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历史学家的关系(历史和历史学家的关系是什么)
一、历史学家鼻祖?
左丘明。
左丘明是春秋著名史学家,他楚国名臣左史倚相的孙子。《春秋左氏传》与《国语》就是出自于左丘明之手。《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有人认为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二、西班牙历史学家?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1545-1618),出生在西班牙的多莱西亚·德加麦罗斯,当时正是西班牙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
门多萨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1562年即他17岁时去墨西哥,历时9年。1564年在墨西哥城加入奥斯丁会,成为一名修道士。在墨西哥,他一面潜心研究神学、语法和艺术,一面在当地热心传教。
当西班牙征服了菲律宾群岛而隔海眺望中华大地时,门多萨也有了去中国的机会。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派出一使团出使中国,门多萨亦是成员之一。
1581年,门多萨一行抵墨西哥,准备横渡太平洋,经菲律宾前往中国。但不巧的是,由于西班牙和菲岛的政治形势有变,他们的赴华使命未能实现。
门多萨从墨西哥回到西班牙,1583年去罗马,拜见了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当时天主教极欲在东方拓展势力,地广人众的中国成了罗马教廷的关注地,苦于对中国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茫然无知,急需有一本关于中国社会林林总总的资料汇编,教皇于是要求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编写出一部“关于中华王国已知诸物”的书籍。
门多萨应教皇之命,通过对前人的使华报告、文件、信札、著述的收罗及整理,化时两年,终在1585年将《大中华帝国史》付梓印行。
三、姓贺的历史学家?
贺齐:三国时的吴国大将军
贺劭:贺齐的孙子,曾任中书令
贺修:贺劭的儿子,西晋任太子太傅
贺知章:著名诗人,唐玄宗时秘书监。
贺循:西晋名臣,任太常、左光禄大夫等职,是支持司马睿的江南士族领袖之一。
贺拔岳:北魏时雍州刺史,关中大行台,鲜卑族人。
贺若弼:隋代名将,曾大破陈军,以功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侯大将军。
贺公铸:北宋著名词人,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又常运用古乐府及唐人诗句入词。
贺一龙、贺锦:明未有农民起义军将领。
四、姓来的历史学家?
来济(610-662年),字号不详,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唐朝宰相,东汉中郎将来歙十九世孙,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
武德年间,进士出身。贞观十七年,任通事舍人,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同撰《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反对“废王立武”,被天后武则天所恨。显庆元年(656年),兼太子宾客,进南阳县侯。显庆二年(657年),兼太子詹事。后坐褚遂良之事,累贬庭州刺史。
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入寇庭州,力战阵亡,时年五十三岁。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志》传于世。
五、姓s的历史学家?
S·彼得·丹斯
英国自然史学家
S·彼得·丹斯(S.PeterDance),英国人,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贝类学家之一,著名的自然史学家。现为专职作家。著作有《贝壳概略》、《贝壳百科全书》等。
基本信息
外文名 S.PeterDance
中文名 S·彼得·丹斯
人物经历
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贝类学家之一,著名的自然史学家。现为专职作家。曾任职于多家博物馆。
其他作品
《贝壳概略》、《贝壳百科全书》、《贝壳收藏指南》、《珍奇的贝壳》、《自然历史的艺术》等独立撰写或合著有17部专著
六、宪法和历史的关系?
当今世界有大约二百个国家,除了极少采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如英国)外,世界各国都各自有本国的成文宪法,即是一部法律文献,称为该国的“宪法”,内容主要规定该国的政治体制和该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些宪法更谈及国家建国的目标和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政策。有论者认为,一部国家的宪法,反映该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根本价值、信念,也有人把国家的宪法比喻为它的身份证,正如个人获发身份证作为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的独特身份的证明,国家的宪法也反映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大家庭中的独特身份。
对外来说,一个国家的宪法为它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成员提供合法性(legitimacy),对内而言,宪法构成这个国家的成员(即其公民)之间的一部社会契约,规定公民之间和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的根本规范。宪法勾画出公民结合起来组成国家的法理基础:公民为何和如何组成国家和建立其政府,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政府的权力及其限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在现代国家,政府(包括其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为人民而立,政府的功能在于谋求人民的共同福祉,维持社会治安,保护国家不受外国侵犯,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为人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国家的政府不单在国内为其国民(即公民)提供保护和服务,国民到外国旅游或参加其他活动时,其本国的政府会签发护照给其国民,以便其出外旅游和活动。本国的国民在外国如遇到困难或伤害,本国政府根据国际法有权提供保护和协助。在现代世界,一个人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香港市民除少数外籍人士外,都是中国公民。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身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至于中国公民的身份,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范。如要了解中国宪法,首先需要对于现代中国的宪政史有一定的认识。
在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一场立宪运动,目的是借鉴西方现代国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先例,为中国制定一部成文宪法,限制皇帝的绝对权力,成立君主立宪政体,根据宪法成立由选举产生的国会,并在宪法中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清政府制定了立宪的计划,但在计划实现之前,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皇朝的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了。中华民国的第一部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1912年开始实施。在其后的三十多年,民国时代经历了总统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企图复辟清皇朝、军阀割据和混战、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内战、日本侵华等重重危机和灾难,在这段时间,没有任何一部宪法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它的《共同纲领》,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宪法。到了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除其序言外,分为四章: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等。后来,在“文革”时代的1975年制定了一部新宪法;“文革”结束后,在1978年又制定另一部新宪法。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制定,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法理基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也是源于这部宪法(第31条)的。“八二宪法”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经历了五次修宪,使其内容逐步完善,例如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理念,强调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
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其法制的基础是英皇制定的《英皇制诰》(LettersPatent);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制基础则由中国的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目前所有在香港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效力,最终都可追溯至中国宪法。因此,在香港推行公民教育,应重视宪法教育的元素,这是理所当然的。
七、历史学家如何赚钱?
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官方记录历史的国家,有官方的正史当然也就会有私人撰写历史的发生,通常在我们中国叫做野史。正史和野史的编撰者身份不同,生活来源也就不同。
史官-官方正史的编撰者
为了记载本朝或前朝的历史,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记录、整理历史的机构或官职,起源很早。据传夏代末年就开始设置史官口述历史,之后随着文字的成熟,商代开始设置太史令来记录、编撰史书,之后的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都是设置此官职来编写历史。史官作为国家官员,领取俸禄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以最为著名的太史令司马迁为例,汉代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太史令属于九卿中的太常属官,俸禄六百石。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史到魏晋之后不再掌管修史的任务,但设置其他专门的机构负责记录和编撰。
私人编撰的历史
在古代生产水平有限,一般都是较有家资或做过官员的,能够有时间、有能力完成史书的修订。私人编撰历史更多的是个人喜好,但受制于个人能力、资料缺乏等各种因素,其水平参差不齐,承认度较低,但也有例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已经登堂入室进入正史行列。
现如今,在编的如博物馆、大学相关院系等都有大量研究历史的人员,能够有一定的薪水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能力较强的也可以著书立说来变现,如易中天、王立群等。
八、历史学家用英语?
historian ... hiss v.作嘘声,(蛇等)发出嘶嘶声 historian n.历史学家;编史家 historic adj.历史上著名的, 有历史性的 ...
九、俄罗斯历史学家?
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历史博士,曾任高校教师,苏联科学院研究员,苏联科学出版社社长,主要从事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的历史研究。曾荣获红星勋章,两次卫国战争二级勋章,荣誉勋章,两次劳动红旗勋章。
主要作品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法西斯德国军队在莫斯科的溃败》
《逝去的记忆》
《了解与理解—历史学家与读者一席谈》
《从伏尔加河到波罗的海》
《保卫斯大林格勒》
其中代表作《保卫斯大林格勒》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反响。
十、历史学家有哪些?
01.史记(汉·司马迁)02.汉书(汉·班固)03.后汉书(范晔、司马彪)04.裴注三国志(晋·陈寿)05.晋书(唐·房玄龄等)06.宋书(南朝梁·沈约)0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08.梁书(唐·姚思廉)09.陈书(唐·姚思廉)10.魏书(北齐·魏收)11.北齐书(唐·李百药)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13.隋书(唐·魏徵等)14.南史(唐·李延寿)15.北史(唐·李延寿)16.旧唐书(后晋·沈昫等)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20.宋史(元·脱脱等)21.辽史(元·脱脱等)22.金史(元·脱脱等)23.元史(明·宋濂等)24.明史(清·张廷玉等)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