如果要真正投入到这些方面,恐怕就需要综合的判断一下政府的投入能力和企业的进入成本。改善环境最重要的结果是合理利用招商引资这一很好的机会,向上级征求项目、征求投资。争取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说改造道路,改造供排水,或者是相关的一些设施等。

每个地区对“招商引资”这个词恐怕都不陌生――有哪个渴望发展本地经济的地方政府没搞过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招商引资活动呢?但要真说起这招商引资有哪些具体形式,恐怕少有人计数过。现在就随我们来数一数,做到心中有数。 一、政府组团招商这是从80年代盛行至今的传统招商方式,各级领导集体出行,到各地声势浩大地推荐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招商项目,一般来说人财物的耗费巨大,而且就形式而言,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它正逐步过时、消失。因为利用互联网上的政策网站,完全可以清晰地表达你的意图和详尽的情况,而不必作反复的陈述。甚至有一种意见认为,越是热衷于此种方式的地方,要么领导的意识陈旧,要么就有“公费旅游”的嫌疑,投资价值自然也就大不了。 二、小分队招商因为政府统一组团的种种不足,这种招商形式又演变成“小分队招商”,即避免兴师动众,改由三五人的小组到目标引资地去洽谈项目。比起上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选择的项目和招商目标更有针对性,成功率也比上一种要高。 三、网上招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招商成为国际惯例。有人将其优势总结为,一是可以把所有投资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图文并茂地在网上展示出来,让全世界投资者知晓;二是建站成本低,效益大;三是速度快,效率高。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几分钟之内就能够完成信息咨询与交流。四是交流简便,交互性强。通过网络联系,可以进行双方或多方的信息交流,可以在网上进行国际长途电话、明码传真、网上会议以及异地客商的贸易和项目谈判等业务。五是银行参与,信誉度高。目前,这种方式已经为各地引资所普遍采用。 四、展览招商这也是广为运用的一种方式,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属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通过对项目和产品的集中展示,广泛吸收人气,从而达到招商的目的。会展业的发达,与招商热不无关系。 五、文化招商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如何让这些沉淀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

首先,要把引进外资放在首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吸引力最高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流入的整体形势向好,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做过分析,他看到,每当外商投入增长1%,中国的GDP便有0.5个百分点增长的可能。目前,沿海吸引外资的比重仍然在上升,尽管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利用外资的相对比重实际增长不大,而且西部各地区之间利用外资的水平有明显差距。这与国际资本流动的现实情况是高度对接的。发展开放型经济,我们必须瞄准新动向,把利用外资作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国境内的再投资,吸引沿海地区大公司、大集团的扩张性投资。从外商投资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流动的迹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结果。为适应产业结构大调整,世界制造业中心东移,国外汽车、电子、化工等产业开始向大陆进军,沿海制造业也开始向西部寻求商机,福特汽车、格力空调重庆扩张即属于此。

再次,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在内的“内资”投入地方经济建设。除了外资、外商再投资以及内资再投资以外,民间资本也是一支相当雄厚的力量,保守估计我市有近千亿民间资本处于“休眠”状态。激活、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对于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而言,可以弥补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程度制约,吸引外资相对困难的弱势,同时,无论从民间资本的发展需要,还是从政府减轻资金压力来看,都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因此,如何争取外地和本地民间资本的投资便成为政府应着重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