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论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论文2000@字)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只要是搞教条和八股文章,那麼哪怕是问题都答对了,永远也不会知道答对的原因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於认识界和改造世界不是因为它的教条和八股才取得胜利,而是因为它实事求是和按照事物原相来看问题的立场才取得胜利。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地方。
为什麼这样的一种立场能够发挥作用呢?原因在於事物本身的问题。
事物不是纯粹的认识问题,改造世界也不是纯粹的口号问题。
事物是要创造出来,要实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事物,从来都是不存在的东西。
事物是人发明出来的概念。
人的感官从来不可能像康德或数学、物理学所以为的,是能够凭著感官经验或体验到的。
因为它从来都是通过关系和联系才能够被生产出来。
任何事物的表象并不是事物本身,任何事物的空间也不是它本身的形态。
那麼光从感性就不可能掌握到所谓的事物了。
因而事物是要从关系和联系里建构出来。
一条一条的界线或界限才足以产生关系和联系,要实事求是就只能够把能够产生事物的这些一条一条的界限和界线通过研究、调查和类比生产出来。
从关系和联系里建筑出来的事物,我们赋予事物的概念,事物因而才得出现,也才能为我们所知。
而这种被赋予的概念和先前同样指称的事物这种概念当然完全不同;虽然它们还是同一种概念。
这里存在著事实或虚构之间差异的问题。
虚构当然不会是事实,只有事实才是事物的实现和现实。
康德就是不明白这里头的问题所在,因而错误地提出了纯粹理性的荒谬批判。
康德试图通过思想和概念来掌握事物,认为先天的综合判断加上经验就足以掌握住事物的事物状态。
可这种作法哪怕是连事物的影子都没见到。
事物既然是通过建筑才产生出来的,那麼这种建筑就是把原有的状态加以改变了才新生产出来的状态。
新生状态即改造事物原有的格局,是以在这里即已然在先期实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再者,因为关系和联系产生出事物,关系和联系即生产出状态,把事物的关系和联系条陈、排列和分别出来。
条陈、排列和分别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把事物的来龙去脉、消长变化和可能有的发展表现出来。
把这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进心里,是谓了然和理解。
了然和理解即为知道。
既然知道,就能分析、判断、预测和操作。
能够分析、判断、预测和操作就是能的表现。
因为能,就足以施展意志、权力、毅力和欲望。
改造世界或革命的这种可能状态最後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是正确,也能够产生改造世界重要作用之所在。
八股或教条从来不可能幻想出这种作用来,所以八股和教条也跟唯心主义没有任何的分别。
它跟唯心主义好似有的差异,仅仅在於它是挂著马克思主义的招牌而已。
二、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标志?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灯塔。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的滋养。
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人和自由和解放,全面发展。社会实践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既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伟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灯塔。
四、探索和掌握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1、自由与必然
(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2)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3)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
①认识条件;
②实践条件。
(4)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②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3)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五、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读后感?
其实读一本书,还不如去一趟远门。书中或许能让你精神得到升华,但旅行能让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加油!
六、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论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过程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②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使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增大、速度加快、投机色彩加重。这对于一些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体制上有缺陷、金融监管不力、过早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冲击。③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的收益依然有限,在国际经济出现波动时,往往会受到很大冲击并付出沉重的代价。④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推进,国际性经济组织日益完善,作用加强,国际经济规则也日趋规范。⑤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某些商品全球性的过剩也成为可能。⑥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和国际经济行为的风险,各国经济安全随时受到挑战,面临考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还会出现繁荣和危机的连锁反应,引起世界性的经济波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机遇和挑战,利和弊,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此内容可以与形式与政策结合出辨析题、分析题。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一,全面扩大对外开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由有限范围、领域和地域的开放,发展成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由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发展成为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运作和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发展为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的双向的相互开放。并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使我国由贸易大国成长为贸易强国。坚持外贸市场多元化,积极拓展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长空间。坚持以质取胜,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商品出口结构。
第三,进一步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把利用外资同提升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更积极地“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有比较强实力的跨国企业和企业集团。
第四,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健全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既要敢于和善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对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影响有足够认识,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防范,增强抵御冲击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发展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是长期的现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制度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在自身基础上不断扬弃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生产关系实现了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转变,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使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等等。但这些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和实质,资本主义最终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取代这一规律并没有改变,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要改变落后状况需要长期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需要一个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实质上这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4.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变挑战为机遇,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这几年,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扩大出口的努力。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一度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果断采取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着力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档次;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提高口岸管理水平和通关能力。由于措施得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出口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进口了大量国内急需的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实践证明,稳定人民币汇率、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决策和措施是正确的。
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合作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开展带资承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这样,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我们抓住机遇,积极扩大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吸收外资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几年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交通、通信设施等硬环境大为改观;努力完善法制,提高政策透明度,提供优质服务,软环境也有很大改进。 这是增强对外资吸引力的根本有效之举。
七、认识自己包括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
指的是一定要做到自我的认识,包括对于自己内心的世界有全方位的了解和自己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自己也要做到一个心理稳定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为人处事方面表现出一种冷静的态度,才能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每个人都要做到自我意识非常负责的感觉,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当中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努力。
八、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什么重大作用?
“主观能动性”: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物的区别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人们应该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一、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二、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人们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九、儒家怎么认识世界?
儒家讲究敬天法地。
天地君亲师,天最大,地次之。
然而儒学本质修身之学、为人之学、处世之学、治世之学,并不是研究物质世界的科学,所以儒学的世界观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性上。
究其根本,是“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勇诚”,这十个字是儒学的根本之所在。
而这十个字之中,又以仁为根本,仁,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合格的基本准绳。
简单说,一个人,一旦成为一个不仁的人,那么他就是一个残次品,一个不合格的人,一个不配为人的人。
哪怕与敌对阵,也要遵守仁这个原则。
按照儒者的看法,战胜执哀礼。
也就是说,哪怕在战场上杀了无数的敌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也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对待所有生命的消逝都应该用哀伤之礼。
这正是仁这一精神的体现。
关于世界,儒学其实是唯物主义的,所谓的天地,其实就是指的宇宙洪荒,儒学认为万物都是由天地化育,这其实还是没有什么错的。
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句,可见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也是不谈唯心主义的。
在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上,儒学更是秉承了仁的这一原则,要知道,在我们的古代社会中,春天大都是官方规定的禁猎季节,禁猎的理由是为了保护动物的繁殖。
在官方制度中体现仁的原则,这是我们中国人和那些野蛮民族最大的区别之一,其根本正是儒学。
万物都需要繁衍,我们尊重万物,这就是仁。
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体系,单单谈儒学,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儒学虽好,亦有其局限性。
其实在汉代之前,儒学的地位并不是那么高。
汉代之后,某些朝代的独尊儒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扼杀了其他学术的创造性,比如到了宋代,一切儒学之外的东西都被斥为奇技淫巧,这使得整个社会完全失去了发展自然科学方面的动力,这是儒学的大弊端。
放到现代社会来看,儒学也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用来修身律己(这个东西好像是中国独有的),用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用来为人处事,等等,还是价值巨大的。
十、如何改造主观世界?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受物质支配,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的变化有促进作用。因此,要彻底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就必须首先改造人们所处的客观物质世界,而绝不是单纯地依赖于用一种主观意识去代替另一种主观意识。脱离实际的思想理论和道德教育就属于这种以一种意识取代另一种意识的唯心主义教育,背离了唯物主义思想,所以,总是达不到目的。当年的文革也是犯了这种错误,所以以失败告终。
文革所处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中国社会,当时巳经不存在一个阶级剥削和压迫另一个阶级的阶级问题和阶级矛盾,只是在一些少数人主观意识里依然还残留着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意识,但这些思想和意识在客观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世界面前是没有生存的物质基础的,根本威胁不到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而真正的威胁和危险则是新政权和新社会制度下的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各种客观问题,比如吃大锅饭造成的消积怠工的问题,生产缺乏活力的问题,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科学技术落后的问题,劳动效率低的问题,人民生活物质资料严重不足的问题等等,只有着手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新政权新制度产生以后的客观物质世界朝着好的方向变化发展。只有客观物质世界往好的方向变化发展了,人们的主观意识才会随之发生变化发展。如果客观物质世界没有新的发展变化,即使人们的主观意识形态暂时超前发生了改变,最终也会倒退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文革之后,那些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充满无限热爱和激情的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动摇,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苏联解体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也纷纷被资产阶级借机颠覆了,重新回到资本主义旧时代。所幸的是社会主义还留存着古巴、朝鲜这样的星星之火。但愿有朝一日能成为燎原之势,燃遍世界各地。只要火种在,人类就有了希望。
资本主义社会对于无产阶级乃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美好发展而言无疑是不合理的,需要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它,而这个更好的制度理所当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制度。对于一个已经建立起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而言,如何克服新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缺点,发挥新制度的优势,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生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资料,改善人民生活,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才能彻底改造和更加丰富人们的主观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