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的问题(苏菲的世界的问题和答案)
一、《苏菲的世界》中的苏菲的特点?
苏菲·阿曼德森
苏菲是《苏菲的世界》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15岁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勃特·纳格的发明。苏菲不仅仅是向艾伯特学习,她也向他提问并表现出她有自己想要实施的想法。小说结尾处,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苏菲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更多时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谈。苏菲很挑剔,对她爱的人也不放过。苏菲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艾伯特·诺克斯
作为苏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代表理想的哲学家。他从不急于判断,总是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艾伯特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艾伯特是位出色的老师,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
席德
席德是艾勃特·纳格的女儿,苏菲和艾伯特都是为逗她开心而创造出的人物。和苏菲一样,席德也爱沉思,书中的哲学家引发了她的极大兴趣。席德还极富同情心,她同情苏菲和艾伯特,而她父亲却把他们的生活玩并于股掌之中。席德很独立,在父亲从黎巴嫩回家途中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此来证明她的独立性。席德深思熟虑,但有时也相信直觉甚于其理智。正是她的直觉告诉她苏菲真实存在。
艾勃特·纳格
席德的父亲。艾勃特·纳格是苏菲和艾伯特赖以存在的那个聪明人。他为了给他深爱的女儿生日礼物而创造了他们。他有一种具讽刺意味的幽默并且很关心世界。他为联合国工作,希望人们和平、和谐相处。艾勃特·纳格还十分希望女儿能把世界(和宇宙)看成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他希望女儿学哲学,那样她就可以思考并以他认为适合的方式去生活。像艾伯特一样,他在内心中也是一位哲学家,世界本身对他来说就足以令人陶醉。
苏菲的妈妈
苏菲的妈妈是该书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因为她为苏菲的哲学经历提供了一个陪衬。阿曼德森夫人认为女儿一定是丢了魂,才会开始执着于研究人和动物的差异以及思想如何塑造了人类这些问题。不幸的是,她还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愿思考的人。艾伯特警告苏菲说,那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二、苏菲的世界中苏菲的生日是?
《苏菲的世界》“浪漫主义”里有一段提到,诺瓦里斯曾和一名十四岁的少女订婚,她却在满十五岁生日的四天后去世,诺瓦里斯对她的爱却一生不渝,她的名字叫苏菲
三、苏菲的世界苏菲人物形象?
《苏菲的世界》里面苏菲的人物形象:她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活力十足,为人友善,但又不善交际,同时也很挑剔,三观很正,同时也坚持自我。
苏菲是《苏菲的世界》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15岁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勃特·纳格的发明。苏菲不仅仅是向艾伯特学习,她也向他提问并表现出她有自己想要实施的想法。小说结尾处,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苏菲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更多时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谈。苏菲很挑剔,对她爱的人也不放过。苏菲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四、苏菲的世界梗概?
故事发生在挪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被某个作家创造出来的过程。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它按照有关欧洲哲学的历史与文化而展开,平淡,虽悬念重生却波澜不惊。
五、苏菲的世界写作特色?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父亲科努特是奥斯陆一所六年制专科学校的校长,母亲英尔·玛格丽特·贾德是位老师,并撰写一些儿童读物。长大后,乔斯坦·贾德进入奥斯陆大学,研读哲学、神学与文学,毕业后担任高中哲学老师多年。自从1986年第一部作品问世以来,已逐渐成为挪威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坛旗手。 1991年《苏菲的世界》一出版就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广泛的影响与轰动,乔斯坦·贾德成为挪威继199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汉姆之后最成功的本土作家。他的作品除《苏菲的世界》外,还有《纸牌的秘密》、《圣诞的故事》、《虚伪的生命》等。 【书海导航】 【写作背景】 “哲学”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是“爱智能”的意思,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它并不是灵丹妙药,但是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从来不去留意、爱好这一人类智能的结晶,体验先哲们的心得,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的封闭与终结,尽管它不如流行小说那么受人欢迎,但仍有为数众多的仁人志士在研究与关心这门古老的学问。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为了让普通人特别是青少年能更好地了解哲学这门学科,特意创作了《苏菲的世界》这本很好的哲学启蒙书,它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小说部分类似于侦探小说,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作家南方朔语),它会让读者产生兴趣,丝毫不觉得枯燥厌烦。
六、苏菲的世界作者介绍?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挪威世界级的作家,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说《苏菲的世界》享誉全球,被翻译为五十三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七、苏菲的世界对作者?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八、苏菲的世界洛克概括?
苏菲的世界内容概括: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张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诺克斯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诺克斯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
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纳格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诺克斯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对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
最终,艾伯特·诺克斯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九、苏菲的世界柏拉图概括?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
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与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并且其命运与世界上其他每一件事物(肥皂泡理论)都相同。
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体为基础,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全部。
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型的世界。柏拉图的学说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但这并不是全部。柏拉图同时认为,灵魂栖居在躯体内之前,原本就已经存在。
然而一旦灵魂在某 一具躯体内醒来时,它便忘了所有的完美的理型。然后,一个奇妙的过程展开了。
当人类发现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式时,某些模糊的回忆便开始扰动他的灵魂。一种完美模子所影射的世界。假设他看到了一匹马,然而是一匹不完美的马。
灵魂一看到这匹马,便依稀想起它在理型世界中所见过的完美“马”,同时涌起一股回到它本来领域的渴望。柏拉图称这种渴望为eros,也就是“爱”的意思。此时,灵魂体验到“一种回归本源的欲望”。
从此以后,肉体与整个感官世界对它而言,都是不完美而且微不足道的。灵魂渴望乘着爱的翅膀回“家”,回到理型的世界。它渴望从“肉体的枷锁”中挣脱。
要强调的是,柏拉图在这里描述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生命历程,因为并非所有人都会释放自己的灵魂,让它踏上回到理型世界的旅程。大多数人都紧抱完美理型在感官世界中的“倒影”不放。
他们看见一匹又一匹的马,却从未见到这些马所据以产生的“完美马”的形象。他们只是冲进厨房,拿了蛋糕就吃,也不想一想这些蛋糕是打哪里来的。柏拉图描述的是哲学家面对事物的方式。他的哲学可以说是对哲学性做法的一种描述。
当你看到一个影子时,一定会假定有一样东西投射出这个影子。你看到一只动物的影子,心想那可能是一匹马,但你也不太确定。于是你就转过身来,瞧瞧这匹马。
而比起那模糊的影子,这匹马当然显得更俊秀,轮廓也更清晰。同样的,柏拉图也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型的影子。但大多数人活在影子之间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
他们从不去思考是什么东西投射出这些影子。他们认为世间就只有影子,甚至从不曾认清世间万物都只是影子,也因此他们对于自身灵魂不朽的物质从不在意。
走出黑暗的洞穴柏拉图用一个神话故事来说明这点。我们称之为“洞穴神话”。现在就让我用自己的话再说一次这个故事。
假设有些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他们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脚都被绑着,因此他们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堵高墙,墙后面有一些不可名状的存在走过,手中举着各种不同形状的人偶,由于人偶高过墙头,同时墙与洞穴间还有一把火炬,因此它们在洞穴的后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
在这种情况下,穴中居民所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像这样坐着,因此他们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便只有这些影子了。
再假设有一个穴居人设法挣脱了他的锁链。他问自己的第一 个问题便是:洞壁上的这些影子从何而来?你想:如果他一转身,看到墙头上高举着的人偶时,会有何反应?
首先,强烈的火光会照得他睁不开眼睛,人偶的鲜明形状也会使他大感惊讶,因为他过去看到的都只是这些人偶的影子而已。如果他想办法爬过墙,越过火炬,进入外面的世界,他会更加惊讶。在揉揉眼睛后,他会深受万物之美的感动。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色彩与清楚的形体。他看到了真正的动物与花朵,而不是洞穴里那些贫乏的影子。彼岸花开,始终与我们世界不同。即使到了现在,他仍会问自己这些生命与花朵从何而来?然后他会看到天空中的大阳,并悟出这就是将生命赋予那些花朵与生命的源头,就像火光造就出影子一般。
这个穴居人如获至宝。他原本大可以从此奔向乡间,为自己新获的自由而欢欣雀跃,但他却想到那些仍然留在洞里的人,于是他回到洞中,试图说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只不过是“真实”事物的闪烁影像罢了。
然而他们不相信他,并指着洞壁说除了他们所见的影子之外,世间再也没有其他事物了。最后,他们把那个人杀了。
柏拉图借着这个洞穴神话,想要说明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般的影像出发,追寻自然界所有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
这当中,他可能提到苏格拉底,因为后者同样是因为推翻了“穴居人”传统的观念。并试图照亮他们追寻真知的道路而遭到杀害。
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影响之深,在柏拉图以对话录形式的《理想国》可以看出。柏拉图想说的是: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型世界的关系。
他的意思并非说大自然是黑暗、无趣的,而是说,比起鲜明清楚的理型世界来,它就显得黑暗而平淡。
哲学之国洞穴神话记载于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TheReublic中。柏拉图在这本书中也描述了“理想国”的面貌。所谓“理想国”就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的国度,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度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他用人体的构造来解释这个概念。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体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头、胸、腹。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三种能力。
“理性”属于头部的能力,“意志”属于胸部,“欲望”则属于腹部。这些能力各自有其理想,也就是“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的境界。
在社会中,人们首先必须学习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达到智慧。在柏拉图的构想中,一个国家应该像人体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就像人有头、胸、腹一般,一个国家也应该有统治者、战士与工匠。此处柏拉图显然是参考希腊医学的说法。
正如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懂得平衡与节制一般,一个“有德”之国的特色是,每一位国民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与他在其他方面的哲学一般,是以理性主义为特色。国家要能上轨道,必须以理性来统治。就像人体由头部来掌管一般,社会也必须由哲学家来治理。
十、苏菲的世界斯宾诺莎概括?
苏菲的世界第十到二十章概括:
第十章:少校的小木屋。
镜中的女孩双眼眨了一眨,时间才七点十五分,没有必要赶回家。苏菲的妈妈在星期日总是过得比较悠闲一些,因此她也许还会再睡个两小时。
她应不应该再深入树林去找艾伯特呢?上次那只狗为何对她叫得这么凶呢?
苏菲站起身来,开始沿上次汉密士走过的路走去,手里拿着那个装着柏拉图学说的棕色信封。遇到岔路时,她便挑大路走。
第十一章亚里士多德
第十二章希腊文化
第十三章明信片
第十四章两种文化
第十五章中世纪
第十六章文艺复兴
第十七章巴洛克时期
第十八章笛卡尔
第十九章斯宾诺莎
第二十章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