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者很少关注会计准则制定这是否会影响会计(学术研究不应有禁区)
一、印度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简称是?
印度会计准则是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简称(ICAI)下属的印度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制定的。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原则的区别?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会计科目数量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少一些。
会计核算方式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比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简单。
财务报告不同
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要求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且报表的内容比较简单。
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三、制定ppp会计准则遵循了哪些原则?
(一)立足国情、借鉴国际。PPP概念是个舶来品,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和其他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PPP项目的会计处理已经做出了规定。在制定本准则时,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借鉴了IPSAS32中关于授予方对服务特许权协议的会计处理原则,特别是关于“双控制测试”的规定。但是,中国PPP实践拓展丰富了传统PPP模式的内涵和运用,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因此,本准则中有关适用范围、术语的界定和具体会计处理规定,如资产计量属性、净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等,充分考虑了我国的PPP实务特点及相关法规要求,不完全与国际准则趋同。
(二)与社会资本方“镜像互补”。PPP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两个主体,为了科学、准确、完整地核算和反映PPP项目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通常情况下,政府方的会计处理应当与社会资本方的会计处理保持对称,即“镜像互补”原则,以确保PPP项目资产确认在两方不重复、不遗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服务特许协议》(IFRIC12)与IPSAS32也保持了“镜像互补”原则。
(三)与现有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相协调。在PPP项目中,相关各方围绕PPP项目合作会订立一系列合同来确立和调整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共同构成PPP项目的合同体系,因此很难通过一项会计准则来规定所有与PPP项目有关的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由于PPP项目合同是整个PPP合同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本准则着力解决的是政府方对PPP项目合同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信息的列报,所规定的内容与《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以下简称《负债准则》)等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中的规定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规范政府方关于PPP项目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
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依据是?
企业会计准则依据会计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制定。
五、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
1、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抽象大概,只有原则性规定,在辅以其他一些会计制度,比如我国目前就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情况。2、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规则为方向,制定的比较具体,对任何会计事项的处理都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对任何业务不需要什么职业判断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但这种导向是一种完美的想法,很容易被规避导致假帐过关。
六、什么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
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 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 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说:中国自从2006年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全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以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原则导向型,所以我们的准则数量并不多,国际会计准则也不没有美国这么多,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是规则导向型的,很多东西都规定得非常非常细来规范执行。对规则导向的会计 准则做了如下描述: 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 了“界线(Bright 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 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所谓的“界线检验”, 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 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
七、2021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确定的关键会计计量属性包含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其中最大的改变是,比较全方面地导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依据目前市场情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立即反应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改变,并在收益中得到表现。这么能愈加真实、公允地揭示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情况和风险管理节化信息,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情况产生主动的影响。
一、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企业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汇报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以表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实状况,此次准则体系中关键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取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着眼于交易的现在和未来,能够真实地反应收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正确披露企业的经营业绩,并能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议,所以,采取公允价值是合理反应企业财务情况和经营结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必定要求。
1 公允价值的应用更能表现收入和支出的配比关系。
公允价值在收入确定中的应用使得本期利润更能正确清楚地披露权责发生制下企业在本期真正实现的价值,从而反应出企业当期的收益情况,在和其它的成本费用支出相配比后,能够更明确的发觉汇报当期收入和支出的配比关系,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分析成本利润水平,针对详细情况制订对应的成本管理方案,发觉扩大销路的路径;有利于投资者愈加了解其所投资企业的赢利能力、经营情况和投资风险和内在酬劳大小等,为下一步的投资决议提供愈加具体、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债权人明确木金的安全程度,放心地将资金投资于本企业,同时依据情况给一定的优惠等。
2 公允价值的应用有利于正确了解利润波动和企业风险。
并非全部的波动全部对企业意味着相同的风险。已经实现的、已经收到现金的利润大幅下滑通常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不过,假如仅持产损失增加,可能只意味着企业立即清算价值的下降,并无须然意味着企业未来经营损失会上升,因为这部分资产的价值依然可能在未来回升,损失并不一定真实发生;在另一方而,会计上和税法上有关利润的计算逐步分离,使得税收和会计利润的关系逐步下降,税收风险也基础不受持产损失的影响。所以,简单地惧怕利润波动的心理、和机械地将利润波动和企业风险联络在一起认识,全部失之偏颇。
3 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的决议有用性。
当价格上涨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中,除货币性项同外,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全部会被低估,这种报表不能揭示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对决议可能不相关甚至无用;而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相比,能正确地披露企业取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应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负担的财务风险,能为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议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4 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采取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符合实物资本维护的理论。根据此理论,企业对在生产过程中花费的生产能力必需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假如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则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不能购回原来对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而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时,尤其是在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各要素的价值表现能够不停地反应现实中改变了的资产价值,从而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实物升产能力,更加好地保全企业资本。
5 公允价值的合理利用,有赖于中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企业治理简单地说就是处理企业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中国的上市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全部者缺位造成上市企业内部人控制程度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降低了资本使用效率。所以,完善中国企业的治理结构,让更多的投资者参加到资本市场,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程度。只有这么,才是公允价值能在中国合理利用的根本确保。
6 公允价值的启用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公允价值确实认是根据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成熟发达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的。将公允价值引入到会计准则体系中,更能直接而客观地反应企业资产的价值,并保持“随行就市”,从而极大地确保了企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如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其资产账而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转让非现会资产的方法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重组利得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定为资产转让损益;对于套期业务,确定浮动盈亏,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反应相关套期合约的公允价值,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把握企业在套期业务上面临的风险。
二、新会计准则为企业的可连续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会计政策的条件
新准则还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从重视眼前利润跨越到重视长远的可连续发展
八、会计准则就是企业会计准则么?
不是的,你要问是不是会计职业道德要坚持准则的准则指的是什么。这里的准则不仅仅是企业会计准则。还包括会计法以及一系列与会计有关的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会计准则不是只指企业会计准则。同样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
九、新会计准则和旧会计准则区别?
新企业会计准则除了对原有的16条准则进行修订之外,此次新增22条准则。原有的的16条具体准则偏重工商企业,新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石油等众多领域。覆盖了存货、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企业年金等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
(1)存货准则。这是对原准则的修订。主要修订内容为:
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存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准则。主要变化是在确定净残值时,引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概念。取消了后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则,其明确规定,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
十、会计准则要求哪些企业制定内控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及子公司可以参照本制度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