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贵的瓷器有多贵?

bdqnwqk10分钟前学者1

名称:元青花鬼谷下山罐

制造年代:1351年左右

类别:青花瓷。青花,即元代的青花瓷器的简称,早已被中国陶瓷界认定为与唐三彩一样的专有名词、专有品牌。元青花的釉料,主要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且大件精品主要供出口,供中亚、欧洲宫廷贵族赏玩、珍藏,故元青花留给后人的谜语最多。

最后露面: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

价值:2770多万美元(2005年)

流失时间: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一位驻北京的荷兰人购得。持有者:可能是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通过古董商埃斯凯纳齐在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拍卖会拍得。埃斯凯纳齐是国际知名的几大古董商之一,在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同时,也代表一些大买家购买顶级艺术品。委托他的既有西方金融大鳄,更有石油巨头。

流失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

曲折经历:

元青花鬼谷下山瓷罐最初是20世纪初荷兰人范・赫默特男爵在中国偶然购得。事情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在1913-1923年期间,赫默特男爵在荷兰海军服役,被派驻北京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团及领地的安全。

赫默特爱好艺术,收藏广泛,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可从他当年北京旧宅的相片上窥见一斑。他收藏了很多中国瓷器,最为精美的就是这只青花罐。有趣的是,他购买这个鬼谷下山罐时,还以为那是明代的青花罐,因为当时一般认为元代尚无能力制作出如此工艺精湛的瓷器。

蒙古统治时期,青花瓷件数少,易被人遗忘。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克里夫兰美术馆举办蒙古统治下的中国艺术展览后,才开始青睐元代瓷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元代青花渐渐受到重视,但没有发现多少堪称传世之作的元代青花。

赫默特的后代和他一样并不知道瓷罐如此之贵重,因而多年来并没有对它有什么特别关照。60年代时瓷罐曾被赫默特的第一代后人拿去估价,但专家也误以为是明代青花瓷,当时认为值2000美元。主人居然将价值连城的珍宝当草,把它当作盛放DVD光盘的坛子使用。2005年,佳士得专家再次拜访才发现“这件瓷器太棒了”,赶紧让主人把原本放于罐内的DVD光盘另觅他处存放。

事实上,直至佳士得出版了拍品目录,收藏者才得知瓷罐的存在,瓷罐也开始在国际收藏圈内引起极大关注。历来古董商非常看中物品来源。由于此罐来源明确,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一个家族收藏,并且以前未被世人所识,是行家眼中的“新鲜货”,所以一旦披露,市场兴趣很高,深受藏家重视。中国人的激情也被激发,因为其他七个同类古董无一留在中国。

2005年三月开始,佳士得把瓷罐相继在纽约、日本、香港、上海、北京、台湾、荷兰、法国等地巡回展览,使得人们对藏品的感性认识不断增加,估价自然也水涨船高。拍卖前,专家对瓷罐的估价为100万英镑,也有人说拍出500多万英镑没有问题。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中国部专家连怀恩的估计是600万-800万英镑之间。

回归难题

2005年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之前,有一些中国内地和台湾的藏家跃跃欲试,希望夺回国宝。内地藏家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有几位原打算集体购买,终因操作困难无奈放弃,而台湾几位藏家则是以协商的方式,把“夺宝权”“礼让”给了开设有“陈氏博物馆”的陈得福,由寒舍公司总经理王定乾代表陈先生出面竞标。王定乾颇有感慨地对媒体说:“有幸恭逢其盛,参与竞标。虽失之交臂,憾失国宝,但虽败犹荣……其中所代表的意义,不仅是中国文物创下世界(瓷器)最高价格,而更象征着中华文化的艺术价值与内涵,受到国际人士的尊崇与肯定。”

连怀恩强调,在拍卖中,竞拍者未卜先知的能力十分重要。最热门的东西常常会出人意料,通常竞买者会准备额外金钱作后盾。他认为,此次中国藏家没有竞得瓷罐并不意味着中国买家没有能力,而是拍卖前计算有误,因而真正面临意外高价时一时缺乏心理准备。事实上,中国藏家实力很强,如果计算好,完全有能力购买。中国人参加元青花茄茄游罐竞拍虽多少有些让中国藏品回归故土的因素,但连怀恩认为,他们并不是要扳回所谓中国人的“面子”颤销,而是纳颂因为此罐品质的确非常好。当然,让此罐回到亚洲,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对学术研究的确有很大帮助。

同类国宝

品类纷繁的元代瓷器中,青花瓷器以鲜活、艳丽、明快独树一帜。青花瓷器中,以人物故事为装饰题材的最大特点。这些所绘的人物故事在明清以后不再多见,明清时期所绘人物大多为市井俗子、婴戏、吉祥人物、田园逸士、英杰明儒、神怪六类。也就是说,元代瓷器上的人物故事具有特定历史内涵。青花瓷器的数量极少,绘画技法高超,特别是画面小中见大,且多表现元代杂剧的故事场景,开创了全新的视觉领域。

目前所见到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不过几十件,而且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国内所见者区区可数,主要有以下这些。现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出土于江宁县牛首山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墓中。画面在梅瓶的腹部,占据主要位置。上下饰西蕃莲、杂宝、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主题鲜明突出。画面中,主要人物萧何头戴展脚幞头,着袍束带,五络须髯。左手控缰,右手挥鞭,策马飞奔。画面的另一侧,韩信头裹软巾,身着长袍,手牵战马在溪边饮水。空白处衬以苍松、梅竹、山石,错落有致。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青花瓷罐,内容为《尉迟恭单骑救主》,画面一侧单雄信双手持矛,纵马前冲。另一侧有身着团花锦袍,骑在马上的秦王李世民和手持钢鞭的尉迟恭。两人并辔而行。李世民头微侧转,尉迟恭左手指点,两人似在交谈。尉迟恭身后,一卒双手擎旗。大旗上直书“唐太宗”三字。

“蒙恬将军”玉壶春梅瓶出土于湖南常德市,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画面中蒙恬顶盔贯甲,面相威严,端坐在椅上。其后一武士披甲悬剑,双手握一杆大旗,旗上直行书“蒙恬将军”四大字。蒙恬的前方一名高鼻深目,手持弯弓的武士前来禀告。武士的身后一头戴毡笠,短衣束带的士卒右手按一抓来的官吏,此人戴高冠,着花袍,作汉人装束,跪伏于地。整个画面绘蒙恬将军审讯战俘的场景。蒙恬满面钢髯,端然稳坐的姿态,以及背后高高树起的大旗,展示了巍然肃杀之气。

湖北武汉市文物管理处收藏的一件瓷瓶,瓶腹绘出四个莲瓣纹菱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有王羲之爱兰、周敦颐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梅鹤四个画面。画中人物或坐或立,或拱手,或拽杖,或在柳阴下品幽兰飘香,或在梅树下观白鹤起舞。四个不同的画面表现了共同的高雅闲逸的主题。

流失在海外的,以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昭君出塞”图青花盖罐最为出色。这件盖罐罐腹绘九个人物,七匹乘骑(另外两骑当隐在山石后面)。九个人物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骑在马上,或摇鞭步行。马上驮着弓、行囊。观人物相貌、服饰有差别。其中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怀抱琵琶,梳高髻的汉装女子是王昭君,前后各有一胡服女子随行。六名男子中,有的头戴貂冠,髡发驾鹰,着胡服;有的戴毡笠,着汉装。当是迎亲的匈奴使节和汉朝送亲的官员。画面中山石掩映,苍松、翠柳、修竹、芭蕉杂衬其间。疏密有致,布局匀当。

1994年香港苏富比拍品中有一件“三顾茅庐”青花盖罐也很精致。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树下刘玄德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一边窃窃私语。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焦急烦躁刻划得淋漓尽致。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有同一题材的青花带盖梅瓶,画面有所变化。诸葛孔明箕坐在茅庐之内,正在悠闲地观书,茅庐旁植松柏、篱笆,一名头梳双髻的童子打扫庭院。另一边是刘、关、张三兄弟。刘备居前,躬身施礼。

其他还有流于英国,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西厢记”青花梅瓶;1996年苏富比拍品“西厢记”青花盖罐;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吕洞宾”青花玉壶春瓶;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陶渊明访友”青花玉壶春瓶;1985年日本大阪《元代瓷器展》图册所录的“周亚夫军细柳”青花盖罐、“百花亭”青花盖罐等。上述各件无论哪件都称得上是精品。

标签: 瓷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