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学者的意思(游褒禅山记解释)
一、游褒禅山记体裁?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二、游褒禅山记讲解?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两大段正文和一小段附记。从开头至“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是前一大段。这一段记游写景,记叙褒禅山的景物和游华山洞的情景。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唐朝和尚慧褒的坟墓,说“褒禅山”这个名称的来历;又以石碑上隐约可见的文字为旁证,辨明了今天的“华山”就是原来叫的“花山”。这两次考证,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为在后一大段的第二个层次中议论研究学问的态度,伏下一笔,也可以说是前一大段中的一声“呼”吧。如果说,前一大段写褒禅山的景物有三:一座禅院,一块仆碑,一个山洞,那么,前一大段的第一个层次写了前两个景物,第二个层次则写了后一个景物:山洞。在写山洞中,又是先略写前洞和后洞的情况,然后又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游后洞的经过。前洞有佳景:“其下平旷,有泉侧出。”那平坦的土地,那淙淙的泉水,给人一种爽快的感觉。后洞有奇景:“入之甚寒,问其深”,它深不可测,寒气袭人,给人一种神异的感觉。正是为了观赏后洞中的奇景,作者“与四人拥火以入”,越走山洞越深,越走景象愈奇,但他们中间“有怠而欲出者”,高叫一声“不出,火且尽”,把大家都吓得走出了山洞。他们出洞后一估摸,所游到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作者记述了游后洞中这件扫兴的事,表示“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些,为在后一大段的第一个层次中议论人的意志伏下一笔,也可以说这是第一大段中的又一声“呼”吧。
前有呼,后有应,方显出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后一大段用“于是余有叹焉”一句紧接上文,过渡到下文的议论,接连发出两次“应”答声。这后一大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前段探求奇景却半途而废的事作为引子,并结合那次游后洞的实际情况,形象地说明这样的哲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紧接着,作者以“志”为中心,说明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最后又落脚于“志”。这个层次的议论变化多,曲折多:“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是一转。说明虽然“有志”,但“力不足”是不能到达的。“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是一转。说明虽然“有志与力”,但“无物以相之”也是不能到达的。“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里又是一转。最后归结为“有志”的重要。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推进,以风骨遒劲、笔力挺拔的议论句发挥哲理,真令人叹服。这虽然说的是游山探险,实际上是以游山探险作比喻,说明无论研求多么高深的学问,创造多么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实现自己的意志。这些议论,已经照应到前段第二个层次中有关游山探险的事,可以说这是后一大段中的一次“应”答声吧。第二个层次,以前段有关石碑上的记载为引子,指出由于后代传闻的错误,使“花山”与“华山”的名称发生了讹错,说明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熟虑,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这些议论虽然较为简单,但也照应到前段第一个层次中有关考证的事,也可以说,这是最后一大段中的又一次“应”答声吧。
本文除最后一小段(从“四人者”至结尾)是附记外,前后两大段分别都是前呼后应。这样,全文显得结构谨严,无隙可击。而且,使前段的记事中寄寓着深刻的哲理,后段的议论中显现着人和景物的影子,带有生动的形象性。从而,使游记与说理融为一体,使这种以议论说理为归趋的游记形式的说理文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增加了艺术魅力。正如《古文观止》所评点的:“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
《游褒禅山记》说理的逻辑力量,还表现在语言凝炼、语意深刻上。比如,作者仅仅用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等十三个字,从视觉、触觉、意觉等多方面写出了褒禅山洞的深远、难进和奇特,真有峰回路转、一波三迭之妙。在“夷以近”、“险以远”的议论中,作者也只用了“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等十四个字,寓言深刻,耐人寻味,又无多余之笔。在分析、推理、判断中,往往出之以流利的语句、挺拔的笔力,将语言上的逻辑性与结构上的逻辑力融为一体,使文章显得法度谨严,简劲峭折。因此,古往今来,人们都称颂《游褒禅山记》极尽记事与议论文章的美妙之致,令人百读不厌,值得反复玩味。
三、游褒禅山记的读音?
褒禅山记的读音是yóu bāo chán shān jì。
褒[bāo]汉语汉字
褒,汉语汉字,读作bāo,其本意为衣襟宽大。
说文解字衣博裾。从衣,保省声。古文。博毛切。
说文解字注(襃)衣博裾。博裾谓大其袌囊也。汉书。褒衣大袑。谓大其衣絝之上也。引伸之为凡大之偁。为褒美。从衣。保省声。博毛切。古音在三部。作褒、作裒。
四、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五、游褒禅山记的记是什么意思?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而卒葬之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④而又不随以怠 ⑤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而记游者甚众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而予亦悔其随之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而人之所罕至焉 ③而无物以相之 ④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5.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有怠而欲出者 6.表示目的关系。可解释为“去”
①来而记之者已少
六、游褒禅山记多少字?
共528字。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12]他“少好读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七、游褒禅山记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
记山、记碑、记游,为下文议论作伏笔;辨别读"华"乃"花"之音谬为后文议论学者于古书流传文字当“深思而慎取”作伏笔;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为下文议论作伏笔。
第二部分(第3、4段):
发表议论,与上文记游、记碑相照应。提出:做事当“尽吾志”以赴之,治学应“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记同游人及为文时间。
八、游褒禅山记讲了什么?
讲了作者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九、游褒禅山记重点句子?
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十、《游褒禅山记》词类活用?
一、“而其见愈奇”的词类活用——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游褒禅山记》中的其它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7)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0)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1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3)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
14)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
2、《游褒禅山记》简介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