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天文历法的基础知识:
1、历法与历书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室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
1.阴历
记录月相规律的叫阴历,也可以叫农历,月亮又叫“太阴”,因此这种历法又名“太阴历”,一个阴历月天数是29.53天,12个阴历月有354.36天,13个阴历月有383.89天。纪日方式是比如:初一、十五、廿(读niàn)二也就是阴历二十二。纪月方式是:正月、二月、三月…十一月、腊月(十二月)
正月:就是某个月的阴历初一开始约30天内,当做那年第一个月,叫正月,一般是固定安排到阳历立春附近(叫“建正”),因为阴历周期和阳历周期不一样,需要经常“置闰”很麻烦,“置闰”就是让这个正月初一出现在立春附近的方法。我们的新年习俗就是正月初一这一天。
2.阳历
记录物候、24节气规律的叫阳历、和地球回归周期有关,相对来说是和太阳有关,又叫太阳历、节气历。阳光在中午垂直照射北回归线时叫夏至,阳光在中午垂直照射南回归线时叫冬至,立春节气开始是“寅”月,阴历的正月是人为安排在这个阳历月份里面的,对应后面依次是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月。
3.干支历
用60个干支连续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历法,通行的用法属于纯阳历,是在阳历的基础上增加60甲子的周期,逢立春换年干支,和上一节阳历一样,按节气换月支,月还有天干,用的是一套固定的方法,名叫“五虎遁”换月干。
这个历法有争议的地方,需要注意:
1.干支纪年一说是汉代的产物;
2.五虎遁月历史上和现在还不一样,参考《三元发微》;
3.干支纪年有60甲子,规律何在?
4.干支纪年如同数字一样,意义何在?
5.西汉前,1天内的纪时具有多样性,有7、10、12、16纪时等;
4.星宿历
这种历法又叫“七元禽星历”,是在干支纪日、纪年的基础上,结合28星宿形成的一套历法,七元是7个60甲子的意思,参考水族历法,改历法以7本历法书为主,每1年分别用1本对应的历法,一共跨度420年;
这种历法的应用,主要在于后世的择日、择吉,以及其他特殊用途,然而争议的地方是:没有置闰,与实际星象是对应不上的;
5.十二月历
这种历法详情见于水族历法,以及我修复后的视频,纪年和纪月不用天干,根据太阳节气来纪月,12生肖来纪年,逢30天换一个月,逢360天换一年,1年12个月。
而纪日有2种用法,第一种是:每年第一天一律起甲子日。第二种是:现在据了解他们已经和汉族干支历纪日的方式一样,连续纪日,日干支和通行干支历的日干支一样。
这种历法非同小可,可以让年反应天象,月反应物候。
6.十月历
这种历法详情见于彝族十月历,以及我修复后的视频,纪年和纪月不用地支,逢36天换一个月,逢360天换一年,一年10个月,又叫“十兽历” 。
纪日是每个月第1天一律起子日,这种方法类似十二月历。
这种历法非同小可,可以让年反应天象,月反应物候。
天干和地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极高,也最难理解。这期开始我们来讲解上古时期另一部历法,十月历。一直以来,十天干的来源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最为神秘的存在。这个视频一次性说个清楚,解答问题如下:什么是天干?什么是五行?两者到底什么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何含义?为什么天干有阴阳之分?彝族知道太阳365.25天的周期,为何还要用360天来纪年,把事情复杂化?为何每个月是36天?为什么天干是10个?有什么规律?有什么依据?同时期有十二月历,为何还要发明一套内涵一样但内容更复杂的历法?若两部历法内涵相同,天干地支为同一种东西,如何组成五运六气?
7.阴阳合历
这一节对刚接触朋友来说,理解起来或许有些费解,不过,至关重要,不得不说。
准确来说,这不是一个专有历法,而是一个概念需要澄清,我们一直以为我国通行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当然也算是,因为既能反应阴历也能反应阳历,不过,其实是“合其形态”而“不合其神韵”。其实,明白360天连续纪日、换年以后,十月历、十二月历、阴阳合历都能找到天象依据和科学依据了,包括围绕历法发明的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甚至易经、三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