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子译本简写?(七十子译本简写是什么)
一、几何译本?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成果和精神于一书。既是数学巨著,也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
该身自问世之日起,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1000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
汉语的最早译本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于1607年合作完成的,但他们只译出了前6卷。
正是这个残本奠定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基本术语,诸如三角形、角、直角等等。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皆使用中国译法,沿用至今。近百年来,虽然大陆的中学课本必提及这一伟大著作,但对中国读者来说,却无福一睹它的全貌,纳入家庭藏书更是妄想。
二、七子之歌节选背景资料简写?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夏天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旅顺-大连)。
那时的中国山河破碎,被列强强占了七块土地。为此,闻一多愤然写下了《七子之歌》。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土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受尽异族欺压,渴望回到母亲怀抱。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一方面表达了对列强的愤恨。
三、简爱人,译本?
1927年,翻译家伍光建从英译本节译了《简爱》的部分内容,取名《孤女飘零记》。这应是这本小说最早的中文译介,但是它直到8年后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而此前,翻译家李霁野在1933年译完全书,起先投稿至中华书局,被拒,后来于1935年在郑振铎主持的《世界文库》上发表,次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国家图书馆的资料显示,这本书名为《简爱自传》,著者署名“C·白朗底”,成为了最早的全译单行本。后来这个译本改名为《简爱》,建国后分别于1952、1954、1956、1962年由上海文化生活、新文艺、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著者署名也变为“勃朗特”。“文革”后,陕西人民出版社和岳麓书社分别在1982和1994年重版了这本书。它对早期读者的影响比较大,但近年来有学者指出,鉴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环境,李译中有不少时代色彩过强的译文,对于今日的读者来说,难免有些阅读不适。
所以,在建国前,《简爱》有2个译本,一个节译,一个全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简爱》的全译本先后出现了近十种,其中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的祝庆英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的吴均燮译本、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的宋兆霖译本等都值得关注。但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的黄源深译本,它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英文本译出,1997和1999年分别再版。几年前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的张超译本,后来便查实系抄袭自黄译本,虽然其情可恨,但多少也说明黄译本的影响程度。
所以其实国内出了差不多二十种中译本的。
但比较有影响力的则主要有:
李霁野本;祝庆英译本;黄源深译本;
四、荣枯鉴,译本?
从《荣枯鉴》中可以发现,小人不是“惹不起”就能“躲得起”的,小人并非不可战胜的,小人的秘迹是有迹可循的,可以破解的,只有了解他,才可战胜他;洞悉其奸,才能防范在先,这是一部《荣枯鉴》给我们的启发。
《荣枯鉴》由五代宰相冯道写成,他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人;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其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都很低,但冯道却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知读书,书虫冯道在本地出了名,占据幽州的刘守光慕名将他召去做了幕僚。当时刘守光不但想扩充地盘,还想称帝,冯道多次劝阻,惹得刘守光一怒之下将他打入大牢,幸好朋友相救,这才脱险。也许这次事件使冯道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也变得圆滑了许多。
刘守光被李存勖俘虏杀死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作巡官,张承业很欣赏他的文章,将他保举给了李存勖任河东节度府掌书记。李存勖称帝(后唐庄宗)后,先升为郎中、翰林学士,灭了后梁又授户部侍郎。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封建法律规定,要暂时辞官回乡守孝。服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在家乡并没有摆官架,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也上山砍柴,并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守孝期满后回到京城,这时的皇帝已经是后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对他的为人也很赞赏,认为他当初在家守孝时不端官架是真士大夫。因为李嗣源的赏识,不久冯道便被升为宰相,他也找机会向李嗣源进谏。李嗣源死后,由李从厚(后唐愍帝)继位时仍然是宰相。当李从厚出奔卫州(今河南汲县)时,李从珂(后唐末帝)起兵夺得帝位后冯道率百官迎接,仍然被任命为宰相,后虽一度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一年后又任司空,朝议令掌祭祀时扫地的职事。
不久,石敬瑭(后晋高祖)勾结契丹灭了后唐,为稳定政局,又让冯道当宰相。出使去契丹顺利归来后,受到石敬瑭的进一步重用,后晋不设枢密使后,将其职权归入了中书省,由他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政务不管大小都问他如何处理。石敬瑭死后,石重贵(后晋出帝)继位,他仍为宰相,且加太尉,封燕国公。后出任匡国军(治同州)节度使,又徙镇威胜(治邓州,今河南邓县)。石重贵在景延广等人的支持下和契丹开战,大战了三次,最后终因杜重威投降而无兵可调,后晋灭亡,石重贵等也被迫流亡契丹。耶律德光(辽主)任命他为太傅,耶律德光北撤时也一直随从到了常山。
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在刘知远(后汉高祖)看准时机于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在位不满一年便去世了,其子刘承佑(后汉隐帝)继位,在后汉冯道仍然被授予太师,生活得自由又自。由于朝廷激烈的内争,邺都留守郭威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举兵攻入开封,隐帝刘承佑被杀,后汉灭亡,郭威(后周太祖)在开封称帝,仍重用冯道出任宰相。郭威病死,由郭威的内侄和养子柴荣(后周世宗)继位。冯道因反对且讥讽世宗柴荣亲征攻打北汉,惹恼了世宗柴荣,让他负责修郭威的陵墓,当了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山陵使,陵墓修好后,冯道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三岁。
圆通 卷一
l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古韵国学: 善和恶各自有其内涵,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因此被束缚;天下事物变化都有自然规律,聪明的人不会去违背。
l 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古韵国学: 道理的阻碍与通畅,顺应变化的人根本也不关心这些。
l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古韵国学: 珍惜名誉的人反而最容易损害他的名誉,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得以保全他的身体;名誉和利益本身并没有坏处,追逐这些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有过错的是因为人获得后目的不同。
l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古韵国学: 君子不会自认为尊贵,小人不会自认为下贱,尊贵或低贱这些虚名不足以称道于世;君子不一定能得到,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得到和失去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l 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古韵国学: 名誉都是虚的,利益能诱惑人,但都是人难以抗拒的。
l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古韵国学: 荣华富贵的人有可能会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身败落魄的人必定是小人;能达到君子标准的人没有多少,成为小人可能有很多,不要与很多人成为仇敌。
l 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古韵国学: 名誉可以导致行事时是困难的或简单的,思想境界可以导致命运是困难的或容易的,一般人不会加害于君子,为什么会去加害于小人呢?
闻达 卷二
l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jian)
古韵国学: 为官不是以善恶作为标准,升迁不用谈论其忠奸的大小;能取悦上层领导的人可能荣华富贵,处处为下层百姓着想的人则困难重重。
l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古韵国学: 君子使下层百姓喜悦,上层领导不会因此怀疑他的名誉;小人喜欢取悦上层领导,对下层百姓的邪恶不会惩罚。
l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古韵国学: 下层百姓以正直为品德高尚,上层领导常以谄媚、顺应当做忠诚;正直的人不懂得去阿谀奉承,上层领导就会怀疑其忠诚;阿谀奉承的人无法保持正直的品质,下层百姓就会抛弃他。
l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古韵国学: 上层领导的怀疑是灾祸的根由,下层百姓的遗弃会毁坏名誉,荣华富贵的人都难免被称呼为小人,就是因为要巩固实际利益而舍去好的名誉。
l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
古韵国学: 富裕与尊贵的产生是有普遍的规律,它的方法就是以实际需要为主;灾祸与福禄并非是命中注定的,它的关键是否有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l 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古韵国学: 以实际需要为主就不会受虚名所束缚,观察判断不以奸诈的行为作为耻辱的标准;既没有羁绊又没有耻辱,这是能够荣华富贵的内在含义。
l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
古韵国学: 想追求名誉的人就不要去当官,好职位不可能有好名声;想升官的人就不要考虑名誉,道德高尚不可能会荣华富贵(矛与盾的关系)。
l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古韵国学: 君子谈论的是思想境界,小人攻击的是思想境界,人格操守和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同,结果当然不一样。
解厄 卷三
l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古韵国学: 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则祸患会很强烈的。为国家操劳的人有可能失去身家性命,为自己操劳的人有可能安身立命。
l 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
古韵国学: 灾祸是每个人都不想要的,然而有些灾祸是自找的;灾祸是每个人都讨厌,然而每个人都难免碰上。
l 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古韵国学: 君子不会去做坏事,但祸患却接连不断;小人不贤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却不会停止。
l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古韵国学: 让上层领导对自己完全放心,不做小人就很难做到;但与下层百姓不结怨恨,不是君子就不用谈论。
l 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古韵国学: 上层领导有麻烦时,不用辩护自己承担罪责的人才可以保全;下层百姓出了事故可能会追究责任时,抢先把责任推给别人的人可以免去责任。
l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古韵国学: 君子不爱拉帮结伙,遇到灾祸而愿意帮助的人非常少。小人善于结交朋友,获取利益时则不乏尽全力帮助的人。
l 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古韵国学: 道和义缺失却没有什么惩罚,遇到灾祸时没有解决的方法就必然受困,君子却没有能力改变,而有的小人却可能被谅解。
交结 卷四
l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
古韵国学: 真正智慧的人不会拒绝贤能的人,明白事理的人不会疏远坏人,善与恶两种人都要用。
l 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古韵国学: 顺应自己的人作为朋友,反对自己的人当成敌人,朋友和敌人都是常常互相转化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l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
古韵国学: 以尊重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人尊贵,以轻贱的心态去估息邪恶的人下贱;尊贵的人不知自己应尊贵,贫贱的人不愿自己被轻视,贵和贱就可能互相转换了。
l 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古韵国学: 尊贵的人不会轻视别人,潦倒的人学不会尊重别人,贵和贱的身份有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l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
古韵国学: 有的人总希望别人愚蠢而自己聪明,展示在众人面前是很愚笨的,这样的人具有非同小可的谋略;有的人忌妒别人聪明而自己愚蠢,才智也没有能力深深隐藏,这样的人将祸患无穷。
l 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古韵国学: 聪明的人不会接触愚蠢的人,与愚蠢的人接触不会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跟别人结下怨恨,结仇的人不会因为你有智慧就怕你。
l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古韵国学: 道德高尚的人用仁义去交往,只是忧虑自己的仁义达不到尽善尽美。小人喜欢耍阴谋诡计去交往,只是担心阴谋诡计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君子没办法胜过小人,吃亏的原因就在于这个。
节仪 卷五
l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古韵国学: 对外表现出如君子般仁义道德而内心则是耍阴谋诡计的小人的想法,这是真正的小人;对外表现出如小人般有心计而内心却如君子般高风亮节的人,才配称为真君子。
l 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古韵国学: 道德高尚的人不居功自傲、炫耀自己。重仁义的人忽视了因此可能面对的伤害。
l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古韵国学: 有的人仰慕君子(的道德高尚),行为处事时却按小人的方式,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有的人口口声声说憎恶小人,实际行为处事时忘记了以仁义为准则,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君子是没办法这么做且获利很少,小人这样做没有任何的阻碍且获利丰厚,因此众人都想成为小人。
l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
古韵国学: 社会地位越高则气节越低(保住地位),有的人越贫贱则越顾不上道义(要生存)。
l 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古韵国学: 君子最不能忍受污辱他的意志,小人最不能忍受是损坏他的身体;君子在乱世中避开隐居,小人却因此在朝廷中弄权。
l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
古韵国学: 气节抵挡不住金钱,人贫困时难以成为君子;道义抵挡不住性命,形势危险时难以拒绝成为小人。
l 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古韵国学: 不害怕别人的言论,只顾计算利益与伤害的多少。这并非是具备气节和道义的途径,然而却是能够生存的途径。
明鉴 卷六
l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古韵国学: 福运到来不能够察觉就不算是福气,灾祸来临前不预防就肯定成为祸害;福与祸能先预测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平安处理完。
l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古韵国学: 施加极小的诚信则大阴谋可以得逞,多注意细节则大决策就能谋划决定。
l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古韵国学: 行事不可以做到绝境(要留后路),言语不能完全说明白,即使对至亲好友也要戒备。
l 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古韵国学: 假装畏惧而实际要忍受着,对外表现恭敬而内心在忌恨着,既使是奸邪的人也会被迷惑。
l 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si)变则存矣
古韵国学: 知道戒惧谨慎的人接近了福运,能够迷惑别人的人就能够远离祸患,随时应对事物的改变则能长久生存下去。
l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古韵国学: 交往的人必须是对你有用的,这样可以使利益长久;上天的恩赐难以预测,只有属于自己的钱财可以依仗(不要指望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l 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古韵国学: 用奸诈的手段去整治奸恶的人,恶人被消灭后自己就能安居乐业;惩治邪恶不能用太善良的方式,这样祸患就不会再滋生了。
l 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古韵国学: 计策并非万全之策的就不要去施行,人并非有聪明才智的则不要去耍阴谋诡计,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应当要戒备呀。
谤 言 卷七
l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古韵国学: 职位低贱的人不要告诫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没有才能的人不要推荐他。
l 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古韵国学: 攻击他最被众人忌恨的缺点,(缺点暴露)众人就难以容忍他了。
l 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古韵国学: 使他陷入窘迫的处境则众人自然会污陷他,这是毁谤人最简单的办法;好好善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而别人不知道跟你有关系,(诽谤他的言论就会无缘无故的出现)这应当是毁谤人的奇招;找出他干过的不为人知的各种小事(抓住他的把柄),这是毁谤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到处散播他的真假无法分辨的种种坏话,这是毁谤人直接成功的办法。
l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古韵国学: 遇到诽谤而不去辨解(选择沉默),事实真相慢慢自己就清楚了,别人的厌恶或许能稍微减少一些;如果遇到诽谤强行争辩,这件事只能是越描越黑,结果是别人的怨恨和厌恶越来越多。
l 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古韵国学: 失去了上层领导信任的人,下层百姓就可能抵毁他;失去下层百姓信任的人,上层领导必定会怀疑他。
l 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古韵国学: 假借领导的意见打压别人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假借众人对事物的议论来获取信任,这样做事谁都会被你蒙蔽。
示 伪 卷八
l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
古韵国学: 没有虚假则也没有真实。真实的并不怕虚假的,虚假的不能代表真实的,害怕的是真真假假掺合在一起无法区分清楚。
l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
古韵国学: 伪造得不足以以假乱真就会给自己惹祸;真诚得无所顾忌也会让别人讨厌。
l 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古韵国学: 顺应自己的上层领导的意思行事,即使是假装的也不会有什么过错;悖逆自己的上层领导的意思行事,尽管真诚也会得罪。
l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古韵国学: 提要求时最忌讳直截了当,含蓄的提出比较容易达到目的;拒绝别人最忌讳明白得说,委婉的拒绝不会有失误。
l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古韵国学: 忠于自己的领导是有仁义的,君子如果仁义就不会放弃自己以前的领导;在行动中对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尊敬,小人行动中不可能心怀感恩。
l 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古韵国学: 君子尽管陷入困境也不会以迷惑别人(达到目的),小人显达之后就会背弃曾帮助过他的人,这是做人虚伪的原因,跟在困境或显达没有关系。
l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古韵国学: 虚礼俗套,不去遵循的人并非是虚伪。明知道坏事情,还信守诺言的人并非有诚信。事物不同而处理情况也应改变。
降 心 卷九
l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古韵国学: 以智力整治众人,智力用尽的时候而众人就会背弃你;收伏人必须慑服他们的内心,使他们的志向(臣服)不会改变。
l 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
古韵国学: 被上层宠信的人不会感觉比别人明智和尊贵;被上层埋怨的人停止暗中结党营私。
l 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
古韵国学: 不显现出的权谋手段则容易成功,谋略暗中使用则可出奇制胜。
l 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古韵国学: 君子受制于珍爱亲情,以亲情作为要挟自然会曲从的;小人害怕于比他们更厉害的,以奸诈的方法不断施加自然能制服的。
l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古韵国学: 道理不用直接讲清,劝谏并非要善于争辨,没有忌恨波及就达到目的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并非宣传才会显示出,处事的行动并非公布才会表现出,只要能顺应形势的变化就能达到目的。
l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古韵国学: 仁爱能够拖累君子,道义却不能使小人有所收敛,仁和义都切勿滥施(必须掌握分寸);施恩别忘了不在乎名利的人,惩罚更要施加奸邪可恶的小人,恩和威切勿只对一方施加(应并重)。
揣 知 卷十
l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古韵国学: 善于观察的人能够了解别人,善于思索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了解了别人才能无所畏惧,理解别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才有能力进行提防。
l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
古韵国学: 真正有智慧不要展示给别人(懂得藏才隐智),展示出来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祸患;隐密的去试测,人们的忌恨会慢慢消除。
l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古韵国学: 君子在小事上可能装糊涂,但大事上绝对不糊涂的;小人一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不考虑未来的发展。
l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古韵国学: 设置疑难而进行试探他们的反应,真诚和虚伪就可以鉴别了;依附有前途的人并与之结缘(牢固关系),烦恼和祸患就可以避开了。
l 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古韵国学: 总结各方面的信息用以观察事态的发展,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时时如同身处险境和困难中用以断绝不可能实现的妄想,就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五、堂吉诃德译本?
大家推崇的是杨绛先生的译本,《唐吉诃德》杨绛先生倾注了多年的心血翻译。不过,我在购买的时候最终选择了董燕生的译本,觉得他翻译的趣味性和思想性并重。
六、几何译本译者?
《几何原本》于公元1607年刊印,封面上除了印着“几何原本”四个大字,还印有“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在中国担任耶稣教会会长,徐光启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在学术上勤勤恳恳,孜孜以求,尤其在天文、数学和农学上,更是成果卓著。
七、口译本尺寸?
中口的证书比结婚证要大,合起来的时候大概跟六级证书差不多大,估计规格在10cm*20cm左右
八、莎士比亚最好译本?
莎士比亚有朱生豪的,他翻译的是较早的版本,人教版中学教材就是用的他的版本。卞之琳的翻译生动,不像朱生豪那样押韵!这是最好的翻译版本
九、卡门最佳译本?
王钢译本好些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卡门》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的中篇小说,是梅里美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吉普赛女郎卡门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主人公卡门美艳动人,生性率真,敢作敢为,她引诱了士兵唐·何塞,致使他被军队开除,又诱使他与自己一同走私犯罪,后来卡门移情别恋,唐·何塞与她之间矛盾不断,直到她为此付出了生命。
十、源氏物语译本?
我读的是丰子恺翻译的版本。
因为不懂日文,不能够读日文的原本对源氏物语算不上精通的研究,但是读丰子恺的版本,总觉得这本书十分的平淡,不过好在还是看完了。
后来又有人推荐了林文月的版本,我还没有看过,有人说林文月的版本更接近源氏物语的古雅尚缓慢,但是林文说用楚辞的形式翻译和歌,有点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