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派的教育学是以班级授课(独立学派的教育学是以班级授课为主吗)
一、谁是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
提出废除还真不知道。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不同水平的劳动力。因此对于个人的发展的有利推进是十分有限的。目前世界上工业化国家范围内普及班级授课的时间约是150年,我国约为60年,而教育已经产生超过5000年,因此目前世界范围内班级授课制远未到成型阶段。
二、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谁?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班级授课制最早是谁提出的?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期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
四、洛克,是什么教育学派的代表?
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著名教育家。他创立的教育体系,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意志和愿望。马克思评价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恩格斯称他为“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事实上,他确实是适应新兴资产阶级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理论家。
洛克生在一个律师的家庭里,从小就受了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薰陶。这为他教育体系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在他受完经院主义的中等教育之后,就进了牛津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作过学校的希腊语和文学教师,并曾研读过自然科学和医学。1667年起,他认识了自由主义政治家沙伏司伯利,当了他的家庭医生和他孙儿的教师,成了他的密友。由于沙伏司伯利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国王,导致他俩在1682年不得不逃亡到荷兰。六年后,英国进行两次革命,他才重返英国。这段时间,是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的几部主要著作也是在这个时期出世的。
洛克提出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他在自己主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力论》中,力图证明在人的意识中没有先天思想及观念,儿童的心灵象一块“白纸”。根据这个原理,洛克高度地评价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知识和思想是从感觉经验中产生的。这种由洛克提出的先天思想否定论和后天教育起决定作用的理论,成了整个近代教育“启蒙时代”的哲学和教育学的特征。
洛克在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学体系。他是所有教育家中第一个应用经验心理学来建立自己教育体系的人。他的重要著作《教育漫话》就是这一体系的结晶。洛克极其注意创立与他的先天思想否定论相适应的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在培养有理性和有才干的绅士。从他本人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经验中,他领悟出,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受教育者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的全部关于教育的具体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的。这一看法,直到现在还有很重要的意义。
洛克认为,应把体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因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是教育家中第一个提出精密的体育理论的人。他把应用于其他教育方面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放在体育理论中作为基础。洛克根据自己当过保健医生、教师的体会,提出了一套经过仔细研究的、适应当时科学水平的体育制度。如认为应该采用游戏、运动、冷水浴、用冷水洗脚、游泳、过户外生活等方法来锻炼身体,使受教育者将来能适应疲劳及各种变故的特殊情况。如认为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睡眠、多呼吸新鲜空气等。在饮食方面,洛克提出最好的食料是乳类、稀饭、面包、水果和蔬菜,他要求少吃油腻食品,少饮烈性饮料。洛克认为,只有加强锻炼,保证饮食得当,才能使儿童的身体健康地发展。
洛克特别重视德育,他指出,“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洛克用新兴道德论来代替过去完全以宗教和“先天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观念。从而在过去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道德教育学说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洛克的道德观是从个人利益和兴趣的原则出发的。他认为,培养性格、锻炼意志和养成道德纪律的习惯,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洛克认为,如果起先对儿童过分让步和默许,而等到他们长大后却又管束过严,这是教师的不当。儿童合理的愿望应该给予满足,但是,一旦在这些愿望超过了限度变成任性时,就要毫不犹豫地拒绝这个要求。洛克认为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是以后发生一切邪恶与罪过的根源。对儿童应该避免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方法,而“根据理智,对于有德行的,良好的行为”给予名誉奖。洛克特别重视榜样在教育儿童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所以,父母和导师“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去做他所希望他做的事情”,“千万不可违反自己的教训”。洛克也要求教育者对于克服儿童的懒惰性,予以极大的注意。他认为,如儿童对周围事物冷淡,缺乏兴趣,在工作时不积极、不活泼,这是最坏的缺点之一,教师就应该努力唤起他对任何一件事物的兴趣,再从这件事物出发,把兴趣扩大到别的问题上去。
洛克对智育也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在具有健康的身体前提下,德行居于首位,学问则居于第二位。在这样的认识下,洛克指出,儿童的智育也很重要,一方面要教导他们研究书本,获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指导他们进行实际练习。他拟定了广泛的教学科目,如有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拉丁文、作文、神学、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年代学、历史,伦理学、法律、修辞学、逻辑、自然哲学等。洛克在如何教学上有不少行之有效的见解,他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儿童的兴趣,照顾儿童的实际能力,主张多鼓励,多诱导,在授课时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对儿童的好奇心,不能因为幼稚、不符合生活实际而去嘲笑他们,而应该用多种办法,去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洛克极其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并不在于“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于“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这一看法,对当前学校教育有着借鉴的意义。
洛克是一个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家。他的主张总是烙上阶级局限性,比如,他轻视国民教育,否定学校与社会的教育作用,这都是不足取的.
洛克的教育思想对十八世纪教育家卢梭等的教育见解起了很大的影响。他们所提出的新教育及断定天才可以为教育所创造的观点,其实,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已见得到影子。直到现在,洛克的一些具体见解,自觉不自觉地还在为人广泛引用。这不能不承认洛克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完)
五、走班制和班级授课制的区别?
走班不固定某一学校某一个或几个班,而班级授课则授课学校和班级是固定的。
六、古典芭蕾是以什么学派的起义为背景?
古典芭蕾是以俄罗斯学派的崛起为背景的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古典芭蕾”,指在“浪漫芭蕾”之后,“现代芭蕾”之前那种特定的风格,史家们也称这个时期的芭蕾为“俄罗斯帝国芭蕾”,以及“后浪漫芭蕾”。“古典芭蕾”时期给后人留下的遗产很多,其中数由柴科夫斯基作曲的《天鹅湖(1877/1895)《睡美人》(1890)和《胡桃夹子189)这“三大舞剧”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且形成了“双人舞”和“性格舞”两大模式,以及“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等主导思想。概括地说,“古典芭蕾”时期的大批芭蕾经典,因为马里干斯·佩蒂帕、列夫伊凡诺夫和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这三位艺术巨匠的精诚合作而终成正果的。
七、提倡并发展了班级授课制的是谁?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班级授课制的萌芽:16世纪,欧洲早期教育家昆体良首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部分学校逐渐采用班级授课形式进行教学。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标志:17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3)班级授课制的完善(基本定型):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进一步设计和完善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
(4)班级授课制的进一步完善(完整体系):20世纪,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
(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八、中国的教育制度是班级授课制吗?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
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后,班级授课制广泛推广,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成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九、关于班级授课制的名人名言摘录?
1、“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2、“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3、“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4、“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5、:“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6、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对你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就越听得进去,接受得快。如果学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对你的教育和规劝就会充耳不闻。
7、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发起学生要当一个好人的愿望,实质上是从自豪感、自尊心、劳动的尊严感开始的,而缺少了这一点,学校、学生集体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十、中国古代教育班级授课制的雏形?
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也就是清末。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