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名称是什么 牙齿的结构图分析

bdqnwqk2023-05-11学者1

一、牙齿的名称是什么 牙齿的结构图分析

1、牙冠:为牙体显露于口腔、外层为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行使咀嚼功能的部分。

2、牙根:牙体在牙颈以下,埋于牙槽骨内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其形态与数目随着功能和变异而有所不同。切牙主要用以切割食物,清厅因此为单根,磨牙担负主要的咀嚼功能,根多分叉为2~3根,以增强其稳固性。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又名颈线或颈曲线。

扩展资料:

健康成人正常牙列包含32颗恒牙,分上下左右四个区域,按牙齿的形态与功能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前磨牙)、磨牙,共16对。左右成对的同名牙,其解剖形态贺伍相同。

位于双尖牙的远中。口腔中最重要的功能齿,特别是第一磨牙(六龄齿),也是最容易发生龋坏的牙齿。过早缺损磨牙将导致咀嚼功能下降,甚至影响颞颌关节,导致面型发育异常,咬合疼痛等症状。阻生的第三磨牙(智慧齿)常导致冠周脓肿、第二磨答拍隐牙龋坏等恶果,应及早处理。

第一副牙齿:共20颗。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时基本长齐。乳牙在上、下颌左右各5个,由前向后为切牙2个、尖牙1个、磨牙2个,全体共20个。人的第二副牙齿:6岁左右乳牙脱落,长出恒牙,恒牙在上、下颌左右各8个,由前向后为切牙2个、尖牙1个、前磨牙2个闷禅、磨牙3个,全体共32个。

牙周的组织结构

牙周组织是由猜宏牙穗罩册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俗称牙花肉)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和营养牙齿。

牙周膜:一种致密的纤维组织,一端埋入牙骨质,一端连接牙槽骨,实际上是牙齿通过牙周膜被悬吊在牙槽窝中,使牙齿能牢固地固定在颌骨的牙槽窝内,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缓冲牙齿承受的咀嚼力。

牙槽骨:它包围在牙根周围的颌骨的突起部分,形成牙槽窝,牙根直立其中使牙齿和牙槽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不松动,便于咀嚼

牙龈:它是覆盖在牙槽骨的表面,包绕着牙颈部,边缘呈弧形,两牙之间的牙龈呈楔形,称为牙龈乳头。正常的牙龈为粉红色,质韧,微有弹性,故能咀嚼压力,耐受食物的摩擦。

牙髓的神经、血管通过根尖孔与牙槽骨和牙周膜的血管、神经相连接。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供给牙髓,营养牙齿,所以牙齿和牙周组织关系密切。

二、牙齿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健康成人正常牙列包含32颗恒牙,分上下左右四个区域,按牙齿的形态与功能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前磨牙)、磨衡激牙,共16对。左右成对的同名牙,其解剖形态相同咐族袜。牙体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容纳牙髓软组织的髓腔。每个牙体都由牙冠、牙颈及牙根三部份组成。

 牙冠、牙龈、牙根是牙齿的主要组成穗茄部分。

  

每个牙都分为牙冠、牙茄绝扰根和牙颈三部分。牙冠是露出于口腔的部分,洁白而有光泽;牙根嵌于牙槽内,借牙周膜与骨质颤旦结合,牙根尖部有一孔,称为牙根尖孔,有血管、神经出入,牙颈为牙冠和宏没牙根间稍细的部分,外包以牙龈。

每个牙齿都是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的。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叫牙冠;牙根是包埋在迅棚牙槽骨中的;牙冠与牙亩扒则根的交此隐界处称为牙颈部。~腔口尔利~

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根四个部分组成

三、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牙齿发育

导语:牙的发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经历了成牙组织的分化、生长、组织矿化和萌出及萌出后的发育诸阶段,以恒中切牙为例,约需10年左右。

第一节 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成釉器 enamel organ 起源于口腔外胚层,形成釉质

牙 胚 牙乳头 dental papilla起源于戚激轿外胚层间充质,形成牙髓和牙本质

Tooth germ 牙 囊 dental sac 起源于外胚层间充质,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原发性上皮带的形成

胚胎第五周末,覆盖在原口腔的上皮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扁平上皮细胞,内层为矮柱状的基底细胞。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层间充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相互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 。

牙板及前庭板的形成

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增生,分裂成两个,向唇颊侧增生的为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 ,向腭侧增生的为牙板(dental lamina) 。

前庭板向深层增生,同时表面上皮变性脱落,铅耐形成前庭沟;牙板继续向深层增生,末端发育形成成釉器(enamel organ) 。

一.成釉器的发生

蕾状期 bud stage

在上下牙板的末端20个定点上,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上皮芽,形状似花蕾,称为成釉器的蕾状期。

帽状期 cap stage

牙蕾上皮继续向外间充质生长,周边上皮增生迅速,底部凹陷,外形如帽状,称为帽状期成釉器。

帽状期成釉器分化成三层:

外釉上皮层 outer enamel epithelium

内釉上皮层 inner enamel epithelium

星网状层 stellate reticulum

钟状期 bell stage

成釉器继续生长,仍以底部周边上皮生长为最快,上皮底部凹陷更深,形似吊钟,称为钟状期成釉器。

钟状期状期成釉器分化成四层:

外釉上皮层 outer enamal epithelium

内釉上皮层 inner enamal epithelium

星网状层 stellate reticulum

中间层 stratum intermedium

釉结 enamal knot :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增厚。釉结中表达BMP2、4、6、7,TGFβ-1、2、3,Msx等与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认为可能为调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

釉索 enamel cord :由釉结向外釉上皮走行的细胞条索

釉龛 enamel niche :牙板向内凹形成的腔隙

二.牙乳头的形成

在成釉器发育的同时,诱导其下方的外胚间叶组织分化、密集形成牙乳头(dental papilla)。

当成釉器发育到钟状期,成釉细胞诱导牙乳头边缘的细胞分化形成成牙本质细胞 (odontoblast) 。

牙乳头形状决定了牙齿形状,实验证明,将磨牙牙乳头与切牙成釉器重新组合,则形高肆成磨牙,如将切牙牙乳头与磨牙成釉器组合,则形成切牙 。

三.牙囊的形成

在成釉器和牙乳头形成的同时,周围外胚间充质组织分化,呈环行排列,并环绕成釉器和牙乳头底部形成牙囊(dental sac) ,牙囊含丰富的血管,以保证成釉器、牙乳头发育所需的营养,并起着保护前者的作用。

恒牙胚的发生

在乳牙胚发育的同时,恒牙胚开始出现,在乳牙胚舌腭侧,牙板游离端下形成新的牙蕾,发育成为相应的恒牙。

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牙板向远中延伸,依次形成第一、二、三恒磨牙。

四.牙板的结局

在牙胚发育过程中,连接牙胚与口腔外胚层上皮的牙板逐渐被外间充质穿通而发生断裂形成孤立的上皮团,后大部分退化消失,部分上皮可残留在颌骨或粘膜中(Serre上皮剩余 ),成为牙源性囊肿或肿瘤的来源。

孤立的上皮团可发生角化,称为角化珠 ,移出粘膜表面,婴儿出生后在口腔中发现的“马牙子”即为角化珠。

牙发育的分子调控

控制牙发生和模式发育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包括控制牙发育的启动、模式发生和形态发生有关的分子和信号通道尚不清楚,目前研究结果认为:许多信号分子包括诱导性和形态发生刺激因子都在牙发育过程中表达。

第二节 牙体组织的形成

一.牙本质的形成

冠部牙本质的形成dentinogenesis of crown

成牙本质细胞 odontoblast

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有特定的时间、空间模式,开始于牙尖和切缘处,向根方不断扩展。

成牙本质细胞来自于外间充质,成熟的分泌型成牙本质细胞secretory odontoblast呈高柱状,细胞核位于基底,有发达的细胞器;静止型成牙本质细胞resting odontoblast呈扁平状。

牙本质基质的形成

成牙本质细胞通过其顶端和胞浆突起中心的分泌泡把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形成牙本质基质,成牙本质细胞向牙乳头中心运动,在后面留下一短钝突起,即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并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在基质内。

随着成牙本质细胞的后退,突起变长,突起的末端和侧方形成许多末端分支和侧支,在成熟牙,这些分支在牙本质中形成很多牙本质小管的分支。成牙本质细胞胞浆突起越过釉质与牙本质交界形成釉梭。

最先形成的`牙本质胶原纤维(Von Korff’s fiber)粗大,与基底膜垂直,矿化程度高,称罩牙本质 mantle dentin 。

牙本质基质的矿化

牙本质基质形成一层后,即开始矿化,其矿物来源于成牙本质细胞的基质小泡 matrix vesicle ,内含羟基磷灰石晶体,随晶体长大小泡破裂,晶体进入到基质中继续长大并融合,使基质矿化。罩牙本质形成后以形成晶核方式进行矿化。

牙本质矿化的形态主要是球形钙化,磷灰石晶体不断生长,进一步长大融合形成单个钙化团,多个钙化团融合将牙本质基质矿化,钙球之间如不能充分融合,则留下空隙,称为球间牙本质 。

二.釉质的形成 amelogenesis

釉 基 质 形 成

牙本质基质作用于内釉上皮分化成功能性成釉细胞,内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及分泌颗粒,开始在罩牙本质表面形成一层无釉柱釉基质。成釉细胞离开基底膜并在基底膜一端形成托姆斯突 。

釉质基质在粗面内质网中合成,在高尔基氏体中浓缩,然后从细胞顶端和突起中分泌出来,新分泌的釉基质主要是有机成分,含矿物为30%。

釉基质矿化

当釉基质形成到应有厚度时,即开始矿化。

釉质矿化是从釉质表面向深层扩散一直到最内层。再由内层向表层矿化,外层釉质矿化程度最高。

成釉器的变化

釉质形成后,成釉细胞在釉质表面分泌一层无结构的有机薄膜覆盖在牙冠表面,称为釉小皮

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器几层细胞缩合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之为缩余釉上皮(reduced dental epithelium) 。

三.牙髓形成

牙乳头周围有硬组织形成时,内部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牙髓细胞,后有较大血管和神经长入牙髓。

四.牙根形成

上皮根鞘的形成

当冠部发育即将完成时,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根尖孔方向生长,这些增生的上皮呈双层,称上皮根鞘(Hertwin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

上皮隔的形成

上皮根鞘继续生长,向牙乳头中心呈45度角弯曲,形成盘状结构,称为上皮隔 。

牙根发育过程中,上皮隔的位置不变,牙胚向口腔方向移动。

上皮根鞘的内釉上皮诱导其内侧牙乳头分化出成牙本质细胞形成根部的牙本质。

根部牙本质形成时,上皮根鞘发生断裂,脱落至牙囊内。该上皮长期存在于牙周组织中即为牙周上皮剩余(Malassez epithelial rest) 。

牙骨质的发生

根部牙本质形成后,牙囊贴近牙本质,分化出成牙骨质细胞,形成根部牙骨质。

五.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形成

牙囊细胞的外层细胞分化出成骨细胞,形成固有牙槽骨。

牙囊中间部分分化出成纤维细胞,生成胶原纤维,部分埋在牙骨质及牙槽骨,成为穿通纤维,早期纤维向牙冠方向呈斜行排列,直至牙齿萌出到功能位时,逐渐变成各种方向排列的多组纤维束。

第三节 牙齿的萌出和替换

一 .牙齿萌出(eruption) :

指牙齿突破口腔粘膜的现象,是从牙根发育时就开始的。分为萌出前期、萌出期、萌出后期。

萌出前期

萌出前期是指牙胚发育过程中在骨隐窝中的移动,其移动有三:

1.牙根形成过程中牙胚向咬合面移动。

2.随着颌骨发育,牙胚向前庭方向移动。

3.前牙向近中后牙向远中移动。

萌出期

萌出期始于牙根形成持续到牙齿进入口腔达功能位。

当牙齿完全萌出后,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结合上皮。

萌出后期

牙齿萌出到咬合建立时,牙槽骨密度增加,牙周膜主纤维呈一定方向排列并形成各组纤维束。

牙齿刚萌出时,牙根尚未完全形成,萌出后,牙根还在继续发育。

乳恒牙交替

乳牙的脱落是牙根被吸收,与牙周组织失去联系的结果。

牙齿萌出的次序和时间

l 牙齿萌出有一定的时间和次序,与牙胚发育的先后基本一致;但上颌尖牙萌出晚,发育却较早。

l 牙齿萌出有恒定的时间性,但生理范围较宽。

l 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萌出。

l 下颌牙略早于上颌同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