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昚百度百科(赵佾 百度百科)
一、赵昚成就?
赵眘一般指赵昚。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赵昚去世,在位27年,享年68岁,葬会稽府永阜陵。
平反岳飞
1162年,登基之初即打着高宗的旗号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当年十月,又颁发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之待遇。(《金佗编》卷十三)。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经岳飞家属要求,给还了岳飞原有田宅。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应岳飞之子岳霖的要求,发还了宋高宗写给岳飞的全部“御笔”、“手诏”(秦桧为陷害岳飞,曾从岳家抄走)。
隆兴北伐
孝宗即位的次年改元隆兴这年的四月,孝宗授意张浚筹划北伐。五月张浚派遣濠州(今安徽凤翔县)李显忠渡江出击。先后收复了灵璧,虹县等地,继而又攻陷了宿州(今安徽宿县)。后孝宗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副之。金军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亲自率兵来攻,先被李显忠击退,后有调兵前来。但此时的邵宏渊按兵不动,还企图动摇军心,有些参战的将领还带兵临阵脱逃。李显忠孤军奋战,终是难支只好趁着夜色撤离宿州。金军乘势掩杀,宋军大败,死伤不可计数。
北伐失败后,隆兴二年(1164年)金世宗为了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发兵南下,先后攻占楚州,濠州,滁州等地,并准备渡江南下。在这种情况下,孝宗同意议和,这年十月双方签订协议。这就是历史上的“隆兴议和”。北伐失败后宋孝宗想要再次北伐。乾道五年八月,孝宗召虞允文入朝,升其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掌握军政大权。
虞允文一方面在财力、物力、兵力上积极为北伐作好准备,另一方面,他建议孝宗遣使赴金,要求修改隆兴和约中部分侮辱性的条款,一是要求金朝归还河南的宋朝帝王陵寝之地,二是改变宋帝站立接受金朝国书的礼仪。
对于孝宗来说,祖宗陵寝长期沦于敌手,每次金使南来,自己必须下榻起立接受国书,他内心早已视为奇耻大辱。因此,他立即同意虞允文的建议,于乾道六年闰五月,派范成大使金,提出归还河南陵寝之地和更改接受国书礼仪的要求。金世宗断然拒绝宋方的要求,金朝群臣也都对南宋擅自破坏和议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乾淳之治”。
二、赵昚父亲?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的第二个皇帝,他的养父算是宋高宗赵构。但赵昚是宋太祖的七世子孙,是赵德芳的后人,他的亲生父亲是赵子偁,生母张氏。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子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庆国公令譮(huà),令譮生子偁(chēng)。而秀安僖王子偁就是宋孝宗的生父。
由于宋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所以只好从宗室中选择继承人。
space
《异迹略》记载,“宋高宗被宋太祖托梦,称「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故宋高宗过继了太祖七世孙作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
三、赵昚的养母?
吴皇后,宋高宗赵奢是宋朝皇帝赵构的嗣子,也就是宋朝皇帝赵构所选的继承人。由于金人的进犯,导致二帝北狩和赵构的母亲妻子儿女被俘虏,赵构在从金人的手中逃出后,立了吴氏为皇后,赵构没有子嗣,于是在宗亲中选择了赵昚,让吴皇后来养育赵昚。
四、赵昚的族系?
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烈祖:秦康惠王赵德芳,宋太祖第四子。
天祖:英国公赵惟宪,宋仁宗堂兄,宋太祖之孙。
高祖:新兴侯赵从郁,宋太祖曾孙,宋英宗堂弟。
曾祖:华阴侯赵世将,宋太祖玄孙,宋神宗堂弟。
祖父:庆国公赵令譮,宋太祖五世孙,宋哲宗、宋徽宗族弟。
父亲:秀安僖王赵子偁,宋太祖六世孙,宋高宗族兄弟,追封秀王,谥号安僖。
嗣父:宋高宗赵构。
五、赵昚有几个女儿?
有两个女儿
嘉国公主,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封为硕人,进永嘉郡主,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卒。乾道二年(1166年)赠嘉国公主。
绍兴三十二年(1162)四月三日,永嘉郡主病逝,享年十四岁,未出阁。永嘉郡主患了疮疹,医官用药不当,加重了郡主的病情。高宗下旨将医官李师尧(《公主传》作李师克)等人交与大理寺处置
皇次女,出生五个月夭折,未及册封。
六、赵昚是谁的孙子?
他的祖父:庆国公赵令譮,宋太祖五世孙,宋哲宗、宋徽宗族弟。
七、赵昚的读音和意思?
赵昚(shèn)。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同年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昚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绍熙五年(1194年),赵昚崩逝,在位二十七年,年六十八。累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全宋词》录有其词一首。
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八、赵昚为什么要禅位?
主要是因为壮志未酬,心力交瘁。
第一,宋孝宗上台后,锐意进取
宋孝宗是南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高宗逊位后,孝宗上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岳飞平反。同时,他起用主战派领袖张浚入主枢密院,对金国采取强硬立场。在两国外交谈判中,南宋一改高宗时代的软弱立场,拒绝金人提出的土地要求。张浚对金人的答复是:“疆场之一此一彼,兵家之或胜或败,何常之有?”
由于南宋的强硬态度,金世宗决定诉诸武力。张浚认为,与其坐等金人南犯,不如先发制人。宋孝宗同意张浚的建议,他对张浚说:“公既锐意恢复,朕难道独甘偷安么?”于是决定出师渡淮,北伐收复中原。
隆兴元年,北伐之战打响。尽管有孝宗的支持与广大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然而南宋二十余年的投降政策之下,武备不修,军队战斗力低得可怜。加上所任非人,导致北伐最终以失败而终。
第二,乾道和议,孝宗蒙羞
隆兴北伐失败后,朝中主和派乘机大肆攻击主战派,认为张浚等人邀功钓誉,轻启战端。宋孝宗处境尴尬,进退两难,只得下罪己之诏称:“朕明不足以见万里之情,智不足以择三军之帅,号令既乖,进退失律。”为了平衡主和、主战两派,宋孝宗把主和派领袖汤思退与主战派领袖张浚同列为相兼枢密使,这对主战派可谓是很大的伤害。
主战派领袖张浚为流言为攻击,悲愤之下,连续八次上书乞致仕,最后宋孝宗诏罢张浚。几个月后,张浚在忧愤中病死。
张浚一死,朝中主和派更加得势。主和派领袖汤思退为了巴结金国,促成和议,竟然尽废边备,罢筑寿春城,解散万弩营,停修海船,撤海、泗、唐、邓四州之兵。张浚为抗击金兵所做的努力,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毁于一旦。
然而,汤思退的所作所为,却令金国肆意妄为。为了迫使南宋接受和议,金兵乘机南下,连续攻克楚州、濠州、滁州。东南为之震动。
这下子汤思退成为众矢之的,国家罪人。宋孝宗下旨,汤思退被流放永州并最终惊惧而死。
由于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孝宗最后被迫与金国签订乾道和约。与绍兴和约相比,南宋尽管争回一点权利,但仍旧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第三,虞允文的去世,让孝宗收复中原的梦想破灭
张浚、吴璘等名将先后去世后,孝宗能依靠的人,只有虞允文一人。
宋孝宗把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宰相虞允文身上,他曾经对虞允文说:“靖康之耻,当与丞相共雪之。”可见他对虞允文之器重。为了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虞允文于乾道九年(1173年)出任四川宣抚使,为出兵中原作准备。
虞允文回到四川后,立即着手战备,他订立七条民户养马的规定,从民间搜罗大量良马,并挑选青壮年进行训练。虞允文深知南宋军力不济,需待以时日,才有实力与金国抗衡。然而,宋孝宗却急以求成,一直盼望着虞允文早日确定出兵的日期,终于等得不耐烦了,下了一道密旨催促他。
虞允文没有附和皇帝,他强调军需物质还未准备完毕,不可贸然出师。面对皇帝的催促,虞允文也心力交瘁,最终竟病逝于任上。
虞允文之死,对宋孝宗是一次重大打击,进取中原的计划就此泡汤。
当了二十七年的皇帝后,宋孝宗终于感到恢复中原的梦想无望实现,遂心灰意冷,索性依高宗旧例,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惇,自己当太上皇。
九、赵昚几岁娶了夏氏?
成恭皇后夏氏(1136年—1167年),袁州宜春人,为宋孝宗赵昚的第二任皇后。吉水县主簿夏令吉之孙女。
夏氏出生的时候,有奇异的光芒穿过房间。她的父亲夏协感到非常奇怪。等她长大之后,便以资貌入选后宫。夏氏刚入宫时,为宪圣太后阁中侍御。普安郡王夫人郭氏(成穆皇后)去世后,太后将夏氏赐给赵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二月二十日封齐安郡夫人。赵眘即位,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八月二十八日进贤妃。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二十五日,奉太上皇赵构命,立为皇后。
乾道三年(1167年)六月二十五日崩,享年三十二岁,谥曰“安恭”,绍熙五年(1194年)十月二十九日,改谥“成恭”。
十、赵昚先死还是赵构先死?
赵构先死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赵构崩于德寿宫中,宋孝宗赵昚听闻后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赵昚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昚禅位于赵惇,赵惇即为宋光宗。赵昚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后改名重华宫。群臣为其上尊号为寿皇圣帝,赵昚继续为赵构服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