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bdqnwqk2023-04-30百科1

一、古琴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中国遗留下来了很多乐器,直到现在仍然很多人学习。古琴在中国是一种乐器,很多人都很喜欢。那么古琴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呢?

1、 古筝基本的指法有勾、托、抹、打、劈、剔、挑、提,古筝一共有21根琴弦,琴身的结构有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咐卜音口、底板、穿弦孔等,筝首的结构有调音盒、前岳山、弦钉等,筝尾的结构分为后岳山、穿弦孔。

2、 古筝的指法最基本的就是勾、托、抹,其余的还有花指、摇指、琶音、泛音、按音、揉弦、大撮、小撮、颤音、滑音、扫弦、刮奏、四点等,在不同的曲子中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变换指法,用的最多的就是凳简盯勾、托、抹。

3、 古筝的音阶有1、2、3、5、6,和其他乐器不同的是没有四音阶和七音阶,弹奏古筝的枣和时候需要佩戴假指甲,大拇指指甲的位置是向上倾斜45度左右,食指和中指佩戴的时候直接竖直佩戴。

4、 古筝弹奏时候的角度是不一样的,食指、中指、拇指弹奏的时候角度不同,弹出来的声音和音色各不相同。

5、 食指和中指弹奏的时候触弦比较简单,拇指触弦的时候胳膊的角度不一样,古筝弹奏的时候动作轻柔,胳膊和手臂不能上下摆动。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古琴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

二、古琴艺术知识200问的所附两张CD目录

CD1 (历史录音)

1、《流水》 古琴独奏 管平湖

2、《冲李梅花三弄》 琴箫合奏 琴:吴景略 箫:孙裕德

3、《鸥鹭忘机》 琴与二胡 琴:查阜西 二胡:蒋凤之

4、《墨子悲丝》 古琴独奏 刘少椿

5、《龙翔操》 古琴独奏 张子谦

6、《酒狂》 古琴独奏 姚丙炎

7、《普庵咒》 古琴独奏 溥雪斋

8、《岳阳三醉》 古琴独奏 乐 瑛

9、《捣衣》 古琴独奏 徐立孙

CD2

1、《大胡笳》 古琴独奏 陈长林

2、《广陵散》 古琴独奏 李祥霆

3、《潇湘水云》 古琴独奏 龚 一

4、《G 乃》 古琴散迟迟独奏 杨 青

5、《阳关三叠》 琴阮合奏 琴:刘杨 阮:杨旦仿青

6、《忆王孙》 琴歌弹唱 琴:杨青 唱:刘杨

7、《子夜吴歌》 琴歌弹唱 琴:杨青 唱:刘杨

8、《客至》 琴歌弹唱 琴:杨青 唱:刘杨

9、《无题》 琴歌弹唱 琴:杨青 唱:刘杨

10、《长相思》 琴歌弹唱 琴:杨青 唱:刘杨

11、《越人歌》 琴歌弹唱 琴:杨青 唱:刘杨

三、学好古琴的小技巧是什么

学好古琴的小技巧是什么

我们初识古琴,常会觉得入门不是那么简单,弹得不够动听,枯燥无味,这样很容易引起初学者的厌烦心理,往往就会半途而废。古琴是一种演奏难度较大的乐器,不像古筝那样容易上手,所以在学习前要有思想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能急于求成。平时多了解相关的古琴知识,听一些现场的演奏会,或欣赏有关的音乐唱片,藉此来培养学习的兴趣。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学好古琴的小技巧是什么吧。

1.怎样避免弹琴时手指的疼痛

在初学古琴的时候,由于没有掌握好练习方法,往往因左手大指的按弦和无名指的跪指在弦上磨擦而感觉疼痛。情况严重时会出血和发肿,由此影响到学习的正常进行。

左手大指按弦时,是用甲肉相半(一半指甲一半肉),往往按弦弹经过音时,进退上下摩擦时间过多,指甲被摩擦成一条痕路,触及皮肉就发生疼痛。无名指跪指的地方,是在高音区弦线紧度较硬,跪指时皮肉受不了磨擦就会痛,起肿出血。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首先要注意练习方法:弹古琴用左手大指按弦的机会差察较多,因此要避免按弦时,指甲摩擦受损。大指按弦不要过分用力(但太不用力发音就会微弱)。如果发现指甲受损时,可掉换指甲的另一部分去按弦。经常掉换指甲的部位,就可避免指甲受损过深,弦线就不会嵌入皮肉刺痛。如果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左手大指用薄牛皮(或人造革)做成指甲套,套在大指上或用橡皮膏贴在大、中、名指上按弦。在名指跪弦时,要注意弦线不要滑入指甲肉纹内,以免出血。在跪指按弦时,右手应在离开岳山远一些地方(一徽左右)弹奏,这样可使跪指少受压力,发音也比较轻松动听。

2.古琴背谱的四种方法

(1)在练曲子时,要一边弹一边观察左手按弦的弦序,一首传世已久的琴曲,其弦序与指法结构必然十分顺手,你只要弹熟,将其合理结构化并转化成自己的思维,那就绝无可能忘记。

(2)练曲子时不可以光记旋律,也就是说光唱do.re.mi,那对背谱帮助不大。要边弹边想像古琴各种音色的穿插运用,也就是说你也要将散音、泛音、按音、走音的音符都当作旋律来记,以族链后才不会出错。

(3)手边没琴可弹时,要经常哼哼唱唱,一样要把按、泛、散、走四种音色想像着哼,甚至绰、注、吟、猱都哼出来,那就对背谱能有所帮助。

(4)七条弦的散音,每条弦九徽,十徽,七徽,五徽的相对音高都要知道;散、按和弦的固定位置要记熟。

3.怎样使琴弦发音亮

旧的琴弦发音不亮,是受手指的不断摩擦和积垢所造成,可以用湿抹布把琴弦和琴面擦拭干净就好了。酒精棉球也可用来擦拭,不过由于酒精是溶性液体,对钢弦外的尼龙会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同时对琴面的大漆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如果多次使用酒精擦拭琴弦和琴面会是琴弦老化加速,琴面也会有所损伤,因此建议最好不要过多使用。

4.怎样解决琴弦琴面的受潮问题

可用纱布做成小袋,内虚穗茄装滑石粉或爽身粉,用其擦拭琴弦和琴面,然后再用细软布揩匀,弹奏时就会干燥滑润了。

校音定弦的过程比较枯燥,但只要静心、细心、严格按上述步骤进行,还是不难掌握的。这里再介绍几条小技巧,供朋友们参考。

技巧一:细数“拍音”辨微差

当两个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时发出时,可以听到“呜―哦―呜―哦―……”的强弱交替的混合音,称为“拍音”。两个音的频率相差多少赫兹(Hz,频率单位),则每秒钟内可以听到多少个“拍音”。当听到紧凑的“呜哦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相差稍有点大;当听到很熟缓的“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已经非常接近,在不影响演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已基本校准;当已听不出“拍音”时,说明已经完全校准了。

技巧二:“推拿”蝇头辨高下

许多朋友在校音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两个音非常接近时,尽管能听出它们的不同,却怎么也分辨不出孰高孰低。这时可以在两个音都弹出后,迅速用右手指将被校弦的蝇头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挤(蝇头能够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松紧变化足以使音高发生变化),听听“拍音”的变化。若往左推蝇头,“拍音”变缓或消失,说明该弦音偏高了(弦偏紧),应略松该弦琴轸;反之,若“拍音”变得更急促,说明该弦音偏低了(弦偏松),应略紧该弦琴轸。同样道理,若往右推蝇头,则“拍音”变缓说明该弦音偏低(偏松),应紧轸;“拍音”变急说明该弦音偏高(偏紧),应松轸。

技巧三:“矫枉过正”防跑音

在演奏中最不希望发生的,就是事先校好的琴“跑音”了,如同脱缰的野马――骤然松懈,或如蠢动的春虫――七扭八歪。一般来说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琴轸松动,二是蝇头松紧不平衡。仔细观察一下琴弦、绒r、琴轸以及琴头岳山部位,就不难发现,琴弦在岳山边沿与琴体紧密接触,这一点和琴尾“龙龈”之间的弦长是有效弦长(如图),其松紧程度决定着该弦的音高。而在岳山边沿的外(右)侧的蝇头、绒r(又名绒扣,即拴弦的丝绳)部分,虽属于“无效弦长”,却牵制着琴弦的松紧。正常情况下这两部分的松紧程度应该是一致的,蝇头不会发生左右滑动,弦音稳定。而当调弦时旋动琴轸后,绒r部分的松紧程度发生了变化,随即传递到琴弦的有效弦长部分,使之随之变松或变紧。但由于弦与岳山接触紧密,摩擦力大,很容易出现蝇头滑动阻滞而使其左右两部分松紧不完全一致。这时调好的琴,其实是处在一种“不稳定状态”下,随着演奏的进行,受琴体和弦振动的影响,蝇头会继续向着较紧的一侧微微移动,于是弦音就“跑”偏了。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矫枉过正”,即每当旋动琴轸调弦后,用手指轻轻推按蝇头(紧轸弦则向右推,松轸弦则向左推),并向下按一按该弦,使弦和蝇头克服岳山阻滞,滑动到松紧平衡的位置,即可有效地防止跑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